![]()
图片来源:《上城士》杂志
东南网11月7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记者获悉,省文旅厅将联动抖音千万级粉丝非遗达人探寻八闽大地头顶上的浪漫,深入福州、泉州、宁德、龙岩、南平等地,实地探访并策划“头上花园”系列内容,从历史起源、民俗文化、技艺传承、妆束美学等多维度展开,全面呈现福建“头顶上的美学”。
泉州簪花、福州软木画、三条簪等地域特色头饰,宛如璀璨星辰,散发着迷人的光彩,编织出了一场令人陶醉的文化绮梦。“头上花园”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福建人民精神信仰与生活智慧的凝结。本次事件聚焦非遗头饰,打造“头上花园”文化IP,通过新媒体传播与文旅融合,让传统非遗“活”起来、“走”出去,进一步提升福建文化影响力与旅游吸引力,让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化符号,以“可佩戴的生活美学”姿态,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璀璨的光华。
当下的“头上花园”正成为顶流文化符号。福建“头上花园”搭乘着网络的快车,一跃成为了热度爆棚的“顶流”,正迎来全民追捧的黄金时代。泉州簪花,从2023年爆火以来,每一年的热度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社交媒体上的火爆程度,就像夏日里突然绽放的绚烂烟花。抖音上,那些簪着娇艳花朵、笑容甜美的视频,点赞量动不动就破百万。
赵丽颖一组佩戴软木画头饰的照片,发间微缩亭台楼阁与松鹤相映成趣,瞬间引爆社交平台,在福州旅拍圈兴起。小红书上,一篇篇精美的软木画发饰种草笔记,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许多人被软木画那细腻逼真的工艺所折服,不远千里来到福州,就为了亲手挑选一款属于自己的“头上花园”。
![]()
图片来源:遇见福州
文化新宠三条簪得益于众多明星同款也得益于文化博主的传播。博主江寻千以短视频记录银料浇筑、纹样錾刻的全过程,还原旧时福州女子的簪饰日常,“刀光簪影”的古韵让网友直呼“中式审美太高级”。在抖音上,三条簪相关话题播放量已突破4亿次,甚至有以三条簪为主题的影视短剧,被网友称为这才是短剧的正确打开方式。“头上花园”除了大众熟知的泉州簪花、福州软木画和三条簪,八闽大地还有很多“头上花园”在悄然绽放,这些头饰以非遗为骨,在岁月中沉淀出独特的文化肌理,如今更成为文旅融合的鲜活注脚。
闽东群山中的畲寨里,妇女们的发髻上顶着一座“银饰花园”——这便是畲族“凤凰装”的灵魂所在“凤冠”头饰。作为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遗的畲族服饰核心组成,它以银为骨、以珠为缀,将民族图腾与生活愿景编织成发间的盛典。
![]()
图片来源:省文旅厅
湄洲湾的晨雾中,身着海蓝斜襟衫的湄洲女走过码头,她们发髻上的银钗与红绳在阳光下流转,宛如一艘艘待发的帆船—— 这便是被誉为“妈祖髻”的湄洲女头饰,这座帆影缀头的“平安花园”,以船为形、以信为魂,承载着海洋民族的平安祈愿。
龙岩永定土楼的天井旁、三明宁化的梯田边,头戴尖顶凉帽的闽西客家妇女穿梭劳作,垂落的靛蓝褶布映着青山,恰似从山地间生长出的“移动绿荫”,作为闽西客家的标志性头饰,它在传统客家凉帽基础上,融入山地环境适配设计与蓝染工艺,藏着闽西客家人的生存智慧。
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茶园里,头戴彩格布巾的茶女穿梭于岩骨花香之间,头巾边角随采茶动作轻扬,靛蓝与粉红的色块映着青翠茶垄,恰似铺在发间的“流动茶席”,作为与武夷岩茶共生的“头上风景”,它以茶染为魂、以劳作需求为骨。
从福州的三条簪到泉州的簪花,从闽西的蓝染绿荫到武夷山的茶染布巾,福建的“头上花园”从未停止生长,这些绽放在发间的“花园”,早已超越装饰本身。它们是流动的非遗展厅,是地域文化的活名片,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话的桥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