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技教育进入生态时代,学校的「系统升级」开始了

0
分享至


在很多人的校园记忆里,科技课总是「被借走的那一节」。

体育老师总是请假,音乐老师的嗓子容易沙哑,科技课则更容易被挪作他用。那节课上,孩子们拼过电路、做过实验,却少有人记得「为什么要学」。长期以来,科技教育处在中小学体系的边缘:不算主课,却背负「创新」的期待;人人支持,却难以落地。

如今,这门「边缘课」被重新推到教育系统的中心。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课程体系、师资机制到教学方式进行了系统部署。这份文件被视为未来十年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升级的重要纲领:从课程到生态,从课堂到社会,从教师到系统,全面推动中小学教育由「学科教学」向「创新育人」转型。


在过去几年,学校里其实早已有一些「无声的调整」在发生。校长们开始讨论跨学科课表、项目学习,教师之间也在摸索「如何把科学实验教成一堂真正的课」。但这些尝试往往零散、依附个人热情,缺乏支撑机制。

《意见》提出,要「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纵向贯通小学至高中,横向打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并推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配合联动」的工作机制。文件进一步指出,要在教学中推进项目化学习、跨学科融合和真实情境探究,把科技教育从「课程事件」变成「系统工程」。

《意见》明确提出两个时间节点,到 2030 年,基本建立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以及到 2035 年,全面构建科技教育生态系统。「体系」向「生态」的转变,是本次文件的关键词。《意见》提出,到 2035 年,项目式、探究式、跨学科教学方式将普遍应用,学生的科学思维、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这也标志着科技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评价体系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柱。

这一「生态化」转向,体现在三个层面:学段贯通、学科融通、场景共建。政策首次对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科技教育目标进行了分层设计:小学重在激发兴趣与感知体验;初中强调探究与问题解决;高中聚焦科研方法与工程实践。这条从「好奇心」到「创新力」的成长链,清晰描绘出科技教育的纵向路径。

与此同时,《意见》对教学方式提出系统性变革,强调以真实问题为载体的项目式学习(PBL),推动学校制定「一校一策」的科技教育方案。文件鼓励建设「科学家+教师」联合授课的「双师课堂」,探索基于元宇宙虚拟实验室的「未来课堂」,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新形态。教学将从「课堂讲授」转向「情境实践」,从「知识传递」转向「能力生成」。

对于当下而言,真正的变化,不在于多上一门科技课,而在于课程之间能否形成联动。学校的竞争开始发生转向。比的不再是课程数量,而是整合教师、时间和空间资源的能力,是能否让一次教学活动沉淀为可复用的经验。跨学科教研、项目化学习、过程性复盘,这些原本被视为创新的动作,正在成为衡量学校治理能力的新指标。


任何系统的重构,最终都会落在人上,科技教育也不例外。许多学校想上项目课,却常常卡在「没人能教」这一环。教师的短板,成了科技教育推进的首要瓶颈。

《意见》对此开出了系统性的「处方」——要「将科技教育全面融入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在「双一流」高校设立科技教育硕士点,同时推行「学术+产业双导师制」,并「建立覆盖教师、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科技教育评价机制」,并鼓励科研机构专家到中小学担任兼职教师。

但要让制度真正落地,仍要面对现实的断层。教师并非不愿尝试,而是缺乏跨学科训练,也缺乏项目式教学的经验。长期以来,教师培养体系仍以单学科为中心,而科技教育要求教师成为能整合知识、设计学习的「学习工程师」。

产业端对这种变化的感知更早一些。源码未来创始人兼董事长武现国认为,未来几年,学校里会出现一种新角色——「科技教育师」。他们既懂科学原理,也懂教育方法,能在课堂上组织探究,在系统中设计项目。与传统教师相比,他们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场景的建构者。

现实中,很多学校正通过「课程包+师训」来弥补过渡期的缺口。教育科技企业在提供教材的同时,也输出教学框架与评价工具,把项目课程拆解为可操作的模块。据了解,源码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项目便是这样做的:课程目标、任务设计、评价维度被整合成一个闭环,教师按图施教即可。这让原本依赖「专家」的科技教育,逐渐变成「普通教师也能教得动」的常规课。

