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作为一款以《西游记》为背景的国产单机游戏,其画面之精美、场景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游戏在国内共有36个取景地,而其中27个竟然都位于山西。从晋城的玉皇庙、隰县的小西天,到大同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再到忻州的佛光寺、南山寺……这些山西的古建筑不仅为游戏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更让玩家在游玩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
孙悟空的原型人物
为什么《黑神话:悟空》会选择在山西取景如此之多?答案其实很简单:山西的古建筑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保存了从唐代到清代完整建筑体系的省份,山西的国家保护文物数量全国第一,保存完好的宋、金、元、明、清时期木结构建筑数量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七成以上。这些古建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类型多样,包括寺庙、佛塔、宫殿、城堡、住宅、园林等,每一种类型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因此,对于追求画面质感和文化深度的《黑神话:悟空》来说,山西无疑是最佳的取景地之一。
然而,《黑神话:悟空》与山西的渊源远不止于此。在山西娄烦县,流传着一段关于孙悟空原型的传说,主角正是娄烦人孙大廷。据史料和民间传说记载,孙大廷力大无穷,能拔树举石,常在乡间做好事。有一年朝廷举行比武大赛,孙大廷被举荐参加武举。当时奸臣当道,尽管他一身武艺,但因为他没有打点官员,导致武举落榜。
落榜后,孙大廷在花果山占山为王,除了训练私兵外,他还训练了一支训练有素的猴兵。当地人也因此称他为“猴王”。官府得知此事后,派人来招安孙大廷。孙大廷将自己的私兵献给朝廷后,就前往花果山清凉寺出家,师傅赐法名“悟空”。很多人将他的俗家姓氏冠在前面,叫他孙悟空。
孙悟空在山西的证据
据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大思想家傅山所著的《傅山全书》记载,孙行者是山西省静乐人。而娄烦原属静乐县,是1971年分出去的。娄烦县花果山下的潘家庄,是孙大廷的家乡,至今仍有许多户姓孙的人家。除此之外,娄烦境内还有弼马温像,御马庙,御马街。在娄烦的花果山上,有一个御马场,是唐朝时期的皇家牧监(养马场)。相传在唐朝时期,御马场内有上千匹马,为了防止马儿消化不良,就安排了一只猴子不停地在马中间上蹿下跳,这就是“弼马温”。
2006年,连云港专家曾到娄烦进行考察。专家考察后表示:作为孙悟空的故居,娄烦比我们早,证据比我们多,但宣传开发力度不够。而孙悟空原型在山西最有力的证据,是明代的一口铁钟。记载孙悟空西游的一口大铁钟,出现在娄烦县内。上面记载的铸造时间是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比吴承恩出生的时间还早两年。所以《西游记》并非吴承恩原创,而是他收集整理各地民俗神话汇编而成。
而庙内的石碑和壁画更是证明了早在明弘治年以前,西游记的故事就在娄烦广泛流传。此外,娄烦县还存有许多与《西游记》相关的地名、村名和寺庙名,如猪八戒沟、大圣堂等,这些都为孙大廷是孙悟空原型的传说增添了更多的可信度。花果山上则有一座清凉寺和一座猴王庙,庙内供奉着孙悟空的石刻雕像。这些传说不仅为娄烦县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更为《黑神话:悟空》在山西选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当然,无论孙悟空是否真的起源于山西娄烦县,这里的传说和遗址都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黑神话悟空》在山西选景,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或许,通过对这些遗址的深入研究和挖掘,我们能够揭开孙悟空起源之谜的神秘面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