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密了倒伏,种稀了减产,咋办?
![]()
贵州试验田数据说话:每亩4500株的玉米秆粗穗大,抗倒性强。 河北农户发现,密度超5500株的地块,倒伏率飙升40%。 品种决定生死线!
耐密型登海550敢种8000株,稀植型超4000株就倒伏。 肥地多密植,薄地要稀种,黄龙县吨粮田验证了这条铁律。 宽窄行种植真神奇!
新疆农场8000株密度下,玉米照样喝饱水肥。 水肥跟不上,密植全白搭。
![]()
北大荒滴灌田证明精准喂养才能高产。 6-8叶期是控高黄金期,错过这个点,玉米杆子脆得像饼干。
苗期管理三字经:早补苗、早除草、早防虫,少一样都吃亏。 老农们算过账:株距差5厘米,一亩地少收百斤粮!
沙土地种密了?
![]()
等着瞧吧,空秆率能涨三成。 化控剂不是万能药,用错时间反而会抑制穗粒发育。 为啥专家总强调“看品种定密度”?
审定数字可都是血泪教训。 密植成功的秘密:每株玉米都必须晒到太阳喝到肥! 倒伏的玉米地,收割成本每亩要多花80块人工费。
有些农户跟风高密度,结果产量反不如邻居稀植田。 记住啊,密度不是越大越好,适合的才是金钥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