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账上900亿资金,却还不上200亿负债,万科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4月30日,万科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报表显示,万科在2025年前三个月共实现营收379.95亿元,同比下滑38.31%;亏损金额共计62.46亿元,同比下滑1625.63%。
不得不说,在让人失望这方面,万科从没让人失望过。
过去七年多的时间,万科经历了成长动力不足到大幅下滑的“过山车”式变化。
2018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万科的营收增速从正增长23%变为了负增长38%,净利润增速从正增长20%变为了负增长1625.63%。
![]()
房地产作为高杠杆行业,对资金的需求远超其他行业,既然万科在收入端获得的资金少了,就只能通过借债来延续经营。
截至2024年末,万科的负债总额高达9474.0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
不过,在公司近1万亿的债务中,短期借款仅有159.73亿元,万科账上的881.63亿货币资金可以将其全部覆盖。
按理说,万科短期内的偿债压力应该很小才对,可万科却在2024年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公开宣布,公司遇到了阶段性经营困难。
困难从何而来?
Part 01
钱在子公司,债在母公司
困难,从房地产公司普遍的商业模式而来。
房地产商的项目开发大多是由地方项目公司进行,收到的预付款全部放到合同负债中,形成账上现金出现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
但是为了避免风险,各地会有保交楼要求,所以这部分资金是限制使用的。
万科真实的货币资金,应该看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可以看到,2024年万科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钱确实不少,有882亿,但归属于母公司的货币资金仅有9亿,只占合并货币资金的1%。
![]()
而万科2024年的短期债务就有159.73亿元,就算这9亿货币资金全拿出来了,也不够偿还短期借款的。
更不用说,压倒万科的还不止这些借款。
一方面,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
万科的经营模式是由地方公司开发项目,由母公司拨款。其中部分拨款是以其他应收款的方式,借给子公司和联营企业。
2024年,万科的其他应收高达4230.7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23.28%,是影响万科流动性非常重要的一环。
![]()
近几年,在地方保交楼要求下,子公司资金流动受限,越来越难偿还欠母公司的应收账款,导致万科出现了一些资金缺口。
另一方面,越欠越多的有息负债。
2021年之后,万科连续三年出现了货币资金无法覆盖即将到期有息负债的问题。
特别是2024年,公司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高达1257亿元,较2023年同比大增171%。而同期,归属万科的货币资金只有9亿,只够偿还0.7%的有息负债。
![]()
说白了万科现在的情况就是,负债越来越多,但公司没钱还了。
曾经的“三好学生”怎么就这样了?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多久,还能反转吗?
Part 02
深铁如何拯救万科
其实之前,万科这种母公司借贷,再拨款给项目子公司买地开发销售,收到的预收款和销售现金流返回母公司归还借款的模式,是可以形成资金闭环的。
但自从房地产“寒冬”之后,循环被打破了,导致项目子公司返还给母公司的资金大幅减少,万科还不上借款,只能“借新还旧”、“以贷养贷”。
不过,今年万科可能会迎来一些转机。
2025年1月17日,深铁出手更换了万科管理层,先是接手了红树湾等项目,注入了13.5亿资金,后来又直接给了115亿的关联借款。
这一百多亿资金支持究竟是“杯水车薪”还是“救命稻草”?
从深铁方面来看,2024年深铁集团共计亏损334.61亿元,债务金额高达3144.67亿元,情况也不容乐观,应该没办法给万科太多资金支持。
从万科方面来看,2023年及2024年万科的筹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68.13亿、-276.73亿,经营现金流净额仅有40亿左右。很明显,公司现在还处在资金不断流出状态。
![]()
短期内,万科的流动性危机大概率很难解除。
但凭借深铁的战略支持,在债务偿还问题上,公司或许能找到新的方案,比如增加信用等级获得更多银行借款等。
房地产作为高杠杆、重资产行业,只要能借得到钱,就能持续循环资金链。所以整体来看,万科还没有到“最难的时候”,随着房地产周期的回暖和深铁的加入,万科2025年或许能稍稍缓解一些资金压力。
Part 03
结语
深铁的出手,无论是项目承接还是百亿借款,无疑是雪中送炭,为万科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然而,万科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重塑其断裂的“资金闭环”:
一方面需借助行业整体回暖带动销售回款,缓解子公司资金压力并提升向母公司的输血能力;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资产处置、信用提升、债务重组等多渠道开源节流,改善母公司现金流。
万科能否凭借深铁援手与自身调整,熬过这场流动性寒冬,并在行业复苏中重获新生,2025年将是关键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