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救市大招”一再失约,房地产听天由命了吗?

0
分享至

最近,债务违约扩散到稳健的民企,7-8月商品房销售超预期下行,而所谓的“救市大招”迟迟不出炉,市场信心还在下行。有的说心灰意冷,有的说麻木了!怎么看待当前形势?

01

从行业和市场的态势来看,政策不应该这么淡定!

比如,若销售继续下行,剩下的稳健性民企、甚至部分国企,可能也难以避免债务违约,第二轮“违约潮”非虚传;比如,行业拖累上下游,如建筑业、装饰装修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以及金融业,就业形势可能更严峻,仅碧桂园在2021-2022年的裁员就达到3.1万人。再比如,风险扩散拖累市场预期,直接冲击地方财政、金融风险,引发的这些问题可能更大。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围绕一线城市政策纾困、城中村改造、房企纾困等等,市场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小作文”,并形成了自我强化的效应。整个市场都在等“大招”,也认为一定会有大招。2008年,有大招,楼市力挽狂澜;2014年有大招,楼市力挽狂澜。这次也一样。

7.24重要会议之后,售楼处访客量增加10%,但只看不买,原因就是:等大招;一线城市二手房部分业主返价,因为大招要来。所谓大招,不管何种版本,就是大水漫灌、加杠杆、各种版本的QE!但是,政策端静悄悄的,甚至“8.20”预料中的5年期LPR下调也落空了。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2

从本质上讲,两年来的市场调整、风险暴露,使得地产旧模式的运行逻辑开始逐渐清晰。由此,旧模式退潮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风险、风险有多大;该不该救,救什么;救助有哪些成本,成本有多大等,开始明朗。再结合人民币走势、内需困境,怎么救的问题开始变得复杂。

甚至,投鼠忌器!

被认为稳健的头部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业,近期暴雷了。其反映出的问题,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即大面积亏损以及资金链这么不堪一击。背后的原因是,过去楼市上行期间(特别是2016-2021年)商品房销售火热,违规套取预售收入,并提前确认为利润,股东们分掉了。

惊掉了很多人的下巴!

追根溯源,到了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下半场”,风险全面暴露,之前多年虚增并分掉的利润,又回到了负债端(合同负债),从而确认为巨额的亏损。再加上,土储和存货的巨额贬值(三四线打4-6折、一二线郊区至少打8折),最终导致企业事实上的资不抵债。

怎么解决?

很多人说,既然资不抵债,那就破产清算呗!但绝非这么简单。因为,它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等待收拾。一方面是卖了的房子要“保交楼”,比如碧桂园3120个项目涉及65万套房子的交付问题,恒大需要交付的可能超过百万了;另一方面,房子卖掉了,但道路、社区、学校还未到位,即便交了房子,办证、入住、社区社会等,这些问题也焦头烂额。

另一方面,拖欠了农民工的工资,上下游的欠款,这些都会引发社会风险,各地几乎每天都有上门维权的案例发生。很简单,项目是地方批出去的,资金是地方和银行一起监管的,出了问题自然就找地方喽。各地的住建部门,去年以来的主要精力,可能都放在信访上了。

另外,前几年楼市高歌猛进,开发商们想尽各种方法融资,超额融资、违规融资的问题非常严重。越是高起点的规划,比如总部基地之类的,超额融资越严重,比如一块50亿的地,可以融200亿,信托、私募、开发贷、第三方平台等一应俱全。现在,到了要还钱的时候了。

03

把上面这些需要“大招”买单的加起来,得有多大的救市力度呢?

这可能是个“无底洞”!

单碧桂园目前已预售未交付的房屋,就超过65万套。按照保交楼的标准,每套按100平米、每平米按最低2000元建筑与小区环境建设费用计算,还需投入1300亿现金。如果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钱不够,后续的房子卖不动,储备的地块大幅贬值,拿什么来筹集这1300亿?

