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在长期缺乏有机质持续投入,单纯以化学肥料为主,土壤较为干旱,土壤湿度大的时候进行机械整地,过度碾压等原因,引起土壤透气性差,更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板结的土壤需要通过改良之后,才能逐渐恢复疏松透气的特性,让作物的根系更容易下扎与伸展。改良土壤板结,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增加富含有机质的肥料,有机质更有利于改善土壤弹力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重视有机肥使用的地块,很少出现板结现象。我国农村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自古就有积攒农家肥的习惯,农家肥就是富含有机质的肥料,能为作物提供较为全面营养的同时,又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疏松度。不过农家肥要经过充分腐熟之后,才是有利的,没有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是有害的。农家肥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各种饼肥等。玉米经过秸秆还田之后,也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有效办法。从而破除土壤板结,是持久培肥地力而有效的办法。
2,种植绿肥,绿肥在开花前进行粉碎掩埋至土壤里,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以及氮磷钾的含量,常见的绿肥苜蓿是首选,其实只要绿色植物在成种子之前粉碎、掩埋在土壤中,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3,深翻与松土,深翻要打破犁底层,从而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深松可达到50公分左右。
4,投放蚯蚓,增施富含有机质的肥料,然后每亩地投放蚯蚓100~200公斤左右,投放的蚯蚓越多,越有利于加快改良土壤,投放蚯蚓需注意提供蚯蚓的食物来源,各种腐熟的粪肥树叶,秸秆粉碎等。由于蚯蚓品种不同,大小各异,在投放蚯蚓的时候,蚯蚓个体越大投入的重量就越重。
改良土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投入的成本更低,而且改善土壤疏松肥沃的效果更好,自己发酵优质有机肥,具有更能降低成本的好处。掺混料堆的时候,最好再加入em菌剂,提高发酵的速度。单纯使用农作物秸秆发酵,用时较长,而且肥效远不如加入畜禽粪便的更加优质,可以用畜禽粪便与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混合在一起,堆积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用塑料膜覆盖,并且要每10天左右,进行翻堆一次,让粪肥发酵腐熟更均匀。发酵好的有机肥每亩地用量,可控制在3~5方之间,再配合饼肥,更有利于疏松土壤,肥效持久。好了,本次分享就是这样,欢迎关注,下次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