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顶端新闻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老卢家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分别在企事业单位吃着皇粮。下面两个儿子还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娶的媳妇在俗人眼中也算门当户对,都有着一份稳定且不错的收入。其中那个小媳妇用当时那歪嘴媒婆的话说,还是“坐办公室"的。但唯独这个老大很不争气,是企业的一个普通工人,长得又憨头憨脑,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不知怎的后来跟一个农村的老姑娘王八对绿豆看对眼了,这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可是件大逆不道的事。
都已娶进门了,好歹也是个四肢健全又肯吃苦的人,日子还得继续,那就凑合着过呗。
大媳妇自己也觉得在卢家地位低人一等,所以平时的行为举止都很收敛,举手投足处处小心翼翼,开始时连吃饺子蘸不蘸酱都要看人家的眼色。老大也比较知趣,家里有任何脏活累活都是一马当先闷着个葫芦头抢着干。
婆婆是从旧社会农村出来的人,社会的阶层等级观念难免根深蒂固。尽管嘴上不说,行为也没明显地袒护下面两媳妇,但还是会有意无意地传递着某种信息。
老卢头倒是个开明的老头,对这些世俗的东西也不怎么在意,因为他自己就是白手起家过来的。他总说,有手有脚的一个大活人还怕吃不上饭吗?凡事比较想得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在卢家本来是件大喜事。但婆婆不敢喜形于色,只怕得罪了那个生了女儿的小媳妇,平时从来不敢有半点重男轻女的表现,相反的甚至会表现出重女轻男。有糖果明着还会给孙女多分点,给孙子少一点,当然背后总会补足或多几颗给孙子。有时候大儿子都嫌母亲这样的表演太累了。少就少点买个平安吧!
家里添了张嘴巴总得吃饭,那时老大在工厂工资才36块一个月,经常是捉襟见肘。于是,老大和媳妇办了本营业执照,利用父母婆婆家的闲置一间门面房开了家牙科小诊所,挣点小钱以补贴家用。那时候老卢头从公立医院刚退休在家,为了给孙子增加点奶粉钱,他自然是很乐意出力的。所以他重操旧业每天都和大儿子两口子一起干。
老卢头是当地有名老牙医,开始时许多人自然是冲着他的名声去的。一个开在一条小巷子里的小诊所,本来就是小打小闹,刨去成本去了税收,每个月充其量也就是两三个人的工资罢了。
但是小儿子不干了!就在生意刚有起色的时候,小儿子和媳妇就跳了出来。他们提出诊所要实行股份制,他们要入股分红。
这在当时着实差点把老大的下巴都惊掉了。人家办的执照买的仪器还有装修的房子,凭什么你们要入股?可能是因为这老大比较孤陋寡闻,在他的认知里股份制通常是一个企业或合作社的一种经济结构形式。没承想现在竟然有人横插一杠,硬要挤到自己开的家庭夫妻店里来,他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听说。
这一搞不但老大的头脑是一团乱麻,就连自以为见多识广的老卢头这会也被整懵了。
为了有序地推进股份制的进程,卢家老三夫妻俩还不辞辛苦把百把里外的姑妈请到家里来,如此这般的畅谈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让她做父亲(公公)的政治思想工作。
他们在“董事会”上提出了三点理由:一、家里空置的房子几个儿子享有同等的份额,所以要使用必须均分。二、父亲要是累病了几个儿子同样要分担,他的劳动所得大家都有份。三、尽管只有老大媳妇有资格(学过牙医)办营业执照,但改革开放的红利应该大家分享,所以大家都有资格参与。
这样一说,听着虽然觉得怪怪的,但似乎也不无"道理”。由于牙科器材,营业场所的装修前期都早已完成,进货及施工发票都丢弃了。入股资金怎么算,设备怎么折旧等都是个头疼的问题。
最后,老卢头无奈地对小儿子俩夫妻说,你就入干股吧。卢家老大也对小弟夫妻俩说,你们就入“技术”股吧!
卢家老二因为某种原因,始终都没有参与这起闹剧。
其实老三夫妇俩哪来的什么技术!明知是除了添乱啥都不懂。不就是钱闹得吗?那就用钱来摆平吧:大儿媳全日制工作,工资每个月60块,小儿媳业余钟点工(二四六下班后)每月给30块。就这样别别扭扭地维持了一年多。
至于平时的工作,由于牙医是个技术活,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的。如果不让人家参与,工资怎么好意思拿?如果让她上手,病人投诉怎么办?让人家参与不参与都是两难,这让老大和媳妇着实大伤了一番脑筋!所以平时只让她象征性的干点下手活。
矛盾的焦点不就是父母的那间闲置房吗?那就想办法给他们一套房子住让他们退出股份制诊所吧!于是大儿子提出把自己的一套商品房腾出来免租让给小兄弟夫妇俩住,果不其然,他们一盘算就欣然地接受了,这场家庭股份制改革闹剧才算告一段落。但这样的日子也才安生了5年,5年后卢家老大由于需要变卖房产周转资金,没想到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了。会来事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会来事。
再后来,卢家三兄弟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主观认识必然导致的客观差距终于充分的显现出来了。这也印证了一句至理名言:格局决定了命运。
卢老大含辛茹苦终于彻底摆脱了贫困;卢老二还是守着老婆孩子热坑头的日子不温不火;卢家小媳妇尽管平日里机关算尽,但最终受到全国性的企事业单位改制大潮的冲击,大浪淘沙成了社会的边角料,终日无所事事。还是一如既往的东抠一点西扒一下赚个仨瓜俩枣,以至于每天打牌搓麻将挣个一二十块成她的心头好。
金钱真的是块试金石,在它的面前各种各样的人都会原形毕露,想隐藏也难。
难怪卢老大说,不要说现在,就是在当年我也是从心底里根本瞧不上她们的,什么坐办公室不坐办公室的!说白了不就是个打工的吗?每个月也就挣个几十块。不知道她们哪来的底气可以这样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除了家里引进"股份制”这个创新模式,听说老卢头家还有不少让人听了哭笑不得的奇葩事也颇有说道,那都是后话了。
作者简介
罗昌杰,浙江省仙居县人,退休职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