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第一野战军先后解放陕西、宁夏、青海、甘肃后,王震率领1兵团挺进新疆,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和建设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新疆地域广阔,部队挺进新疆后面临各方面的困难,是如今无法想象的。
![]()
最大的问题是粮食紧张,物价上涨,中央支持新疆发展每月都派后勤负责人到北京运银元,为部队购买粮食。但这绝非长久之计,部队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不行。
王震司令员在抗战时期开垦南泥湾,使得陕甘宁有粮吃,来到新疆这片土地上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屯垦戍边再搞大生产,减轻国家负担。
当初,原计划让第2军进军北疆,第6军进军南疆。可后来改编原先部署,2军是自己的老部队,长期在自己的领导下严格要求,对其他部队多加关照。北疆各方面的发展建设相对好一些,而南疆相对更加困难艰苦。
抵达新疆后,随着各方面步入稳定,王震让11万部队转到农业生产上去,完成60万亩开荒。2军向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6军向准格尔大戈壁进军。
![]()
部队在荒原上白手起家,没有房屋,帐篷不够,战士们就在雪地上挖地窝子住,耕马不足8人拉着一张犁;没有蔬菜,许多部队连续数月以盐水、辣椒下饭,没有石磨加工面粉,吃煮麦粒,玉米充饥。
作为6军政委的张贤约,担任6军生产和财经委主任,提出全军必须力争做到粮食、蔬菜、食盐、肉类自给。因为生活物资紧张,在吃饭上分为大灶、中灶、小灶。
这是按照干部职务高低来区分的,战士们吃大灶,中基成干部吃中灶,军师首长吃小灶。
虽然有所不同,但西北本来就是贫瘠之地,相比四野、三野的待遇降低很多,如今部队挺进新疆,远比在陕甘宁作战还要艰苦。首长们吃的小灶或许不及三野、四野的中灶。
![]()
按说干部家属应该跟着一起吃小灶,考虑到物资紧缺,家属们也跟着吃大灶,有级别的根据级别吃。像张贤约属于高级干部吃小灶,妻子也是干部但级别不高吃中灶,两个孩子不大,没有从事体力方面劳动,尽管在长身体,需要营养依然让他们吃大灶。一家人在吃饭时总不在一起吃,这样的现象或许也就在新疆初建的时候。
在新疆以外的其他部队,很多干部与家人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候虽然也是供给制,可待遇好一些。
![]()
当然,新疆的面貌随着发展而逐渐好转,1950年当年收获93.6万市石头,蔬菜1745万公斤,养牛6200余头,羊8.29万只,猪8600万口。1951年,全军去播种89万亩,收获粮食4450万公斤,1952年播种160万亩,收获粮食9500多公斤,粮食、肉类等已经完全满足,而且还支援国家。
1951年,张贤约调离新疆,到西北军区空军任职;1955年,张贤约已经调任总后勤部担任副部长兼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