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白劳
小刘儿子生日宴的前一天,他特意打电话邀好友小张来参加。电话那头小张笑着应了,说一定带份大礼来。可小刘刚把这消息发微信告诉了媳妇,他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是他媳妇。
“你叫小张来是什么意思?”她的声音又冷又硬,像冰碴子直扎耳朵,“我儿子过生日,不欢迎外人。他来,就是存心搅这个家不安宁!”
小刘脸上挂不住,却只闷闷“嗯”了一声,什么也没反驳。他习惯性地退让,像过去无数次那样,把话咽回肚子里。
小张和小刘,认识二十多年了。一起闯过社会,一起喝过最便宜的二锅头,谁有难处另一个从来不多话,直接掏口袋。这样的交情,如今一句“外人”就打发了?
小张得到这个消息后没说什么,只是夜里翻来覆去没睡着。他隐约觉得,小刘媳妇这话不是冲着他来的,而是冲着小刘——同时也是冲着她早已千疮百孔的婚姻。
小刘和他媳妇,早就不是夫妻,更像是合租在一套房子里的陌生人。没有温情、没有亲密,连话都省了。她盯着他像防贼,他躲着她像避瘟神。
钱,各挣各花;饭,很少一块吃。婆婆倒是任劳任怨带着孙子,可媳妇从不领情,她虽然自己也是好吃懒做,反而总觉得婆婆在背后说她什么。甚至有一次,她因为婆婆没给买那件孩子看上的衣服,直接吵到半夜,骂婆婆“拿抚恤金也不会装好人”。
那笔钱,是小刘爸爸因公殉职的抚恤金,五十多万,是他们娘俩最后的老底。如今却成了孩子补习费、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小刘心里清楚,但他从不敢捅破这层纸——他怕。
小刘也不是什么踏实人。他被这无望的婚姻折磨得心灰意冷,挣点钱,喝酒、打牌、KTV,挥霍一空就到月底吃土。他不借钱,却低头捡过烟屁股;他不喊穷,却老去哥们那儿蹭饭蹭酒。
她为什么还不离?——北京户口、免费的住房。还有,那笔抚恤金还在婆婆手上,她不能放手。
有一天,小刘媳妇偷翻了他的手机。她看见小张发来的一句话:“长痛不如短痛,离了吧。这样你也能踏踏实实地上班,也能减轻你妈负担。”
就这一句,被她牢牢记住,恨进了骨头里。她认定小张是来“拆家”的,却从没想过——这话是小刘深夜喝醉后,自己先向小张哭诉的。
“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这道理小张懂。可他更清楚:有些婚,早就只剩一张纸在强撑。离不叫破坏,叫解脱。
生日宴那天,小张最终还是去了。他没带礼物,只带了一句话。当着所有人的面,他平静地说:“我不是来吃饭的,我是来帮兄弟搬家的。”
小刘愣在原地,媳妇脸色煞白,婆婆抱着孙子一脸的吃惊。
可谁也没想到——最先开口的是婆婆。她放下孩子,走到媳妇面前,声音颤抖却清晰:“抚恤金的存折,在我这。你若是为了这个不离,我今天就当众撕了它。孩子我来养,你们俩——该散就散。”
全场寂静。
小刘媳妇瞪大眼睛,仿佛第一次看清这个沉默多年的老人。小刘突然蹲下身,捂住脸哭了起来。他从未像这一刻那样清醒:他躲了太久的责任,伤透了所有爱他的人。
那一天,没有人切蛋糕。但有一个家,终于走到了散场的路口——不是轰然倒塌,而是在沉默中看见了真相。
——婚姻这东西,有时候不是熬下去才会好。敢结束,才能重新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