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天,华北、黄淮海平原要被大日头“烤”透了。天气预报说,最高气温能窜到35℃以上,晒得地皮发烫。
这茬玉米正处在抽雄吐丝期,最怕高温干旱掐脖子。叶子晒卷巴了,花粉活性低,棒子结粒就会稀稀拉拉。
山区梯田存水难,玉米秆蔫头耷脑的,得赶紧浇水。老把式都知道,清晨傍晚浇地最管用,别在大中午浇地。
平原灌区的老乡,赶紧检查灌溉设备,别等地干透了才着急。
喷灌滴灌省水又高效,没条件的拉管子也要保证墒情。家里有草木灰的,撒在玉米根部,既能保墒又能防虫害。这法子老一辈传下来的,现在配上科学浇水,效果更好。
大豆刚出苗的地块,高温天容易板结,得浅锄松土。锄头下去带带潮气,让小苗根须能透气,不然容易闷死。养殖场的鸡鸭鹅,高温天得防中暑,圈舍要通风遮阳。
水槽里的水要常换,加点电解多维,给畜禽补补电解质。有些老乡觉得天气热几天没啥,往年也挺过来了。可今年高温持续时间长,赶上作物关键生长期,马虎不得。
前两年就有村子没及时抗旱,玉米减产两成多,损失不小。我个人认为,咱种地就得盯着老天爷脸色,提前防着总比补救强。山区地势高,浇水车开不上去,能不能组织肩挑背驮?
平原村集体该牵头协调灌溉用电,别让农户自己单打独斗。
![]()
湖区周边湿度大,高温高湿容易滋生病虫害,得盯着打药。
玉米螟、蚜虫这时候最活跃,叶子上有虫眼就得赶紧治。
农药要选低毒高效的,按照说明书配比,别为了省钱加大剂量。
喷药时间选在下午4点后,避开高温时段,别把自己热出毛病。家里有大棚的,赶紧把顶部遮阳网拉起来,降温能达5℃。大棚蔬菜浇水别浇透,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就行。
这场高温考验的是咱的预判力,早动手就能少遭罪。可能有老乡发愁灌溉水源不足,村里能不能协调水库放水?
或者联系当地农业部门,问问有没有应急抗旱设备支援?记住,庄稼不会说话,但旱情露头就得赶紧管。
现在多流点汗,秋收就能多收点粮,划算的买卖。
行动清单:①明天检查灌溉设备 ②后天一早给玉米浇保命水 ③联系村集体协调抗旱资源种地就是和老天爷搭伙过日子,咱多上心,收成才能稳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