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咨询人:孩子妈妈
孩子信息:17岁高二男孩
指导老师:蔺玉娥老师及督导团队
概况:孩子排斥上学,只要一进入学校坐到教室里就出现头痛、肚子疼、焦虑等躯体化症状;与父母的关系紧张,只要回到家就将自己封闭在房间,拒绝沟通,脾气暴躁。
经过指导后,孩子激发内驱力奋进学习,心理障碍得到排除化解,躯体化症状消失。父母学会了与孩子有效沟通,不仅变得更加亲密更让彼此的情绪状态越来越好。
周一上午,才刚把儿子送到学校没多大会,班主任就打电话说他不舒服,让接回家。
我好不容易请了假赶到学校,却看到儿子一点事没有;
他说自己上课的时候心烦、头疼,现在好点了。
慌忙带孩子检查了一通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没想到,第二天电话又来了;
这次是胃疼。
检查结果依然没事。
第三天、第四天......
我终于爆发了:
“你不要再找借口不上学了,高二这么关键的时候别人都能坐在教室好好学习,你不仅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更是在浪费爸爸妈妈的时间!”
那天儿子没有反驳,只是默默低着头,我以为孩子知错了;
却没想到差点害了他!
01
你家有不让人省心的娃吗?
我那儿子简直一提就头疼。
上了高中以后,成绩越考越差,这都快垫底了!
关键是孩子学习很认真;
他只要一回家就回到房间里埋头苦学。
他很少说话,对我们爱答不理的。
我们也理解孩子学习辛苦,每天很累;
可成绩差咋考大学呀!
家里就这一个儿子,我们就盼着孩子将来有出息呢。
可没盼到儿子成绩提上去,反而他还学会了耍“小聪明”天天找借口逃课!
这可给我们气坏了;
对着孩子就是一顿批评教育。
现在倒好,孩子虽说不请假逃课了,对我们的态度更差了!
他放学回家连看都不看我们,直接把门“嘭”一声摔上;
不管和他说什么,他都一脸不耐烦地:
“嗯、哦、昂......”
我们之间的吵架变得越来越频繁;
有次儿子甚至直接对我们吼:“你们能学得好你们去学啊!真是不知道自己有多烦人!”
我和他爸说,家里就儿子自己独生子,肯定是从小太惯着他了,才如今这么混账!
为了孩子省吃省喝,就是想让孩子多报一个补习班,多变得优秀一点;
倒头来,养了这么一个不知道感恩的“白眼狼”。
朋友听说了我的遭遇以后,给我推荐了九州金榜家庭教育;
说是专业帮助孩子提升成绩、“改邪归正”的。
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问了问,却没想到那里的老师帮助改变的孩子,更改变了我的家庭和我的人生!
02
蔺玉娥老师说:
没有哪个孩子是无缘无故叛逆、厌学的。
孩子出现了行为偏差,很多时候都是父母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当孩子学习不在状态、成绩下滑时,很多父母都会把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产生强烈的控制欲,还会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高期待。
而那些经常被负能量笼罩的孩子,当他有足够的能力的时候,通常也会用负能量来控制父母!
蔺老师说:“我忽略了孩子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感受。”
孩子已经出现学习焦虑等躯体化问题了,我却还以为孩子只是在逃避学习,坚守着“学习至上”的想法。
我最大是失职就是没有给予孩子尊重,去了解他真正的内心。
蔺老师说,事实上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价值感的满足,在于需求的满足。
若是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表现出抑郁、焦虑、叛逆、沉迷游戏等行为。
在深入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后,她从多方面入手,帮助我们改善亲子关系,提升儿子的内在自我建设。
跟随蔺老师学习指导的过程中,她还教了我两个好用的教育方法,分享给大家。
1、学会用语言“套路”孩子,让孩子找到信心,让它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哈佛硕士何亮说过:
优秀的孩子不是逼出来的,都是家长套路出来的。
父母要学会对孩子不吝夸赞,学会“套路”。
正确“套路”孩子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潜能,还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当然,“套路”孩子不是无根据的乱夸,而是真诚真实地鼓励孩子。
举个例子:
孩子如果做错题了,或者考试成绩不好。
我们虽然心里想要批评孩子学习不努力,但是一味批评孩子,反而会让他产生排斥心理。
与其这样,不如运用逆行思维的方法,对孩子说:
“妈妈已经看到你的努力了,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如果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孩子还是主动完成了作业。
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趁机说:
“哇,虽然不想写作业,但还是完成了,你是怎么做到了,真不错!”
