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这个看似遥远却又与每一个消费者、企业息息相关的词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记录着我们的信用轨迹,影响着我们的金融生活。
3月25日,在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主办、京东科技承办的“消保慧传启新程 行业携手向未来”工作座谈会中,“消保慧传”25年活动计划全面启动。其中,“消保慧传云端行”作为2025年“消保慧传”系列活动之一,作为依托数字技术和线上平台优势,以新型宣教形式精准触达更广泛人群,让金融知识触手可及。
宣教视频生动形象地向消费者介绍了有效维护征信权益的四招。第一招是按时还款术:合理管理信贷行为的重要一步,就是按时还款,避免逾期记录的产生。如果有逾期,记录一般会保留5年,从还清欠款之日起计算。5年后,逾期记录将自动从征信报告中删除。第二招是信息防护盾:保护个人信息是维护征信权益的关键,为防止信息被盗用,千万不能随意泄漏个人敏感信息。第三招是定期体检:定期查询征信,就像体检一样重要,每年有两次免费查询机会,潜在问题早发现,确保信用更健康。第四招是官方传送门:查询征信报告,请认准官方渠道,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商业银行APP线上查询;也可以携带身份证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商业银行网点查询。
宣教视频里还有“手机弹窗神还原”、钓鱼链接、陌生短信等,将消费者常见的陷阱复刻到动画里,让大家感同身受;还有“黑影骗子”现形后,被“小信”用盾牌打飞,让大家意识到防骗就得“快准狠”……随着当前“征信修复”的骗局屡出不穷,视频也以诙谐方式“起底”几大常见骗局。比如凡是号称只要花上一笔钱,就可以消除不良征信的,都是诈骗——给征信报告做“美容”不可信,任何机构或个人都无权更改、删除报告中正确展示的信用信息。凡是以不删除异常账户就会影响征信为由,索要费用或个人信息的,都是诈骗——要小心“不删除异常账户就会影响征信”的钓鱼话术,你的个人信息和钱袋子才是骗子的“鱼”;凡是利用非正式官方渠道查询报告、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和资金的,都是诈骗——要警惕提供链接、共享屏幕的陷阱。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指导下,京东金融还将积极践行“消保慧传云端行”,不断完善消保宣教工作机制、深化金融知识普及与风险教育、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让金融宣教从单点突破走向生态共建,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消保新动能。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