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作为央企,是众多名校毕业生眼中的“香饽饽”,多少985、211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放弃年薪几十万的私企不去,也要选择电网,一方面是电网的福利待遇确实不错,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电网作为央企更加稳定,还有不错的上升空间。
但作为“铁饭碗”之一的电网也并没有那么好进,竞争激烈是一方面,毕业生还需要通过各环节的考核,才能获得进入电网发展的机会,一名浙大的女硕士,在毕业之后放弃了华为年薪35万的橄榄枝,果断选择了加入电网工作。
起初,女孩做出这个决定时,家人是一百个支持,毕竟电网这类的央国企在家长眼中称得上是最好的工作岗位了,含金量仅次于公务员,就连亲戚也忍不住夸赞女孩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可才入职不久,女孩就后悔了,甚至情绪崩溃的哭诉:“我真后悔进电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真后悔进电网”,浙大女生情绪崩溃:二本凭啥比我先坐办公室
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幻想中的电网工作应该是坐在办公室里,清闲又干净,可实际上的工作状态却是:女孩背着10几斤的工具箱爬铁塔、钻电缆沟,甚至在下暴雨的深夜也要抢修变压器,这也导致女孩生病高烧3天,尽管如此,她仍然害怕丢了饭碗不敢请假。
但真正让她情绪崩溃的不是工作环境多恶劣,而是强烈的对比带来的心理落差,和她一起进电网的另一名女孩,学历不过是二本,却能比她先一步坐办公室,这让浙大硕士学历的她极度不平衡:二本凭啥比我先坐办公室?
女孩进入体制内工作,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进机关办公室,毕竟这样的工作更加轻松体面,谁也不想在最年轻漂亮的年纪下基层把自己搞的又脏又累,其实就连女孩的家长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女儿浙大硕士要下基层,而二本的普通学生却能先一步进机关坐上办公室。
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二本生进入电网也得凭实力,如果没能通过层层考试的筛选,她也不会和浙大的学生进入同一个企业;其次,对于浙大硕士进电网却要先下基层的处境,其实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是学历越高越待遇却越差,而是给女孩一个机会,下基层是锻炼的最佳途径,而像电网这样的事业单位有他自己的人才提拔机制,浙大硕士早已注定了女孩的起点比别人更高,而下基层锻炼意味着女孩今后不仅有学历、还懂业务,这也是在为她今后的提拔打好基础。
只可惜女孩没能理解这深层次的含义,仅仅因为当下的艰苦就想要放弃,一度想从电网辞职回老家考教师编,只能说人各有命,如果她真的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也只能是她自己没有福气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体制内的发展向来如此,而一点苦都吃不了的人,想收获多大的提升也是不现实的。
职场的发展需要实践作为基础,过早追求安逸只会限制个人发展空间
浙大女硕士的经历也给毕业生们敲响了警钟,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了她的发展高度,有些高学历者不愿意接受基层工作,结果错过了重要的学习和晋升机会,却不知职场成长需要付出,根本没有捷径可走。
年轻毕业生向往体制内的发展,却没有意识到人才选拔标准正在发生变化,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和工作态度,可在部分名校毕业生眼中,依旧认为有学历就能高枕无忧,甚至不需要吃任何苦就能享受安逸,殊不知,过早追求安逸只会限制个人发展空间。
名校毕业生想尝试更多的岗位是可以理解的,但也需要在尝试中明白一个道理:实践经验比文凭更能证明个人价值,而在跳槽前也要想清楚,是否真的能找到更好的机会,有时候坚持下去反而能等来转机。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