其实,孩子天生就是“顺毛驴”,你越是夸奖他们,他们就越有干劲,越自信。
父母夸赞孩子也要讲究方法,要说到孩子心坎上,不能一味地夸奖孩子,不然孩子会变得骄傲自大。
在这里,给各位父母分享一些我学到的“套路”宝典:
无敌彩虹屁:
“哇,儿子今天写作业的速度好快啊,简直是神速!妈妈都惊呆了!”
强化逆行思维:
“妈妈看到你认真努力的样子,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鼓励表达:
“儿子,你有什么不开心的吗?跟妈妈说说,妈妈会理解你的。”
耐心倾听:
“你说的很有道理,妈妈很高兴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我。”
敞开心扉:
“原来是这样啊,谢谢你愿意和妈妈分享你的心事,妈妈会替你保守秘密,永远保护你。”
肯定行为:
“你竟然把这么难解的题都做出来,你真是太棒了!我好佩服你的毅力!”
坚持自律
“你竟然克服了不想写作业的念头,完成了作业,太厉害了!快来教教我,你怎么做到的?”
挫折教育
“没关系,这次失败了没有关系,你已经很棒了!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鼓励引导
“虽然这件事很难,但你还是坚持下来了,还做得很好!加油,妈妈相信你!”
2、做好责任分离,引导孩子学会自控、自律,给孩子更多自主时间和空间,让他对生活有更多掌控感。
做好责任分离,不是对孩子完全不管了。
而是父母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自己能控制的,放下那些不该控制的。
在以前,因为儿子的学习,我每天都处在焦虑和担心的情绪下,见不得儿子有一丝懈怠。
只要儿子没在做跟学习有关的事,我就认为他不努力、不自律,就会想方设法地提醒他、督促他,希望他能一直保持学习状态。
但我却没意识到,总要求他抓紧,催着他,反而会让儿子长期处在慢性压力之中。
在以后的教育中,我不再时时刻刻盯着儿子的一举一动,或者一看到他没在学习我就着急、焦虑。
我会直接告诉他:
“儿子,你可以自由支配,你可以自己安排时间,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间放松,你说了算。
既减轻了儿子的心理压力,也能让他在不断做到自控的过程中,获得胜任感、成就感和掌控感。
当儿子对自己的事情有了掌控感,才会更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为了能让儿子学会自己管好自己,也为了让他能有更多自由安排时间的机会,我还要尝试改变我们的相处方式。
我会根据蔺老师的指导,和他一起坐下来像朋友一样商量,共同制定一些简单明了的规矩和想要一起达到的小目标。
我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做好他的后盾;
不管他做得好还是不好,都要给他足够的爱和支持。
当他做得好时,我会使劲夸他,让他知道努力是有回报的;
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会陪着他一起想办法,告诉他失败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要从中学到东西。
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改变,我希望儿子能慢慢学会自己管好自己,成为一个更加自信、有担当的孩子。
03
坚持了两个月,儿子的变化非常明显。
他不再对我们排斥,不管大大小小的事都愿意和我们分享;
有次他还说:"班里的同学都羡慕我,有这么开明的妈妈鼓励我。"
学会了和孩子正确沟通以后,我们之间再也没发生过争吵。
儿子说自己因为压力大,加上我们的唠叨确实有段时间想着放弃了,不上学了。
如今看着爸爸妈妈这么理解自己,也有了动力。
现在的他,不仅成绩大幅提高,得到了各科老师的一致表扬;
还自信的承诺说:
“爸爸妈妈,我一定努力考个好大学,让你们高兴!”
我欣慰地看着儿子:
“不管大学怎么样,你都是我们最优秀、最棒的儿子!”
九州金榜有话说: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对孩子学业的关注,更多的是对孩子情感的关注和理解,在家庭中,父母的支持和理解远比单纯的成绩要求来得重要。
孩子的自信心和情感安全感的建设,是解决学业问题的关键。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时,他才能真正地去面对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动力。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学会与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
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不是压迫和期望。
点亮在看,一起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