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犹待未归人
孙建国
“咚咚咚”一阵敲地板的声音,把似睡非睡的胡玉竹又一次吵醒。她望了一眼墙上的钟,已入凌晨一点。候车大厅里坐满人群,有的枕着包裹跷着脚,有的席地而卧打着粗大的鼾声,靠柱子妇女敞胸露怀给孩子喂奶;玉竹头的左上方斜插过来一只汗脚,那股味熏得她两眼发花。
警察与保安巡查像唱戏一般,半个小时返场一回。每回都让人们拿出身份证,验明正身。警察第一次查胡玉竹时,拿着她的军官证,朝她姣好的眉眼,端详半天,确认眼前的女人与军官证上的女人是同一个,客气地还回证件,并让她去招待所住。玉竹谢绝了,凑合一会儿,天就亮了。虽然,这个县里有自己战友,也有部队招待所。但她不想将自己的窘境让他人知道,因为她仅剩购买一张回程车票钱。
胡玉竹这次来四川万源大山里,要到她的战友许家聚家里送抚恤金的。许家聚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了,是为了掩护胡玉竹躲开一颗炸弹而牺牲的。胡玉竹自己向组织申请要把抚恤金亲手送到烈士的家里,完成许家聚的遗愿。这是一次沉重凄楚的旅程。
玉竹下了火车又坐近两个小时长途汽车才到了许家凹。大槐树下,她向一个老妇人打听许家聚的家,老妇人瘦骨嶙峋,耳朵还有点背,但总算弄清了许家位置。玉竹沿着凸凹不平的路,走到村西头许家茅草屋前。柴门敞开着,屋顶上茅草随风飘动,墙皮脱落一大块,露出黄土坯,屋檐下挂着一串红辣椒,墙根两只鸡懒散地刨食。
玉竹见枣树底下有口水缸,舀了一瓢凉水喝个痛快。坐了几十里颠簸山路汽车,嗓子渴得冒烟儿。
屋里人听见了声音,闷声闷气问道:“谁呀?”
胡玉竹连忙朝屋里喊:“我是许家聚的战友,来看您了。”
屋里没人再吭声。门外跑进一个干瘦的老汉,嘶哑地喊:“老许头,部队上来人了!”
他望着胡玉竹愣了一下,见是个女的,伸出的手悬在空中,磕巴地问道:“你、你是部队上来的?”
胡玉竹点点头,说道:“我是许家聚的战友。”
“哦。那你进屋吧。我是这村、村长。”老汉随后,他朝一起来的小伙说道:“快去地里,把家聚娘喊回来。”
“我回来了。”随着一个女人声音,前后脚进来两个穿黑上衣的妇女。一老一少,逆光里看不清女人的脸。胡玉竹随着村长和两个妇女走进低矮潮湿的屋子。
床上躺着的老人虚弱地说:“给部队上的人烧水。”年轻女人急忙抱进柴火点亮灶台。玉竹连忙说不用麻烦。
老村长大大咧咧地说道:“部队上大老远来的,辛苦啦。我们这地界不好找。”
他转身又朝小伙吩咐:“你去供销社取把挂面来,回我家让你婶子拿两鸡蛋。”小伙应声蹿出去了。
村长指着炕上老人说:“这是家聚的老汉儿。”(四川人管爸,叫老汉儿)又指着旁边的老妇人说:“这是他妈。”
窗户射进一缕光,照着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古铜色颧骨,紧闭的倔强嘴巴,像美术馆里的一幅油画。胡玉竹拿出部队发的抚恤费和参战纪念章,递到老妇人手中。玉竹觉得抚恤金太少了,面对一对孤寡老人很难出手,她悄悄加了自己的200块钱。老妇人攥着一摞钱,眼泪从深陷干涸的眼眶里默默地淌出来,一滴滴泪珠掉在钱上,溅湿身上褴褛衣衫。
“我的娃儿怎么连个骨灰也回不了家?”
老汉紧握着老伴那只爬满青筋的手。许家聚的骨灰永远埋在麻栗坡烈士陵园了。胡玉竹不知如何回答老人的问话。
村长安慰道:“娃儿是为国捐躯的,给咱村乡亲们争脸了。”他叹口气,说道:“古人说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灶旁年轻女子也低头抹泪。村长对胡玉竹说:“这是家聚未婚妻。”那女子仰起头望着胡玉竹,灶火映红那张清秀俊美的脸。
村长对着女子也似乎对着大伙说:“梅子是有出息的幺妹儿。她说她要照顾你们老两口。替家人给你们养老送终。”
炕上老汉望了眼女孩儿,摇头说:“我不能拖累幺妹儿。”
这时,跑进来拿着挂面的小伙子,听到炕上老人后半句话,愣愣地说道:“老汉儿,我和幺妹儿商量过,我娶了她,和你们一起过。”村长说:“要的,这样最好!”
“我和家聚一起长大,他的爸妈就是我的爸妈。”梅子立起来,望着一对老人等待着回音。老人还是摇头,但这次没再吭声。
玉竹见了眼前情景,暗松了口气,一路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着落。她实在无能为力帮助许家聚老人的后续生活,如今有了寄托,深深为两个山里的善良年轻人感动,为老村长的关照而感动。
与许家聚的爸妈吃过鸡蛋面,胡玉竹起身告辞。站在茅草屋前,玉竹拉着梅子手,塞给她20块钱,这是玉竹仅能拿出的余钱。梅子红脸推搡着,玉竹说:“这是给嫂子的一点新婚贺礼!你们要好好过日子。许家聚的爸妈靠你们了。如有困难写信北京找我。”
说着,胡玉竹把地址塞给梅子。转过头来,她对着身边许妈妈说:
“许家聚是我的战友,他是为我牺牲了。我就是您的女儿,我还会来看望二老的。”
村长接过话头:“让部队首长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家聚爸妈的。我们村是革命老区,对照顾烈士遗属有传统。”
胡玉竹感激地朝老村长点头,她站在原地给所有人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老村长赶着毛驴车,把胡玉竹送到长途汽车站。望着暮色中远去的老汉身影,玉竹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为何会为这些不动声色,关键时刻勇于献身的人动容?他们没有写满崇高奉献大词的文字,而是用不为人知充满画面感的故事,勾起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悸动。如果能在哪怕几个特别的日子,我们依然能够记起那些平凡无奇的名字,无论是白昼抑或黑夜,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庄严敬礼!
2025年7月7日拟于清河永泰庄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孙建国:火箭军装备部综合计划局退休干部。
作者:孙建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