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在镇里卖了15年菌肥,最近直叹气。他总说菌剂是“配角”,没有机肥当“饭”,菌活不了也没劲儿。
可隔壁老王去年才入行,逢人就喊“这菌肥能增产三成”。张叔的店门可罗雀,老王的三轮车天天装得冒尖。
农民老李买了老王的肥,浇了两茬地,苗还是黄巴巴。“老张说的对,菌得吃有机肥,可老王嘴甜价还低。”老李蹲地头直挠头。
县农技站做过统计,合规菌肥销量只占全镇30%,投诉倒少了80%。张叔说:“懂行的不敢瞎吹,不懂的啥都敢应承。
”这事儿像面镜子,照出农资圈的怪:专业的拼不过敢吹的。炒股的老张头也说:“我闺女学金融的,看财报能看仨钟头,最后不敢买。”“反倒是我这老粗,觉得好公司能扛住,拿了五年翻了倍。
”农业局老周直摇头:“农民图便宜吃了亏,市场乱了,最后坑的还是种地的。
”真的真的,这事儿我见多了,懂行的守规矩,不懂的钻空子。就像“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可肥要是假的,花也开不旺。
未来几天,镇里要开农资交流会,张叔准备带着检测报告去讲讲。“不是要砸谁的饭碗,就想让老乡们明白,菌肥不是神仙水。
”有人说这是“劣币驱逐良币”,可农民的钱袋子,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你说,要是人人都像张叔这样懂行又实在,农资市场该多省心?关注三农那些事儿,咱们一起聊聊地里的真学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