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整个孕期伴随胎儿
孕妈妈对其既熟悉又好奇
为啥叫“羊水”
怎么产生的?有啥用处?
本期科普
威海市妇幼保健院
产二科 副主任医师 杨新红
来跟大家聊聊“羊水”的相关知识
为啥叫“羊水”,名字怎么来的?
“羊水”中的“羊”谐音“养”,养有抚育、生育、养育的意思。本来应该是“养水”,经后人的不断简化使用,到今天便成为“羊水”。
羊水是怎么来的?
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妊娠晚期胎儿肺参与羊水的生成,每日350ml液体从肺泡分泌至羊膜腔。同时,羊膜、脐带华通胶及胎儿皮肤渗出液体也参与羊水的形成,但量少。
羊水的吸收方式是怎样的?
胎儿吞咽是羊水吸收的主要方式。
18周开始胎儿出现吞咽动作,近足月每日可吞咽500~700ml液体。
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经羊膜-绒毛膜界面的膜内转运到胎儿胎盘血管内。
另外脐带每小时能吸收40-50ml的羊水。羊水会在羊膜腔内不断进行液体交换,以保持羊水量的相对恒定。
羊水有什么功能?
对宝宝来说,羊水保持羊膜腔内恒温,适量的羊水对胎儿有缓冲作用,避免胎儿受到挤压,防止发生胎儿肢体粘连,还可以避免子宫肌壁或胎儿对脐带直接压迫导致的胎儿宫内缺氧。
分娩时,羊水可以使宫缩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儿局部受压。另外,宝宝吞咽或吸入羊水可促进胎儿消化道和肺的发育。
而对于妈妈们来说,羊水可以减少胎动带来的不适感,分娩时,羊水囊可能扩张宫口及阴道,而且破膜后羊水还可以冲洗阴道,减少感染机会。
妊娠期羊水量逐渐增加,妊娠38周约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至妊娠40周羊水量约800ml,过期妊娠羊水量明显减少,可减少至300ml以下。
妊娠早期羊水为无色澄清液体。妊娠足月羊水略混浊、不透明,可见羊水内悬有小片状物(胎脂、胎儿脱落上皮细胞、毳毛、毛发、少量白细胞、白蛋白、尿酸盐等)。
羊水是否越多越好?
当然不是。
临床上,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我们称为羊水过多。孕期胎儿超声判断羊水过多的标准为:羊水深度≥8cm,羊水指数≥25cm。
在羊水过多的孕妇中,约1/3原因不明。
明显的羊水过多可能与胎儿结构异常、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因素有关,比如:①胎儿结构异常: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异常最常见;②染色体或遗传基因异常;③多胎妊娠;④胎盘脐带病变;⑤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糖尿病、母儿RH血型不合。
孕妇出现羊水过多,需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少盐少糖饮食,如因羊水过多导致孕妇腹部胀痛、呼吸困难,可考虑羊膜腔穿刺抽取适量羊水。
有羊水过多,就有羊水过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称为羊水过少。
孕期胎儿超声判断羊水过少的标准为:羊水深度≤2cm,羊水指数≤5cm。
羊水过少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胎儿结构异常: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为主;②染色体异常;③胎盘功能减退;④羊膜病变(炎症、宫内感染、胎膜破裂);⑤妊娠期高血压、贫血、免疫系统疾病。羊水过少严重影响胎儿预后,羊水越少,围产儿病死率越高。
孕妇出现羊水过少,可先饮食调节,适当增加饮水量,多喝牛奶、豆浆、椰汁等饮品,少食用西瓜、冬瓜等利尿的食物。如有妊娠合并症导致羊水过少,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降压解痉、抗炎、免疫治疗等。定期监测羊水量变化及胎儿情况,必要时需住院治疗。
孕妇如何区分羊水 、分泌物、漏尿?
羊水:无味,无色透亮,清水样,大多为持续性流出。
分泌物:无色无味,粘稠、偶发。
漏尿:尿臭味,黄色透亮,一般在憋尿、咳嗽、大笑时发生,不会持续性流出。
当孕妈妈遇上破水,该如何应对?
孕妈保持镇定,卧床平躺,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家人迅速收拾东西,由家人抱上车或直接拨打120至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提前破水?
①预防感染,出现阴道瘙痒或分泌物增多及时就医并治疗;
②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腹部受到撞击;
③减少性生活的刺激;
④营养均衡,补充微量元素。
正确的治疗方法最重要。
来源:威海市妇幼保健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