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库道咨询案例组
大纲
01前半段:崛起之路
-“小单快返”
-供应链改造与敏捷制造
-精益管理
02后半段:品牌发展之路
-“互联网品牌思维”
-做时代的品牌——立足“先进生产模式”
-用文化做品牌——主打“美的生活方式”
-以品牌矩阵、国际化助推“品牌高端化”
-以“平台化”做强“品牌”
在生产端,希音“小单快返”的特点是小批量、多种类、累计量大,并要求迅速生产。在初期,愿意配合厂家往往是处于谋求生存的小型服装企业,而这类企业往往技术与管理不规范,达不到希音的要求。
为此,希音开启了为期10余年的改造、赋能供应链工程。这是个“苦活”、“累活”。可以说,在深度赋能供应链方面,希音堪称是当时中国企业的先锋和表率。
首先,为了启动与供应链厂家间合作,希音采取的不拖欠付款周期、质量无问题立即交货等措施,奠定了双方合作的良性循环基石——这样做,事实上是把库存的压力转移到了自身。
接着,它对整个上游进行信息化改造,通过深入生产链各个环节的柔性生产链打造,希音与供应商联合形成了更紧密的“生态作战”。
在希音,实行“看得见”的供应链管理,生产调度全面可视化——不仅可以让厂家在后台接订单,还可以通过后台追踪管理制造工序,通过线上看板发现工厂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最终,订单量的高速增长反过来又促使更多工厂主动接入希音体系,实现互利共赢。据报道,在两三年内,希音在番禺发展出300多家核心供应商、1000多家普通供应商。
由此,希音建立起了一条周期为7天的供应链,比Zara 供应链快了一倍;服装生产更实现了“24小时交付”——从接到订单,到原材料交付到上游工厂,即从下单到最终交付时间不超过24小时——时间具体到以秒为单位,都会出现在可视化大屏上 。
希音通过给供应商赋能,极大提升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反过来成为自身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
最终,供给侧的敏捷性奠定了全链的敏捷生产体系——以“小单快返”为基础,和供应商一起建立起了“柔性供应链”、“柔性产业链”体系,实现了全产业链的革命式变革,搭建起“敏捷制造”体系。
总结起来,希音的大规模敏捷定制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敏捷的消费者洞察体系,敏捷的供应链体系(包括生产与物流),敏捷的匹配机制,其中的“匹配机制”又包括设计团队、买手团队等。见下图[6]。
这个商业模式也被称为是“两只手+一个运营大脑”——“左手”是消费者流量的精准获取,“右手”是用户订单在供应链环节的快速生产与交付,“运营大脑”则是将流量精准匹配产品、转化为用户,并协调用户服务、交付等价值链各环节[7]。
这正是希音的“核心能力”和其在国际竞争中的真正“护城河”。
这种模式,在中国,也被称为是“反向定制”模式,简称是C2M模式,即通过数字化实现消费者直接联通生产商,从而实现了效率革命。
注释(略)
声明:本报告为库道咨询案例组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