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湘潭吃货
湘味,是从早上第一口干扣面开始的
早餐摊前,老板潇洒一甩勺,半勺猪油砸进碗底,一抹酱油、两勺辣椒,再撒上一撮葱花——干扣面灵魂注入,湘潭人的一天从这一口“重香”正式启程。
到了中午,一份辣椒炒肉、一碗油汤拌饭,吃得满头大汗,也吃得心满意足。
夜幕降临,烧烤摊前烟火升腾,调料桶一亮、孜然一抛、辣椒粉三勺不嫌多,师傅撒料的手势比广场舞大妈还豪迈。
这,就是湘潭人的餐桌哲学:不求清淡,只求够味;不怕重口,只怕不香!
讲究的,就是一个“香、辣、重”!

PART 01
“重口”背后
身体却在偷偷“结账”
这一口太咸,血压上来一点;这一勺太油,肝脏多扛一点。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居民每日摄盐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对于油摄入量,每天摄入25克至30克烹调油,相当于普通白瓷勺两勺半到三勺左右。但湖南人均摄盐超标一倍以上,摄油量也严重超标。
随便摆出一道经典湘菜:辣椒炒肉、腊味合蒸、红烧肉……都是“重油重盐”代表作。
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增加脑卒中、心脏病、胃癌发病风险。长期过量摄入脂肪,则会导致肥胖,增加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PART 02
盐少放了,油控住了?
你忽略了“隐形”入侵
医院里,医护人员在宣教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低盐低脂饮食。”什么才是正确的低盐低脂饮食呢?
很多人以为:低盐低脂=炒菜少放点油盐。这不是全部,而是第一步!
举个例子:你炒菜确实只放了一勺盐——但除了控制烹调用盐外,还应关注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腐乳等“隐形盐大户”,总量控制才是关键。
此外,还要警惕隐形高钠食品。
你绝对想不到:话梅、薯片、切片面包、挂面、运动饮料等加工食品,即便吃起来不咸,也可能含有高钠!
很多人看到食品营养成分表里的“钠”时,不清楚它和“盐”是什么关系,其实:钠 × 2.5 ≈ 盐的含量(毫克)
换句话说,你摄入的钠含量,乘以2.5,才能估算出你真正吃进去的盐(氯化钠)有多少。
●挂面——超市里买的那种一袋袋的挂面,每个家庭必备吧!然而它却是个“高盐刺客”。下图挂面的钠含量是900毫克/100克。也就是说,如果你吃了100克,就摄入了900毫克的钠。
![]()
按照上面的公式,我们来计算一下100克面的含盐量:
900(毫克)×2.5=2250(毫克)=2.25克,那么已经占到了每日盐摄入的45%。
●运动饮料也是刺客之一,一瓶运动饮料下去,很可能就摄入了每日所需盐的10%左右。
●切片面包因为吃起来不咸,经常让人忽略了其含盐量。比如下图这款超市里常见的切片面包,吃两片就占到每日盐含量的18%。
![]()
“隐形油”不只在锅里,真正要关注的,是脂肪的“种类”和“总量”,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它们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远高于普通植物油。(比如香肠、腊肉、肥牛、蛋黄酥、奶黄包等食物本身脂肪含量就高;曲奇、外卖炸物和糕点里的植物奶油等含大量反式脂肪;火锅底料、蘸酱、烧酱和花生酱多含饱和脂肪)
跟着湖南疾控一起学习
什么才是低盐低脂饮食
![]()
图源:湖南疾控
![]()
湘味,可以继续爱
方式,要学着改
![]()
欢迎转发点赞
文字 | 冯雷雨
编辑 | 陈沁沁
审核 | 彭秋香
![]()
预约电话:58214922 危重症转诊电话:5821412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