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寿光北部13万亩盐碱地迈向高产田:八年改碱夺粮,盐碱滩拱起“金粮仓”

0
分享至


6月16日大众日报1版。

潍坊寿光北部13万亩盐碱地迈向高产田,改良技术开始向环渤海盐碱带输出

八年改碱夺粮,盐碱滩拱起“金粮仓”

6月12日,潍坊寿光市营里镇淼汇叁号家庭农场2600亩麦田,九台红色收割机一字排开次第开镰,农场夏收开始了。

“看这穗子,多沉实!”农场主张佃辉随手掐下一穗麦子,轻轻一捻,露出饱满的麦粒。“亩产达到了650公斤,这是我们盐碱地改良八年来收成最好的一次。”张佃辉俯身捧起一抔土,指缝间簌簌落下的已不再是八年前泛着盐霜的板结土块。“地垄里都能翻出蚯蚓窝了!”

谁能想到,脚下这片松软肥沃的土地,过去是泛着白花花盐霜、pH值高达9.3的不毛荒滩。

曾经,盐碱像一道沉重的枷锁,禁锢着这片土地的生命力。八年来,张佃辉和他的伙伴们通过科学的土壤改良、精准的水利调控和创新的种植模式,让这片“生态伤疤”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这里不仅麦浪翻金,更以其显著蜕变,成为农业农村部力推的改碱夺粮典型案例,为全国盐碱地的有效治理贡献了“寿光样本”。


2017年,29岁的张佃辉决意返乡承包1600亩盐碱地时,“老把式们”直摇头:“这地种棉花都结不出好桃,别糟践钱!”土壤检测数据印证着这种质疑的合理性:盐分含量1.2%、有机质不足0.5%,微生物活性几近归零。转机出现在与中化农业的战略合作,淼汇农场在山东率先引入绿色智能配肥系统,如同给土地做“CT扫描”,将1600亩耕地细分为53个30亩的治理单元,精准诊断出锌、锰等6种微量元素匮乏的症结。

“传统施肥是吃大锅菜,我们是私人定制开小灶。”张佃辉介绍,通过有机肥筑基、复合菌剂活化、微量元素精准补给的三维改良方案,首季小麦亩产便突破400公斤,较传统种植翻番,亩均肥料成本下降200元。

“淼汇农场通过测土配方重建土壤微生态,这是系统工程的成功实践。”中化农业特聘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法宏评价。2020年,面对“大水漫灌”费工费电的状况,张佃辉咬牙投入200万元铺设智能滴灌系统。采用“高频浅灌”技术,每13天将根系层浸润至40厘米深度,犹如为土地安装“排盐透析机”。监测数据显示:土壤盐分年均降幅达15%,蚯蚓数量从零增加至每平方米8条。2022年,农场的小麦亩产达600公斤,意味着盐碱地跨入高产田行列。

这场“节水战”更带来意外之喜:智能滴灌系统使人工成本下降70%,一人即可管理千亩农田。“以前浇水,上百亩地需要全家上阵,现在一部手机就能搞定。”

站在“济麦60”示范田边,张佃辉算起细账:“抗盐碱品种+水肥一体化+飞防托管,让小麦亩产从400公斤提高到650公斤;农场与省农科院共建原种繁育基地,还可享受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4元的订单回收,形成‘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溢价回收’闭环,这片示范田每亩年收益可达580元。”

社会化服务中心内,植保无人机群列阵,自走式喷灌机展开钢铁臂膀,60套智能装备可为周边3万亩耕地提供托管服务。“仅无人机飞防,单机日作业量可达500亩,亩均成本直降10元。”张佃辉告诉记者,农场技术服务一年收入180万元,盐碱地改良技术输出已辐射东营、滨州等环渤海盐碱带。


“耐住五年寂寞才能迎来拐点。”张佃辉说,前三年需亩均投入改良资金500元,第六年后成本降至200元,产量可持续维持吨粮水平。八年间,淼汇农场已累计改良盐碱地6000多亩,投入改良资金2000万元,亩均收益从亏损到稳定在300—400元。

在淼汇农场“乡村振兴驿站”教室,来自寿光侯镇的陈明星正在学习测土配肥技术。“以前觉得种地没前途,现在发现科技农业大有可为。”这名新农人如今管理着500亩托管农田,年收入超15万元。

