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大卫
编辑 | 茶茶
据《福建日报》消息,福建省政府办公厅3月6日发布通知称,教育部已研究同意设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35014896。
《函件》中明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理工和科技,着重开展制造业科技创新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福建省领导和管理。首批设置4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其由民营企业福耀集团支持创办,更因其从“福耀科技大学”更名为“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也标志着民办高校再添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福耀科技大学是由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发起,河仁慈善基金会首期捐资100亿创办。
从当初的豪言壮志,到现在的正式获批,福耀科技的一举一动,寄托了曹德旺慈善办学的雄心和希望。
01
对标“斯坦福”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5月4日,河仁慈善基金会计划出资100亿元,投入筹建福耀科技大学(暂名)。
福耀科技大学从一开始就喊出了“对标斯坦福”的口号。这一目标既令人振奋,又充满争议。
斯坦福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其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要在一个起步阶段的民办大学身上看到斯坦福的影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很多人看来,曹德旺的“对标斯坦福”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甚至是商业宣传的噱头。
同时这所大学的筹备过程相当坎坷,经历了三任校长的交替,审批也遇到了阻碍。对于一所刚起步的大学来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本科招生,还要完成从基础建设到学术资源配置的巨大跨越,难度非常大。
但是曹德旺一步步向着这个目标努力。2024年4月,福耀科技大学聘请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担任新任校长,这一举动无疑为这所大学的未来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王树国教授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担任校长,积累了丰富的高校管理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
王树国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福耀科技大学的目标并非简单地复制斯坦福,而是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他认为,福耀科技大学应该充分发挥民办大学的优势,灵活办学,大胆创新,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定位为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应用型大学。首批将设立八大学院,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与先进制造等学科。此外,学校在2024年还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紧跟科技发展趋势,顺应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
这一选择,与曹德旺的个人经历和对中国制造业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他深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摆脱对低端制造业的依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培养大量的理工科人才。
在学校获批的几天后,曹德旺在采访中直言“压力巨大”。“我们要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几代人的心愿,把孩子交到你手上的时候,你应该把他培养成才,这是我们的使命。”
而对于福建省来说,福耀科技大学也非常重要,高校数量的缺乏一直是福建这些年的短板,现阶段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高校数量为101所,而福建仅有89所,数量排名在东部省份中靠后。而且福建省内还缺乏顶尖高校,在众多东部省份中很多地方都有多所985和211高校,而福建省只有一所985大学厦门大学以及一所211大学福州大学。
02
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对关注中国实业的人来说,曹德旺的名字绝不陌生,他靠制造业起家,创办了全球知名的福耀玻璃。
成功后的他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积极投身于各类慈善活动,办学,也不是一时兴起。
他从小便深知贫困的滋味,9 岁才拥有自己的名字,小学五年级便因贫困辍学。为了帮补家用,他小小年纪就开始四处奔波,卖烟丝、贩水果、拉板车、修自行车。尽管如此,他的母亲却始终坚持“饭可少吃,书要读”的教育理念。母亲的坚韧性格和对知识的重视,深深影响了曹德旺。她常常教导他要抬起头微笑,面对困境不屈不挠。这种教育理念和性格塑造,为曹德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6 年,曹德旺进入福清市高山镇异型玻璃厂工作,从最基层的采购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着经验。
当时的玻璃厂设备陈旧、管理落后,连年亏损濒临倒闭。但他敏锐地捕捉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1983 年,他承包了这个连年亏损的小厂,之后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仅半年便实现扭亏为盈,而他个人分得利润多达6万元,这笔钱在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中已经是笔巨额数字,他成功为自己积累了第一桶金。
这一次的成功,让曹德旺看到了自己在商业领域的潜力,也点燃了他心中更大的梦想。
真正让曹德旺崭露头角的,是他在汽车玻璃领域的开拓。
1984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曹德旺在武夷山旅游时,司机一句“小心别把挡风玻璃捅坏了,换一块得几千块钱” 的提醒,让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汽车玻璃市场的巨大商机。
当时,国内汽车玻璃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价格高昂,一块成本仅 200 元左右的玻璃,从日本运到中国后竟然能卖到几千元。他暗下决心:“中国人必须造出自己的汽车玻璃!”
作为第一个进入这个领域的中国企业,曹德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没有技术、没有人才,他却不曾退缩。为了打破国外对中国市场的垄断,他四处寻找技术、搜集图纸,甚至不惜抵押房产贷款引进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帮助他攻破了日本公司的技术壁垒,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块汽车专用玻璃,他用成本仅200元的价格彻底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
1987年,曹德旺联合多方力量创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福耀玻璃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发展壮大。
他不惜斥巨资从芬兰引进先进设备,建立中国第一条自动化汽车玻璃生产线,并在1993年带领福耀成为福建省首家A股上市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专业化”战略,先后剥离房地产、证券等副业,将全部资源投入玻璃主业,他用专注与定力为福耀后来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福耀玻璃的成功,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1996年,福耀玻璃与法国圣戈班公司合资,但曹德旺并没有因此满足。他深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于是,他果断回购了圣戈班的股份,独立发展福耀玻璃。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福耀玻璃先后被加拿大和美国告上国际贸易法院,扣上了反倾销的帽子。面对这一挑战,曹德旺没有退缩。他成立了反倾销工作组,与国际律师团队合作,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打赢了这两场官司。
这不是普通的一仗,不仅仅是企业利益,更多的是民族尊严和肩上的使命。
这场胜诉,也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桩反倾销案的胜利,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争取了信心和荣誉,提供了好的样本。
如今,福耀玻璃的产品畅销全球,为奔驰、宝马、奥迪、丰田等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提供配套服务。曹德旺也因此被誉为 “玻璃大王”,成为了中国商界的传奇人物。
03
不忘初心,热心慈善
曹德旺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从1983年起,曹德旺开始大额捐款,累计总额已经超过160亿元,其中教育领域的捐赠占比最高。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2009年的西南特大旱灾、2010年的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曹德旺先后捐款2千万、2亿元和1亿元。
在2011年,曹德旺夫妇将持有的福耀玻璃70%的股份(市值逾40亿元)捐出,成立了河仁慈善基金会。这是中国第一家以捐赠股票的形式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基金会,也是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他开创了造血式捐款的先河。福耀科技大学100亿元启动资金就出自这里。
他通过这种方式,将企业的部分股权用于慈善事业,确保慈善资金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他的慈善事业涵盖了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如资助厦门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
2009年,他捐建的福清德旺中学已成为省级名校,2020年高考升学率更是飙升至90%以上。
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时,曹德旺曾经说过一句话:“这是中国企业家回报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这句话也正是他所倡导的企业家精神,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福耀玻璃还积极推动员工福利和农村就业。曹德旺通过在贫困地区设立工厂,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他的这种社会责任感,让他成为了中国企业家的楷模。
曹德旺曾说:“企业家应该紧跟国家政策,发展中国、保卫中国、建设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他的慈善行动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企业家不仅应该追求经济效益,也应该肩负起回报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正是这样的品质让他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和崇敬的人物。
关注“摩斯商业”,设为⭐星标,进入有趣的商业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