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鲁迅逝世后,拟定的抬棺人都有谁?照片中为何凭空多出了一双手

0
分享至

葬礼那天,照片上多了一双手,没人知道是谁的,名单上16个人,照片上却是17只手。

不是笔误,是事实,很多年后,这只“多出”的手成了问题,那一只手,戳穿了所有“安排好”的叙事。



名单上的人,不都在场

我第一次看到那张照片,是在上海图书馆档案室,黑白的,发黄。

鲁迅的棺木被八人托举,画面左上角,赫然伸出一只手,没脸,没身影,像是某种执念,挣扎着入镜。



抬棺的人应该是16个,巴金写过,八人一组,途中换班,走完十几里地,“我和胡风一开始抬,后来交给黄源、鹿地亘他们。”他说得清清楚楚。

可是,照片上的时间点对不上,那一刻,巴金还在位上,换班没发生,手不是多出来的,是突然出现的。

这就奇怪了,名单是有的,按鲁迅死后的左联主导,确定了“抬棺十六人”,胡风、欧阳山、聂绀弩这些人,是铁定的。

还特意找来了鹿地亘,一个日本人,有人不理解:鲁迅葬礼,让一个外国人抬棺?

不是偶然,鲁迅生前力挺鹿地亘,给他出版、请他吃饭,还帮他顶过国民党的笔诛口伐。



“我只帮清白人”,鲁迅写信时这样说,一个不站队的日本左翼青年,站到了鲁迅的葬礼队伍里。

可是,这不代表名单就干净,萧军的名字在文献里反复出现,和肖乾并列,但问题是,两人之间有矛盾。

萧军当时和萧红已经闹掰,他又是个性格爆裂的人,没人能确定,他那天是不是全程抬了。

还有孟十还,翻译家,身体瘦弱,档案里有人提到,“他那天只是陪走,没真抬。”如果这是真的,那空出来的位置是谁顶上?

没人记得。

“我们那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鲁迅送好。”黄源在1980年代的回忆录里说。



他当时才二十多岁,是鲁迅一手拉起来的文学青年,可惜,照片里并没有他,又一次对不上。

也就是说,这场葬礼上的“16人”,实际可能连“16双手”都没对上。



那一双手是谁的

我查了照片拍摄者,是大公报的一位随队记者,底片现存在北京某馆档案室,用的是当时最新的莱卡A相机,镜头是50mm定焦。

也就是说,照片不是随手一拍,而是记者选定角度精心取的景。



按相机对焦范围计算,画面边缘的那只手,只能是站在队伍最边上的人伸出来的。

也就是说,那个人,本不该入镜。

那年送葬队伍走了一个多小时,路上不断有民众加入,最初设定的顺序,到底有没有被打乱,没人说得清。

但有一个人提到过这件事,叶圣陶,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了一段话:

“走着走着,有青年人忽而冲上前,掀开挽联,伸手帮着抬。”

这一句话,和那张照片,正好对上了。



不是抬棺人的手伸出来了,是有人临时加入了抬棺。

这在逻辑上解释得通,队伍走到半程,情绪高涨,现场无警戒、无军警,全是民众和自发组织。

一个青年人冲进队伍,从棺木下方插进去一只手,不是没可能,鲁迅的影响力,正是在这样的情绪里升腾起来的。

这只“非法之手”,成了破绽,成了冲动,也成了控诉。

事后很多人试图对这只手做解释,但都绕开了一个问题:这是不是一个无权者短暂的表达?

他没有名字,没有名单,他也许只抬了几步,但他闯入了那张本应“整齐划一”的官方镜头里。

那年是1936年,离全面抗战还有几个月,一个普通人,把手伸向了鲁迅的棺木。

这是一次自发,是一次越界,是一次冒犯,也是一次沉默的宣言。

而这件事,没人追责,没人阻止。



这和后来流传的那种“由左联组织、顺序井然、16人抬棺”的版本,产生了根本矛盾。

你要秩序,还是要真实?

你要一张干净的历史,还是一张浸透情绪的记录?



这不是一场葬礼,是一场对抗

“国民党不愿承认鲁迅。”这是沈钧儒在葬礼后讲过的话,地点是《申报》编委会上。

他手里拿着那面白底黑字的横幅,“民族魂”三个字,是他写的,写完他就说:“你们送,他是你们的。”



这不是礼貌,是切割。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在内山书店楼上的家中病逝,消息当天传遍租界和左翼圈子。

《申报》头版未登,只在内页放了“文化人去世”一栏,政府无公告,无吊唁,无公祭,只是简单一句:“鲁迅去世。”

