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绘画门类中,花鸟画和走兽画始终占据着重要地 位。熊猫作为有别于传统动物创作的独特主题,通常由美术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对熊猫形象的艺术化处理与情感表达,突出熊猫憨态可掬的外形和黑白对比的特有美感。同时,美术家们还通过夸张或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熊猫丰富的表情和动态,使其更具亲和力和趣味性,从而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在熊猫主题的艺术创作中,刘继卣、吴作人、吴冠中、韩美林和刘中这五位美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展现了熊猫这一文化符号的多样魅力。
刘继卣:写意走兽的形神兼备
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刘继卣是近现代中国画家中少有的工笔白 描、重彩、小写意、大写意俱能的画家,题材也非常全面,除人物、动物能穷极妙理,展时代之新。作为“当代画圣”,刘继卣的熊猫系列作品以传统文人画为基础,以写意手法,用大笔饱蘸水墨,将大团的色块堆砌,在“似与不似”间提炼熊猫的动态与神态。他通过浓淡墨色的对比表现皮毛质感,笔墨简练而传神,赋予熊猫拟人化的性格。其作品融合工笔细腻与写意奔放,强调动物画的气韵生动,成为近代动物画转型的代表人物。
刘继卣《熊猫墨竹》
吴作人:泼墨大写意的黑白雅趣
中国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吴作人是首位以水墨表现熊猫的艺术家,其作品被选为邮政邮票图案,推动了熊猫题材的普及化与国际化。他用首创的泼墨大写意画法,寥寥数笔就将大熊猫的活泼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吴作人的《熊猫图》以浅墨勾轮廓、深墨染毛色,利用宣纸渗化特性表现绒毛质感,纤毫毕见,栩栩如生。他的作品注重形式美与书法意趣,黑白对比强烈,强调“概括性”的色块组合,兼具西方写实精神与传统水墨韵味。
吴作人《熊猫图》
吴冠中:现代美学视角下的国宝
中国现当代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笔下的《大熊猫》,用简简单单的黑白灰,在点、线、面的形式元素组成中,描绘出了国宝大熊猫的憨态可爱。竹枝是中国画惯用的黑色水墨,而竹林中似乎野花芳菲,色彩艳丽,这是吴冠中先生特有的色彩,是不可复制的技派。他的作品追求形式美的极致,画面构图抽象化,突破传统水墨的单一色调,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吴冠中淡化传统笔墨程式,更注重画面整体构成,其熊猫作品被视为“中国画现代化”的尝试。
吴冠中《大熊猫》
韩美林:工艺与卡通化的趣味性
中国当代艺术家韩美林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爸爸”,也是众多邮票的设计者。他笔下的大熊猫融合工笔精细与水墨晕染,通过水分控制表现熊猫毛发的蓬松感,令大熊猫充满童真童趣,一身毛茸茸的皮毛显得乖巧可爱,让人爱不释手。他独创“手指按印法”绘制熊猫眼睛,形成独特的卡通化风格,使作品兼具中国画的写意性与西方卡通的表现力。韩美林笔下的大熊猫形象因邮票和吉祥物广泛传播,风格通俗易懂,雅俗共赏,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符号。
韩美林《人类朋友》
刘中:中西融合的国际化表达
有“中国画熊猫第一人”之誉的刘中,其作品常作为国家文化名片赠予外宾,传递和平理念与环保意识。刘中的作品以“彩墨交融”为特色,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水墨的渗化效果与西方油画的写实造型相结合。他的作品注重背景的宏大叙事,常以自然或文化符号为依托,将大熊猫形象不露斧痕地融汇中国水墨韵味与西画质感。如《瑞雪七宝》以七只熊猫象征冬奥七大项目,背景雪景与熊猫动态结合,表达了对北京申办冬奥成功的美好祝愿。艺术氛围既神圣庄严又亲近可 人,熊猫再一次与奥运连在了一起。
刘中《瑞雪七宝》,中国画,244cm×122cm,2015
纵观刘中的其他作品,不难看出,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语境之中,刘中却不为传统所囿,开拓思路,大胆取材,将有别于传统动物主题的熊猫、斑马、犀牛、大象、河马、鳄鱼、鹦鹉、蟾蜍、海龟也一一收入笔下。其中,尤以熊猫最为画家所热衷。直至今天,每逢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活动,如汶川地震赈灾、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伦敦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等等,总少不了刘中的熊猫那憨态可掬的身影。
刘中《雍》,中国画,244cm×122cm,2009
鉴此,五位美术家的熊猫主题创作中不仅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更在技法、艺术语言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各辟蹊径,展现了国宝熊猫的多样魅力,映射出中国画在近现代当中的多元发展路径,为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