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的算盘。
1
刘邦还定三秦后,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亲自率领,走南线,和项羽正面对决,一路由大将军韩信率领,走北线,略定魏赵代燕齐。
刘邦的设想是,两路并进,消灭项羽和割据诸侯,成功统一华夏,但没想到的是,他率领的这一路遇到了硬钉子。刘邦不但没有快速击败项羽,反而被项羽数次大败,彭城之战、荥阳之战,刘邦都是少数几人逃走,反观韩信,他快速平推了魏代赵燕齐。
刘邦和项羽对峙期间,还有一次夺取了韩信的军队,这都没耽误韩信继续高歌猛进。韩信平定齐地后,刘邦还在和项羽对峙,急需要韩信支援,韩信就在这时趁机管刘邦要了齐王封号。最后还是韩信率军支援刘邦,将项羽围在了垓下,也是韩信亲自指挥五军剿灭了项羽。
既然韩信这么能打,那为啥一开始刘邦不让韩信去硬刚项羽,自己去平定魏代赵燕齐?
刘邦这么做也是有考虑的,他大概是吸取了陈胜的教训。
2
当初陈胜起义,声势也很壮大,陈胜派吴广和周文西征,直捣关中,派武臣、召平、周市等人去略定魏赵楚等地,自己则坐镇陈县。陈胜这个布置的结果相当糟糕,武臣周市等人攻下赵魏等地后,割据自立,吴广和部下内讧,被部下杀死,周文则败于章邯之手,陈胜起义军四分五裂,最终陈胜死于车夫之手。
陈胜的“主力西征,偏师略地”的战略是失败的,他忽略了将领们对他的忠诚度,他将大军交给部属,结果却削弱了自己的实力,最终身边连忠诚的卫队都没了。
刘邦有了陈胜的教训,自然不敢再走陈胜的老路,他亲自率主力和项羽对决,并且他把张良、樊哙、周勃、夏侯婴等心腹都带在身边,他让韩信作为偏师去略地,并且只给韩信配了张耳、曹参、灌英等人。刘邦的意图很明显,他必须牢牢掌控主力,同时又在韩信身边安插心腹监视韩信。只可惜项羽太能打了,刘邦的主力数次被项羽打的全军覆没,好在有萧何搞后勤,有韩信的兵力可以调动,要不然刘邦会更狼狈。
3
如果刘邦让韩信去打项羽,那就是必须把主力分给韩信率领,还要给他配备足够的谋士和将领,否则只是让韩信去送死,白白让项羽扩大地盘。以韩信的能力,他率领主力和诸将与项羽对决,如果把项羽打败,那还有刘邦什么事儿,最厉害的项羽是韩信灭的,他必然会居功自傲,与你刘邦掰掰手腕。参考韩信平定了魏赵代燕齐后就要了齐王封号,他如果以一己之力消灭了项羽,他要的就不是称王这么简单了。
大争之世,兵权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最稳当,刘邦想南面称孤,只能自己去啃最硬的骨头,一来可以牢固掌握兵权,二来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威望,只有能打胜仗的统帅才有资格南面称孤,要不然难以服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