像陈明星这样的新农人,淼汇农场年均培训5000人次,40岁以下学员占比40%。“我们在营里镇党委的指导下,组建了新农人产业联盟,10个种植大户就能整合7万亩地。”张佃辉说,联盟通过集中采购农资、共享技术资源,带动周边13万亩盐碱地迈向高产田。

破译盐碱地治理的“三重密码”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近年来,山东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让“中国碗”盛满更多“山东粮”。山东淼汇农场用八年时间,将pH值高达9.3的盐碱地改造为亩产超600公斤的“金粮仓”,这是山东新农人守护粮食安全的奋斗故事。

淼汇农场八年改碱夺粮,破译了盐碱地治理的“三重密码”,即科技创新重塑生态本底、产业融合激活经济潜能、久久为功跨越时间门槛。讲科学、用科技,矢志把盐碱地改造成“争气田”、“高产田”,这是山东新农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生动实践。

当物联感知系统遇见新农人的坚守,当生物技术邂逅传统农耕智慧,这里长出的不仅是金黄的麦穗,更是中国粮食安全坚韧的防线。在这片曾被遗忘的盐碱荒滩上,“中国饭碗”正盛满更多自给的底气。

(大众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诗意世界
2025-11-10 18:51:56
“烂尾车”突然火了!三折捡漏、开3年就能回本,靠谱吗?

“烂尾车”突然火了!三折捡漏、开3年就能回本,靠谱吗?

鲁中晨报
2025-11-12 15:11:07
死里逃生—200名躲藏在拉法隧道内的哈马斯恐怖分子将被驱逐出境

死里逃生—200名躲藏在拉法隧道内的哈马斯恐怖分子将被驱逐出境

老王说正义
2025-11-13 00:04:03
两条新闻,全翻车了...

两条新闻,全翻车了...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11 16:28:47
图灵奖得主:中国顶尖大学新生比斯坦福新生优秀,但4年后却……

图灵奖得主:中国顶尖大学新生比斯坦福新生优秀,但4年后却……

尚曦读史
2025-11-11 07:27:05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泠泠说史
2025-11-12 15:30:50
儿童电话手表成中小学生“社交硬通货”!催生出代养号、刷赞、账号租赁等灰色产业链

儿童电话手表成中小学生“社交硬通货”!催生出代养号、刷赞、账号租赁等灰色产业链

封面新闻
2025-11-12 22:27:05
王楚钦4-3涉险晋级!男单8强出炉:石头一片坦途 大头有望战小胖

王楚钦4-3涉险晋级!男单8强出炉:石头一片坦途 大头有望战小胖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2 21:57:01
17分钟视频毁了曾医生?

17分钟视频毁了曾医生?

蜻蜓世音
2025-11-10 14:39:45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鋭娱之乐
2025-11-10 20:55:45
什么事是你交了男朋友才知道的?网友:鼻子大的真的大还厉害

什么事是你交了男朋友才知道的?网友:鼻子大的真的大还厉害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2 00:05:08
陈伟霆机场接妈妈,何穗穿情侣装首晒照迎婆婆

陈伟霆机场接妈妈,何穗穿情侣装首晒照迎婆婆

日不西沉
2025-11-12 05:45:28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阿笎评论哥
2025-11-11 11:57:29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云南一原副区长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云南一原副区长被查!

潇湘晨报
2025-11-12 12:15:11
朱婷再发威:带领河南女排多点开花轻取北京,豪夺全运会五连胜

朱婷再发威:带领河南女排多点开花轻取北京,豪夺全运会五连胜

金毛爱女排
2025-11-12 14:31:48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20:50:40
日本民宿被曝变身卖淫场,性工作者称中国游客更大方。

日本民宿被曝变身卖淫场,性工作者称中国游客更大方。

环球趣闻分享
2025-11-09 14:20:06
郑丽文副手萧旭岑说台湾不接受港澳模式,背后的意思就是愿意谈!

郑丽文副手萧旭岑说台湾不接受港澳模式,背后的意思就是愿意谈!

总在茶余后
2025-11-13 02:19:00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180视角
2025-11-12 12:05:43
人生最稳的“年化收益”,健康才是硬通货

人生最稳的“年化收益”,健康才是硬通货

真实人物采访
2025-11-11 09:10:03
2025-11-13 04:39:00
齐鲁壹点 incentive-icons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589773文章数 823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638栋楼的灯光秀,与滕王阁的千年对话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教育要闻

2025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校)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