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按照WTO、ISAAA、Expat.com和海关总署的统计,目前全球有228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进口或者种植转基因作物。我打算写228篇科普文章。这篇文章是第四十五篇。所有文章负法律责任。
在全球转基因技术应用与讨论的大背景下,芬兰作为北欧重要国家,其在转基因作物领域的情况备受关注。以下将从芬兰转基因作物的进口、权威机构和高校的态度、政府要员及专业人士的观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进口情况
芬兰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遵循欧盟对转基因作物的严格规定和审批程序。欧盟每年大约进口4680万吨转基因作物,主要包括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等。已经确认芬兰在动物饲料、食品加工等方面存在转基因作物的进口。
此外,芬兰还种植了小规模的转基因油菜,大约1000英亩。
芬兰的雪景
二、权威机构和高校观点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其农业与林业学院的教授尤哈尼·维尔塔宁在长期的研究中指出,转基因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可精准地将有益基因导入作物,从而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寒、耐旱作物品种,有望在芬兰的特殊气候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2023年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他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转基因作物抗逆性研究方面的成果。
芬兰食品安全局:严格按照欧盟标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监管和风险评估。该机构声明,只要转基因作物通过了欧盟严格的审批程序并获得授权,就会将其视为与传统作物一样安全,可进入芬兰市场用于食品和饲料生产等。在对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评估中,芬兰食品安全局经过长期跟踪监测,未发现其与传统大豆在安全性和营养价值上存在实质差异。
三、政府要员及专业人士看法
芬兰政府在转基因问题上基本遵循欧盟的整体政策和态度,暂未发现有特别明确表示强烈支持或反对转基因的政府要员公开言论。然而,芬兰农业专家佩卡·佩尔托宁在2022年的一次农业科技论坛上表示,转基因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比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培育出更适应芬兰寒冷气候和短暂生长季节的作物品种,有助于减少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