但左联动了,周文、胡风、肖乾,连夜起草悼文,联系媒体,印传单,第二天,《大公报》《文学旬刊》全文转载。

“中国最硬骨头的文人走了”,这句标题在街头传疯了,政府没有出面禁止,却封了路。

葬礼前一天,公共租界工部局以“防疫”为由,对万国公墓周边实行交通管制,沿线巡警密集。



可奇怪的是,现场并未驱散群众,甚至警员都站在路边沉默。

他们知道这不是鲁迅一个人的事。

上海左翼文化圈早在1931年就尝试建立统一战线,鲁迅是精神领袖,不是政治头目,但他的话、他的态度、他的行动,全在默默推线。

他救过胡风,保过柔石,顶过内斗,他不是领导,但他总站在最前面。

所以这次送葬,成了一次集体“登台”。

那天早上,鲁迅灵柩从多伦路的寓所出发,沿北四川路、四川中路、福州路,最后抵达万国公墓,行程约10公里。

送葬队伍先是两三百人,到市区主干道后,迅速膨胀,当队伍抵达公墓门口时,已有万人簇拥。

有旗帜,有挽联,有横幅,有人喊口号,有人唱《国际歌》,没有官方安排,却异常整齐,所有人都把鲁迅当成自己人。



对面的人,也只能看着。

当天下午,南京方面通过“文化部新闻处”给出一句回应:“文学界一损失,文化界当自奋起。”有人署名,没有官员露面。

这是一种回避,也是一种恐惧,他们知道,鲁迅的死,比他的活更可怕。



死者无言,活人开口

葬礼当天,周作人没有出现。

鲁迅的弟弟,北大教授,语言学者,晚年住在北京福寿巷,那几年他们彻底断绝。

自1930年分裂以来,两人没再见过面,甚至,鲁迅去世后,周作人也未写悼词。



这一沉默,本身就说明了一切。

当时的左联是“团体作战”,抬棺的人全是自己人:周文,组织部部长;胡风,宣传骨干;肖军,萧红的丈夫,也是铁杆左翼;孟十还,翻译红色文献,没有一个人是“中间人”。

鲁迅死后,他的棺木由左联抬起,由左翼送行,由群众簇拥,他的家属、他的原生家庭,统统退场。

这不是家族葬礼,这是集体接管。

而就在送葬队伍浩浩荡荡经过南京路时,有人在日记里写下一句话:“活人开口,死者闭嘴。

这句话说得准。

抬棺的人在讲话,挽联在讲话,群众的脚步在讲话,所有人都在用行动说一句话“鲁迅不是你们的。”



这句话,后来沈钧儒公开说了,“民族魂,不属于政权,属于民众。”

巴金在悼词中说:“鲁迅先生没有留下遗嘱,但我们都知道他想把中国写好,他写不完了,我们接着写。”

肖乾写:“那天我摸着棺材的角,手发抖,我以为我会崩溃。”

聂绀弩不说话,他写了一首旧体诗,用的是《离骚》格式,后来在延安印成小册子传开。

内容是控诉,也是祭文,他的第一句是:“苍天何毒也,夺我鲁迅公。”

你读得出,那是压着火写的。



胡风后来在延安讲课时说:“那天我没哭,我知道我们不能哭,鲁迅死了,但我们还在。”

这句话后来成了口号:“鲁迅死了,但我们还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6 11:07:07
“询问其他交易记录,还报警处置”?律师称在银行取钱被追问“资金用途”;银行、反诈中心都说是对方要求

“询问其他交易记录,还报警处置”?律师称在银行取钱被追问“资金用途”;银行、反诈中心都说是对方要求

大风新闻
2025-11-06 15:16:03
美开启太子集团退款页面 全球受害者都可以在线提交信息 申请退款

美开启太子集团退款页面 全球受害者都可以在线提交信息 申请退款

跟着老李看世界
2025-11-06 07:13:28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扬子晚报
2025-11-06 12:13:35
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对华下狠手,外媒:比美国人还绝

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对华下狠手,外媒:比美国人还绝

博览历史
2025-11-06 20:35:03
女子引产被拒诞下女婴遭当班医生违规抱养,香格里拉民生医院被罚

女子引产被拒诞下女婴遭当班医生违规抱养,香格里拉民生医院被罚

澎湃新闻
2025-11-06 20:18:31
开撕了!白百何发文自曝被《春树》集体孤立,王传君老板发声反击

开撕了!白百何发文自曝被《春树》集体孤立,王传君老板发声反击

萌神木木
2025-11-06 19:09:40
沈伯洋被吓傻了,啥事都没心情做,只关心自己今后怎么办,崩溃了

沈伯洋被吓傻了,啥事都没心情做,只关心自己今后怎么办,崩溃了

趣文说娱
2025-11-06 18:20:13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官方回应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官方回应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6 11:49:02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 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 中国多久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 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 中国多久

梁讯
2025-11-06 10:09:04
四十万劳力士快递途中不翼而飞 警方已介入调查|封面头条

四十万劳力士快递途中不翼而飞 警方已介入调查|封面头条

封面新闻
2025-11-06 16:49:11
商务部:中国加入CPTPP将为各成员区域合作乃至全球带来经济红利

商务部:中国加入CPTPP将为各成员区域合作乃至全球带来经济红利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6 16:32:10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胜研集
2025-11-06 10:42:31
美荷两国同时发声,对中国独立研发的光刻机技术给予了强烈批评

美荷两国同时发声,对中国独立研发的光刻机技术给予了强烈批评

来科点谱
2025-11-06 13:33:42
广东人注意:接到这个电话,别挂!

广东人注意:接到这个电话,别挂!

南粤女声
2025-11-05 12:00:26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新京报
2025-11-06 16:16:07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6 19:05:31
吴京深夜发文生无可恋,遭网友抵制并嘲讽,咋回事?

吴京深夜发文生无可恋,遭网友抵制并嘲讽,咋回事?

眼光很亮
2025-11-06 10:15:22
痛心!失联多日的17岁女生已去世,遗体在桥下找到

痛心!失联多日的17岁女生已去世,遗体在桥下找到

南国今报
2025-11-06 13:35:37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后续!大尺度视频曝光,两人已停职,医院回应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后续!大尺度视频曝光,两人已停职,医院回应

180视角
2025-11-06 15:57:32
2025-11-07 02:47:00
搞定历史
搞定历史
搞定历史,原创作者,欢迎关注
81文章数 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演练对俄核打击:导弹仅需六七分钟即可飞抵俄罗斯

头条要闻

美演练对俄核打击:导弹仅需六七分钟即可飞抵俄罗斯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教育
艺术
旅游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教育要闻

英国就业寒冬来了!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旅游要闻

11月6日最佳情报|济南郎茂山日出美如画,三媳妇山奇峰峻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