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北京知青考上大学,返城前夜,农村未婚妻含着泪,不安地问:“你还会回来吗?”他搂着她坚定地说:“放心吧,毕业后,就来娶你。”
可大家都都觉得知青是不会回来的,可女子却始终苦苦等待,那最终她会迎来怎样的结局呢?
1968年的春天,年仅17岁的刘小勇踏上了从北京来到陕北米脂县的插队生活。
这个贫穷偏远的小山村与他之前的生活差异巨大,他和同学们感到非常失望,这并不是他们最初想象中的插队生活。
刘小勇和同伴们被队长安排住进了一个只有5张床位的窑洞里,第二天就被派到田里担负起了粪肥的工作。
刘小勇戴上口罩,尽管勉强完成了这项看似粗重的任务,但他们对眼前的现实感到无比沮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适应了这个艰苦的生活。他们互相鼓励,共同度过了困难的插队岁月。
有一天,刘小勇和伙伴们决定去山上散步,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不料,他在山坡上不慎滑倒,导致昏迷不醒。伙伴们急得不知所措,立刻返回村子,寻求帮助。
米脂县有一位名声显赫的中医王海林,他们将刘小勇抬到了王海林的家。经过仔细检查,王海林表示刘小勇只是骨折和擦伤,伤势不算严重。但他需要在家中静养,于是刘小勇留在了王家。
王海林的家中有一位16岁的女儿王爱娟,她性格开朗活泼,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王爱娟负责照顾刘小勇的生活起居和饮食,同时还常常与他聊天以打发时间。这样的相处让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
随着刘小勇伤势逐渐好转,他没有回到插队队伍中,而是决定跟随王海林学习中医。他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王海林也发现了他学医的天赋。
刘小勇和王海林父女一同去山里采药,到病人家里看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
然而,在1974年,王海林突然病逝,临终前他握着刘小勇的手,嘱咐他好好照顾这个家。刘小勇郑重地答应,承担起了照顾王家的责任。
从那时起,刘小勇扛起了家庭的重任。村里的病人也开始前来找他看病,他的医术越来越娴熟,备受赞誉。刘小勇和王爱娟的感情也日益深厚,他们甚至准备订婚了。
然而,就在他们计划订婚的时候,1977年高考恢复了。刘小勇决定去参加高考,争取上大学,实现自己的理想。
高考前,刘小勇努力备考,而王爱娟也一直鼓励和支持着他。考试前一晚,王爱娟羞涩地问他,考完后会不会回来。刘小勇郑重地答应了她,表示毕业后一定会回来迎娶她。
尽管王爱娟内心担忧,但她选择相信刘小勇。考试结束后,刘小勇如愿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在上学期间,他每个月都给王爱娟写信,表达着对她的思念之情。王爱娟则一直怀着期待,盼望着他的归来。
1982年,刘小勇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第一时间回到米脂县,与王爱娟订婚。两人在米脂县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然后一起前往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
每年春节,他们都会回米脂县探望老人和亲戚,分享彼此的幸福。
这个感人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只要彼此真心相爱,相互支持,就能克服一切难关,创造幸福的生活。
虽然道路可能会坎坷,但最终的结果将会圆满美好。这是一段充满坚韧、信念和爱情的真实故事,它激励着我们相信,爱情和坚持可以战胜一切,创造奇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