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个事儿,真让人心凉。
华东一家有名气的设计院,六百多号人的大摊子,咔嚓一刀下去,直接砍到只剩三百出头!将近一半人,饭碗说没就没了。这不是普通的瘦身,简直是放血疗法!
更让人揪心的是,被裁名单里,有位五十岁的建筑总工,技术经验没得说,现在找工作只求一件事:给交社保就行!可就这么卑微的要求,愣是找不到下家。
总工都这惨样了,底下那些天天熬夜画图的小设计师要是被扔出来,喝西北风都是轻的!
2025年开年,设计院这波裁员潮,比去年还猛。被裁的人能去哪儿?在家干瞪眼?难!考公考编?卷得要命!学历高的撞大运去大中专教书?凤毛麟角!
狠心转行搞电商、自媒体?从零开始!剩下的,只能咬牙去做“吉祥三宝”(工地监理、保安、保洁),其中的心酸,懂的都懂。
![]()
可问题是,设计院那些坐办公室的老爷们,真懂什么叫裁员?我看他们纯粹是照猫画虎,连东施效颦都算不上!以为咔嚓砍掉一半人头,成本就降了?效益就上去了?做梦!
他们裁人的“标准流程”,那叫一个清奇。
首当其冲就是底层画图匠——这帮天天熬通宵、颈椎腰椎快报废的“牛马”,好欺负嘛!接着轮到拉不来项目、熬不动夜的中层领导——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成了“包袱”。
然后行政后勤这些“花钱”的部门也得挨刀。你猜最后裁谁?市场部那些能拉来项目的“财神爷”,还有领导层的“自己人”?呵呵,不到关门那天,想都别想!这套“裁员哲学”,说穿了就是按领导心里那杆“谁更重要”的歪秤来的,离真正的降本增效差了十万八千里!
![]()
真正的聪明做法,裁员是最后一步!而且,裁的根本不该是人,是那些屁用没有、光折腾人的活儿!
我在设计院待过,太清楚了。名义上我们是画图的,实际上呢?得编行业标准(这不该是专业机构的事?),得给领导写参会新闻稿(宣传部的活呢?),得填各种莫名其妙、重复八百遍的表格,得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检查、评优……精力全耗在这些不产生一分钱效益的“表演”上!
结果呢?画图的时间被挤得渣都不剩,图纸质量和服务能好才怪!甲方爸爸能满意?项目能做好?恶性循环就这么来的!
真要降本增效,第一刀就该砍向这些冗余流程和“表演式工作”!把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砍干净,让留下的员工能专心搞设计、服务甲方,效率自然上去,成本也实打实降了。
现在可好,活一点没少,人少了一半,剩下的兄弟压力山大,图纸质量能保证?服务能跟上?这不是逼着剩下的也跑路或者摆烂吗?这哪是降本增效,这是加速灭亡!等着瞧吧,项目出错、客户投诉、口碑崩盘的日子在后头呢!
更让人火冒三丈的是,他们裁人的标准简直瞎了眼!口口声声“优胜劣汰”?呸!现实中是“劣币驱逐良币”!设计院里,谁是真干活、有硬技术的实力派?谁又是混日子、靠拍马屁上位的“关系户”?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那些技术大牛,可能就因为太耿直、不会来事儿,或者被嫌弃“性价比不高”(嫌人家工资高?),就被无情踢走。而那些围着领导转、PPT做得比图纸还炫、抢功劳比谁都积极、实际技术一塌糊涂的“混子”和“马屁精”,反而成了“香饽饽”,稳坐钓鱼台!
把干实事的骨干裁了,留下吹牛拍马的,这设计院还能有未来?核心竞争力在哪?靠漂亮的PPT忽悠甲方?滑天下之大稽!这不是裁员,这是自掘坟墓,自己给自己挖坑埋了!
网上吐槽一大把:有设计院玩“先裁员,后涨薪”的鬼把戏,人裁完了,承诺的涨薪影子都没见着。还有那些“自愿”加班、“鼓励”奋斗的文化,人少了,活一点没减,加班加到地老天荒,这不是变相压榨是什么?
这种所谓的“降本”,工资总额是降了,可人心呢?散了!技术呢?垮了!名声呢?臭了!长远的效益在哪?成本是低了点,但离死也不远了!
醒醒吧,设计院的领导们!
别再把“裁员”当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了,更别裁错了人!员工不是冷冰冰的耗材,降本不是简单的减人头。
裁掉那些虚头巴脑的流程,砍掉浪费资源的无效表演,赶走那些真正的蛀虫和混子,让真心实意干活、有真本事的人有奔头、有尊严、能安心做设计,这才是设计院能活下去、活得好的正道!
不然,今天你们挥向员工的血腥屠刀,明天砍掉的就是整个设计院的命根子!
到时候,连你们夜夜笙歌的“好日子”,也得跟着一起完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