但问题并不会止步于此。教师的成长机制也在被迫重写。从培训体系到职称评定,从教研组织到绩效考核,都要与新的教学逻辑重新对齐。未来的教师队伍,可能不再按学科划分,而是按能力结构区分:除了语数英教师,还有项目教师、工程教师、AI 教育师。

除了教师端,在学生端,政策提出建立「科技素养数字画像」,通过追踪学生在探究、协作、设计、反思等行为中的成长轨迹,形成过程性与结果性并重的综合评价体系。这将从根本上推动评价体系从「结果导向」转向「成长导向」。

教师与评价体系的重构,则为这一生态提供了持续动力。能否建立这样一支复合型师资队伍,将决定科技教育能否真正落地,也决定学校能否在「系统转向」的下一阶段站稳脚跟。


当学校和教师的逻辑被重写,教育产业也无法原地不动。过去的教育科技公司习惯了「卖产品」——卖硬件、卖课程、卖系统。但当科技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这种一次性交付的模式开始失效。学校要的不再是工具,而是一套能持续运行的系统。

武现国认为,这一轮变化的核心是「体系化」和「去围墙化」:学校需要的不只是设备和内容,而是课程设计、师资培训、教学数据与评价机制的协同支持。企业如果不能进入教学逻辑,就很难真正参与科技教育。

从政策信号看,《意见》正在为这种「去围墙化」提供现实支点。文件提出要「依托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共建区域科技教育中心」,并实施「百城千馆」工程、建设「科技教育实验区」,同时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这些举措让教育系统第一次以开放网络的形态出现,也让企业的角色从供应者转向共建者。武现国表示,此次政策提出的资源开放与社会协同,将成为教育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平台的重要合作起点,其核心在于——盘活存量,创造增量。

他认为,科技教育生态的可持续机制,不仅取决于资源开放的广度,更取决于多方共赢的利益分配与运营设计。在这一机制中,教育企业可专注于课程开发与活动运营,科研院所提供内容背书与专家资源,地方平台负责场地与本地化支持,三方协同形成「内容—场景—服务」的闭环结构。「只有让每个主体在价值链中获得合理收益,科技教育生态才能真正自我造血、持续成长。」

HABA Digital 创始人李晶的判断更为直接。他认为,未来三到五年,科技教育一定是增量板块,但前提是「回到真科技、真教育」。从业者必须意识到,政策并不会平均地惠及所有企业,反而会成为一次筛选。那些停留在噱头和概念层面的项目,将在新周期中被淘汰;能留下来的,必然是能解决教学问题、能陪伴学校成长的企业。

政策导向的核心,不仅在于扩大科技教育覆盖面,更在于提升教育产品与服务的内在科技含量与育人价值。

从产业端看,未来的重点机遇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校内科技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从课程体系设计到实验空间建设的一体化服务,助力学校形成可持续的科技教育生态;

二是高质量的科学素养评价工具,能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思维与创新素养进行量化评估,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支撑;

三是面向家庭的轻量化科普与实验产品,契合「家校社协同」趋势,成为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学习的重要补充;

四是教师科技素养提升培训,将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推动教师成为科技教育的核心实施者与创新引导者。

随着政策落地,教育产业的关注焦点将从流量与包装,转向内容的真实价值与教学的系统能力。 「真正具备科技内涵与教育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政策文件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jcys_jyzb/202511/t20251111_1419878.html

2025 年,多鲸蟹宴& EE 年会将在合肥再次启程,以更深的洞察与更开放的姿态,探讨教育的下一个周期。我们将再次汇聚行业思考者、行动者与创新者,在变动中,寻找教育的确定性。

12 月 19–20 日,教育的未来,在这里相遇。

扫码立即报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什么事是你交了男朋友才知道的?网友:鼻子大的真的大还厉害

