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库道咨询案例组
![]()
目录
一、2家企业的概况
二、文化的生产——杨奇“审美+丰富”
三、文化的传播——冯骥“技术+文化+灰色呈现”
四、文化经营的本质——王宁“感性需求+理性需求”
五、文化产品的运营——王宁“时间+经营+品牌”
六、文化企业的成长——王宁“IP平台+合作共享”
七、新消费趋势——王宁“产品+美好”
05、文化产品的运营——王宁“时间+经营+品牌”
尊重时间、尊重经营。
这是王宁、也是泡泡玛特的经营哲学。王宁认为,“任何行业或者商业模式,回归到最后都是人在做。人在做就逃不出柴米油盐酱醋茶,都需要时间,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磨合,确保团队步伐整齐划一……多数失败就是不尊重时间,本来十年干成的事情非要两年、三年干成,要么就不尊重经营,极速扩张,团队管理缺失”。
尊重时间、尊重经营表现在“扩张中的克制”。如泡泡玛特并没有像有些新零售品牌一样,一年拓展几百家实体店。王宁认为比较好的一个节奏是“7分饱”,包括款式、数量等。
如一套 IP 系列,实际的市场需求是10万套,“7分饱” 就做7万套。这样的克制,给泡泡玛特带来一种增长的节奏感,这个节奏感适配成长并由他们自己完全把控[15]。
![]()
尊重时间、尊重经营意味着“注重积累”。总结泡泡玛特的运营方法,王宁说,“我们的方法论是积累。行业的积累,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艺术家有潜力;经验的积累,让我们能帮助优秀 IP 发展得更好[16]”。当一切准备好了,这个行业一定会涌现出一个佼佼者的时候,你会看到泡泡玛特就自然地站在第一个。
![]()
正是由于积累,面对激烈的文玩市场竞争,泡泡玛特才坚信:它精耕细作所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孵化流程和品牌认知,绝非一个二次元网站卖盲盒,或者一个零售巨头一年开出 500 家线下店就能轻松赶上的。
对“品牌”的新认知。
在总结王宁的经营哲学中,我们认为他从文化视角对“品牌”的新思考也可以启示各行各业的企业。
如品牌要有文化内涵。在王宁看来,真正的品牌不应该只是一个卖货的平台,应该是一个卖文化的地方。想做一个真正的品牌,就需要回到线下,打造一个视觉、听觉、嗅觉等充满立体包裹感的场景,你才能塑造一个有文化感的品牌。一旦你塑造成功,就会非常有价值[17]。
因此虽然这个时代的企业都在向线上发展,但王宁却相信,“线下实体店才是文化企业的护城河”。因为“线上很难让消费者感受这种文化;而线下最有价值的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文化的包裹感”[18]。
这里王宁说的“包裹感”,与前面讲《悟空》案例提到的“沉浸感”,是类似的含义,都说明“体验”对经营文化的重要性。
![]()
再如,品牌内涵包括“不可比性”与“造梦属性”。就像一件衣服,从LV的设计师手中创造出来、贴上LV的LOGO,就有了‘梦想的属性’。而品牌的“不可比性”主要取决于是否形成一套品牌自己的语言体系,也就是品牌自己的文化[19]。
因此要打造品牌,就要“建立自己的语言”。
在玩具的世界级玩家中,泡泡玛特推崇乐高,因为乐高创造了一种语言。
王宁说:我们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要建造我们的系统、我们的语言……比如我们标准的玩法,标准的尺寸,标准的语言,我们的粉丝有很强的黏性,大家开始出来很多专业词汇、专业玩法,摇盒、端箱、隐藏,等等很多新的词汇。
因此,“一家公司能做到品牌化,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体系,有能力保证其产品源源不断地迎合时代注意力”[20]。
所以泡泡玛特不断生产IP,一个Molly起来了,下一个爆火的IP即便不是Molly,也大概率出自泡泡玛特这家公司、这个品牌。
最终,王宁也相信,靠性价比取胜的品牌很可能是没有忠诚度的。因为,一旦用户有更高的收入,就会考虑其他选择,对这样的品牌来说,通过整合供应链来降低成本是它们生存的核心[21]。
06、文化企业的成长——王宁“IP平台+合作共享”
如果说泡泡玛特的成功,前期更多是得益于对潮流、趋势的敏锐把握,那么后期的持续增长更多是得益于围绕IP的平台化经营生产——泡泡玛特是一家倡导“合作”与“共享”的平台公司。
以IP经营为核心的平台公司。
最新研究显示:产品IP是潮玩行业的核心,也是消费者购买的核心。泡泡玛特的产品端主要包括“IP创作-IP库-IP运营”三个环节。目前泡泡玛特已经形成了庞大的IP矩阵,形成了完整的IP发掘与IP产品打造生态。
泡泡玛特的IP来源主要是3个,自主发掘的艺术家、成熟的IP提供商以及内部设计团队开发。其中,合作艺术家是公司IP的主要创作者。目前,公司与超过350位艺术家保持紧密联系,热门艺术家IP共有27个,近年合计占比在70%~80%,并且呈提升趋势。同时,泡泡玛特也与全球知名的IP提供商(如迪士尼、环球影画等)建立了稳固的授权关系[22]。
![]()
依托平台向全产业链的拓展。
现在的泡泡玛特已经形成了潮玩产品的平台化生态闭环。
- 在上游,泡泡玛特举办的潮流玩具展览,邀请新锐艺术家来参加,为新人提供签约、交流学习机会。
- 在中游,泡泡玛特与迪士尼等知名品牌积极合作——这些合作不是直接把迪士尼、哈利波特玩具放进店里卖,而是由泡泡玛特自己的团队对这些超级 IP 进行再创作,将更 “二次元” 的米老鼠、哈利波特,装在泡泡玛特标准尺寸的盲盒里[23]。
- 在下游,消费者可以自由“改娃”。“改娃”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就是圈内一些核心玩家,通过手工捏制、改色、拼合等,制作出一款独一无二的玩偶。通过“改娃”,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潮玩的创作,向潮玩注入个性化的特质,这样,每个人手里的泡泡玛特潮玩都是他自己的伙伴,有他自己的故事、设计和情感[24]。
这种“去中心化的共创方式”,也发生在泡泡玛特与上游艺术家、与中游其他同业品牌之间——成为泡泡玛特顺应平台化发展趋势的一个关键举措。
由此,泡泡玛特成为了艺术家的平台、潮玩品牌的平台、潮玩消费者的平台。因此可以说,泡泡玛特就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平台公司——是这个时代大多数成功企业的一个共同特征。
开放与共享的平台理念。
王宁说:“生意是一个人的成功,企业是一群人的成功,泡泡玛特从第一天开始就希望是一群人的成功,而不是一个人的成功[25]。”
![]()
泡泡玛特的这种合作、共享理念,在企业内部的表现,如高管持股比例相对较高,如注重员工分享——2025年1月,泡泡玛特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奖励,透过持有股份、股息及其他股份分派及或股份价值的增加,使雇员利益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并鼓励雇员为企业的长期增长做出贡献[26]。
对外,泡泡玛特推动行业内 “阳光合作”——泡泡玛特希望为大家创造阳光合作环境,保护优质合作伙伴,并与伙伴们相互监督,共同成长,一起打造更巨大的成功[27]。
王宁喜欢的一句话是“来自世界,走向世界”(To the World,From the World)。想要走向世界,我们先要来自世界……我们的人才、艺术家和平台就要来自全世界[28]。看来,开放包容理念将成为泡泡玛特走向世界的最大利器。
![]()
注释(略)
声明:本报告为库道咨询案例组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