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详询公众号【海南小羊来啦】
海南人才落户最新政策2023:
1、学历落户: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或脱产本科年龄要求在50岁以下【含50周岁】;研究生以上学历年龄在60岁以下【含60周岁】。
2、职称落户:拥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国网可查年龄在50岁以下【含50周岁】;若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年龄在60岁以下【含60周岁】。
3、技能落户:国家职业等级二级以上证书,年龄在50岁以下【含50周岁】国家职业等级一级以上证书,年龄在60岁以下【含60周岁】。*(此项需要两本证书,其一是二级证书和三级证书:或者一级证书和二级证书;如果你是跳级考的请出具相关证件证明你是跳级考试的即可)
4、企业投资落户:首先实际投资150万以上,且有行业相关部门出具的同意书以及符合扶持的12项产业。
5、个税落户:年收入在30万以上,个税缴纳5万。以上除了企业投资落户之外都需要和海南本地公司签订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才能落户海南并享受人才引进的补贴,如:购房租房补贴等。
海南普通落户需要什么材料?普通落户,我们需要准备三样东西:
1、居住证
来海南住半年就可以办理;
2、租赁证或者房产证
租的,或者是买的都可以;
3、社保
这个社保是一般账户,不能是临时的社保。社保一般账户,是指女士年龄在40岁以下、男士50周岁以下,在海南开的社保账户。
海南人才落户具体流程
那么,要人才落户海南,具体流程是什么呢?
第一、当然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签署一份3年的劳动合同,缴纳社保
第二、携带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劳动合同前往办证中心挂号办理。
第三、办证中心会根据材料,给出准予迁入证明(简称准迁证)
第四、携带准迁证、身份证和户口本前往户籍所在地办理迁出证明,颜色同准迁证一样。
第五、迁出证明和准迁证在此带到办证中心即可办理户口本。
根据2018年5月13日通过的《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
1、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执业资格的人才,可在海南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落户。
2、各类高层次人才、硕士毕业生、“双一流”高校和海外留学归国本科毕业生,以及拥有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人才、产品符合重点产业支持方向的创业人才,可在海南任一城镇落户。
显而易见,海南人才落户的学历门槛为:全日制大专学历。
按规定,全日制大专以上的人才,年龄在50周岁以下,且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或在本省与各类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可在本市县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申请落户。申请人须提供学历证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法人登记证书或劳动合同文本、社保清单等材料,到工作地或居住地派出所(办证中心)提交申请即可。
2023年6月,海口市放宽人才落户的年龄条件:
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人才,从40周岁放宽至50周岁;(985、211高校的本科,硕士以上学位年龄放宽到60周岁以下)
全日制专科学历或中级工职业资格或执业资格人才,从40周岁放宽至50周岁。
海南人才引进落户要求和年龄限制:
第一,是全日制大专学历
海口市50周岁以下,包含50周岁;三亚市50周岁以下,包含50周岁。大家需要注意一下,大专全日制学历,三亚不包含脱产学历,海口包含脱产学历,这也是海口,三亚最大的不同之处。
第二,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含海外留学本科或者是脱产本科
海口市50周岁以下,包含50周岁;三亚市50周岁以下,包含50周岁。
第三,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级落户
即12级以上的职业资格,或者执业资格的人才落户,年龄限制:海口60周岁以下,包含60周岁,三亚50周岁以下包含50周岁。
在海南创办企业符合省12项重点产业,注册资金150万以上(不含技术股)
12项重点产业:
1.旅游产业 2.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3.互联网产业 4.医疗健康产业
5.现代金融服务业 6.会展业 7.现代物流业 8.油气产业
9.医药产业 10.低碳制造业 11.房地产业 12.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
海南人才落户具体流程
那么,要人才落户海南,具体流程是什么呢?
第一、当然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签署一份3年的劳动合同
第二、携带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劳动合同前往办证中心挂号办理。
第三、办证中心会根据材料,给出准予迁入证明(简称准迁证)
第四、携带准迁证、身份证和户口本前往户籍所在地办理迁出证明,颜色同准迁证一样。
第五、迁出证明和准迁证在此带到办证中心即可办理户口本。
8月7日上午,“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进一步加强用海用岛要素保障政策”专场在海口举行。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总工程师朱耀强在发布会上介绍,针对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 海南省财政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用海用岛要素保障的通知》(以下简称《海十条》)制定的具体措施,以加快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
据朱耀强介绍,海南省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已批未填”类和“未批已填”类。关于“已批未填”类围填海,海南全省共有60个项目。其中,经国家审查备案允许继续填海的5个项目,这5个项目相关整治修复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开展填海工程建设。剩下55个项目不再继续开展填海,其中,27个项目完成已填部分的竣工验收工作,已处理完毕,后期各级海域动态监管机构将继续加强监管。另外,28个项目尚未完成竣工验收的,大部分涉及海域使用金返还。为保障海域使用权人合法权益,根据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要求,海南省财政厅已联合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印发《关于海南省政策性停止围填海项目退还海域使用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程序退还“已批未填”部分海域使用金。目前,各市县正在开展前期相关准备工作,按照要求于年底前将相关材料报至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和省财政厅审核。
此外,关于“未批已填”类围填海,海南全省共有52个项目。去年11月,海南省作为全国首批省份,通过自然资源部“未批已填”类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备案审查。2024年年初,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指导沿海相关市县完成“未批已填”类围填海“一宗一策”处置方案制定,目前各市县正在按照方案要求,稳步推进相关处置工作。
朱耀强表示,为加快这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海十条》明确,经自然资源部批复备案“未批已填”历史遗留围填海,在落实“查处到位、问责到位、整改到位”基础上,规划用地为公园绿地、公共道路、防护绿地或水域的区域可进行用海备案,备案主体由市县政府确定。市县政府可根据区块开发时序和项目推进安排,先行组织开展沉降处理、地面平整等前期工作,并同步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用海可在提交海域使用申请材料时一并提交竣工验收材料,海域使用申请材料与竣工验收材料并联审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