什么事是你交了男朋友才知道的?网友:鼻子大的真的大还厉害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2 00:05:08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公子麦少
2025-11-13 20:42:17
高市早苗拒不认错,日本放出狠话,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高市早苗拒不认错,日本放出狠话,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博览历史
2025-11-13 19:00:14
惊!苏州一快递员因送错件被杀,凶手还用脚踹了躺在地上的受害者

惊!苏州一快递员因送错件被杀,凶手还用脚踹了躺在地上的受害者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4 12:36:01
拔出萝卜带出泥!张雪峰"出轨"风波升级,知情人爆料,本人破防了

拔出萝卜带出泥!张雪峰"出轨"风波升级,知情人爆料,本人破防了

白面书誏
2025-11-14 18:33:59
1200万美元请来梅西!非洲球迷欢迎球王:万人空巷 警车开道

1200万美元请来梅西!非洲球迷欢迎球王:万人空巷 警车开道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4 16:23:18
这么多年,终于等到这部A级大片

这么多年,终于等到这部A级大片

独立鱼
2025-11-13 22:40:28
库里官宣解约!这可是终身合同啊!进入自由市场,下家会是谁?

库里官宣解约!这可是终身合同啊!进入自由市场,下家会是谁?

Haviven聊球
2025-11-14 23:01:59
23℃“速降”0℃!入秋后首场寒潮周日抵沪

23℃“速降”0℃!入秋后首场寒潮周日抵沪

文汇报
2025-11-14 19:27:13
剪腿版小鹏机器人进入小鹏展厅 机器人团队视为耻辱

剪腿版小鹏机器人进入小鹏展厅 机器人团队视为耻辱

手机中国
2025-11-14 11:51:07
A股,突然异动!外围,突传重磅!

A股,突然异动!外围,突传重磅!

证券时报
2025-11-14 12:50:03
刚开播就骂声一片!央八力挺却差评如潮,戏混子扎堆撑不起场面

刚开播就骂声一片!央八力挺却差评如潮,戏混子扎堆撑不起场面

白面书誏
2025-11-12 17:39:34
赵露思这回,估计把娱乐圈大半歌手都给“得罪”了!

赵露思这回,估计把娱乐圈大半歌手都给“得罪”了!

小光侃娱乐
2025-11-14 14:15:03
难以置信:刘道玉的几件奇葩事!

难以置信:刘道玉的几件奇葩事!

仕道
2025-11-14 09:07:07
国际乒联执行委员会公布候选人名单,刘国梁、柳承敏在列

国际乒联执行委员会公布候选人名单,刘国梁、柳承敏在列

懂球帝
2025-11-14 17:01:11
调整!11月14日晚间中央5台转播全运会乒乓有变,首枚金牌诞生!

调整!11月14日晚间中央5台转播全运会乒乓有变,首枚金牌诞生!

篮球国度
2025-11-14 10:09:22
陈慧琳演唱会穿搭性感,三角裤衩造型很完美?

陈慧琳演唱会穿搭性感,三角裤衩造型很完美?

娱乐领航家
2025-11-14 23:00:03
刚刚,关税大消息!降至15%

刚刚,关税大消息!降至15%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23:06:29
死得绝望!摇滚女歌手阿珍离世,长得漂亮!遭座椅挤压,肋骨断裂

死得绝望!摇滚女歌手阿珍离世,长得漂亮!遭座椅挤压,肋骨断裂

鋭娱之乐
2025-11-14 13:51:56
美国FBI局长秘密访华,和中方谈了件大事,特朗普或还要对华减税

美国FBI局长秘密访华,和中方谈了件大事,特朗普或还要对华减税

博览历史
2025-11-13 18:48:49
2025-11-15 00:08:49
多鲸
多鲸
资本视角下的教育产业研究
1859文章数 16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辅导孩子数学,我差点悟出人生无常

头条要闻

贵州盘州花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 已停运5年

头条要闻

贵州盘州花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 已停运5年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教育要闻

重磅!西城老牌重点校获授“钱学森创新班”!

IGN吐槽《COD22》单人战役太折磨!挂机还会被踢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