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借辅助生殖求子的陈先生与郭女士,突遭工伤变故,胚胎移植能否继续?孩子出生后抚恤金该如何争取?这起事件中,法律又将如何守护权益?
结婚与胚胎冷冻
2015年6月17日,陈先生与郭女士登记结婚。婚后四年,因不孕不育,两人于2019年11月在江苏省淮安市某医院接受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淮安市某医院为两人成功冷冻胚胎9枚。
意外与移植受阻
然而,就在接受胚胎移植前,陈先生因工伤发生意外,经抢救无效死亡,人社部门很快作出工伤认定。可当郭女士强忍悲痛找到医院要求继续胚胎移植时,却遭到了拒绝。
移植成功与抚恤金申请被拒
后经诉讼,法院判决该医院继续为郭女士实施胚胎移植。判决生效后,郭女士于 2020 年 5 月 5 日接受胚胎移植,并于 2021 年 1 月 17 日生育了孩子小泽(化名)。小泽出生后,郭女士代他向淮安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提交了供养亲属抚恤金申请。但社保中心认为,陈亮工亡时,小泽尚为体外受精胚胎形态,不属于遗腹子,也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此类情形可享受抚恤金。因此,依据“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对小泽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申请不予受理。
诉讼维权与法院判决
对于社保中心认为小泽不是遗腹子身份这一说法,郭女士并不认同。于是她拿着决定书,再次走进法院。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对于未成年人权益应平等保护,不因孕育方式差异而有别。小泽通过胚胎移植出生,与遗腹子一样,属于依赖职工经济供养的子女,因父亲去世失去经济支持,符合供养亲属抚恤金制度救济 “持续性供养关系中断” 的情形。因此,法院判决小泽属于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应享受抚恤金待遇,可以每月获得一千三百多元的抚恤金直至其 18 岁为止。
记者丨赵沁蓝
(来源:案件聚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