所以,市场期待的大招,一定是巨量的资金进场,QE的加强版QQE,才能给上面眼巴巴等着救市的主体解套。但事实上,对于房地产告别旧模式,进入下半场,进入风险释放期,大家心理是清楚的。对于银行也好,国家队的QE也好,此时进场就意味着大概率要承担风险。

自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以来,“防风险”一直是房地产的主题词,包括今年两次重要会议,房地产都放在“防风险”中表述。也就是说,防风险是房地产纾困的主基调,而不是通过大尺度救助,把市场再次拉起来。此前,各种“小作文”关于政策的猜想,比如一线城市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全面启动“认房不认贷”,QE支援城中村改造,都会增加金融机构风险敞口。

这就是为什么?7月下旬以后,各种“小作文”满天飞,但始终没落地。你考虑的是短期,他考虑的是长期;你考虑的是资产贬值,他考虑的是风险承担。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2月15日求是杂志的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对防范地产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指示:

要正确处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

如果把2021年下半年以来出险的房企放在一起,总结他们的共性,其中之一就是“套利”。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套取预售收入——提前确认利润——股东们分掉了”。当然,这只是套利的一角。过去十几年的房地产旧模式,某种程度上就是大而不倒或隐性担保下的套利行为。

即房地产本身大而不倒、土地财政大而不倒、政府托底大而不倒。既然大而不倒,就会隐性担保,有了隐性担保,就敢胡作非为。比如,金融机构想尽办法,绕过监管,把资金喂给开发商,民企融资利率超过10%;比如,购房者愿意加杠杆,借助消费贷、经营贷买多套房。

完全怪罪于开发商也不合理,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责任也不小。包括编制太过宏伟却无法落地的规划,卖高价地,大搞新区开发、房地产无限制扩张,把楼宇经济包装成新兴产业等。正是地方这种扭曲的政绩观,产生了大而不倒和隐性担保,助长了开发商的违规行为。

因此,“放大招”就是纵容坏人,纵容了躺平,产生道德风险,拿货币超发给坏人买单、给富人买单。不去追讨套利者把不该拿的钱吐出来,却让政府出大招放水救市,实在是不合理。于是,市场有传言,工作组进驻暴雷房企,要求家族和直系亲属拿出自己和关联企业海内外的“家底”。做好自己的事情后,再考虑支持措施。吐出家底,不成文的规矩。

04

事实上,即便是2008年,2014年,所谓的大招,也是扶持需求端稳定,从而改善企业现金流,修复其造血功能,靠外部输血是不行的。“7.24”重要会议以后,不管是郑州的“15条”,还是福州、厦门、沈阳等地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抑或是继续降低LPR,还是在需求端。

这是政策端可行的措施!

2008年、2014年,需求端还有空间,现在这个空间很窄了。而且,从近期“提前还贷”、“推后买房”、长租活跃、改善盘热销等来看,超前的购房需求萎缩了,刚需被严重挤压,这就是国家提出的要适应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未来,还会继续延续这样的逻辑,但更重要的是强化供给侧改革,包括城中村改造,TOD导向的综合开发,强化住房保障等。

靠慢变量来修复需求端。这就是为何,政策静悄悄,定力十足!

防风险,必然会强调市场化、法制化、商业可持续,必然会关注后续的风险承担。考虑到全口径债务、存货贬值,在很多房企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无论求助于哪一个市场主体,都会考虑这一点。再说,新形势下,市场上不缺优质的地块,不缺资产包,白衣骑士很难有了。

这就是房地产的上半场或旧模式。对旧模式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般地展开后,才逐渐清晰的。当2021年下半年,房企风险开始爆发,各方一直认为,这只是局部的、个别的。但现在来看,需要去掉坏的市场经济,来为新模式腾挪空间了,这是我们不得不经历的过程。

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了,不能把过去的奇迹看成常态!

当然,处置风险的过程中,“保交楼”是第一位的。预售资金监管只会更加严格,以确保百姓的权益。这一过程中,销售和资产兜售产生的资金,优先保障交付,至于先期的债务,则全面搁置处理。等到房屋交付完成了,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债权人能拿多少,听天由命吧!

特别声明:本文为署名文章,版权归“李宇嘉地产笔记”所有,如需转发请在文章首部注明“ 本文作者: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李宇嘉”,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吊打《霸王别姬》!119年来最中国的电影,却被误解22年!

吊打《霸王别姬》!119年来最中国的电影,却被误解22年!

落雪电影
2024-06-14 11:30:02
日本“马赛克破解版”电影疯传,IT记者:在中国市场非常大

日本“马赛克破解版”电影疯传,IT记者:在中国市场非常大

葫芦哥爱吐槽
2024-06-14 09:31:50
彻底闹掰了?美芯片三巨头集体宣布,人民日报:抛弃幻想!

彻底闹掰了?美芯片三巨头集体宣布,人民日报:抛弃幻想!

疯狂小菠萝
2024-06-14 17:17:58
为何许多产品上标注,不建议使用“南孚电池”?原因出人意料

为何许多产品上标注,不建议使用“南孚电池”?原因出人意料

人情皆文史
2024-06-14 05:10:04
美国财政部公布对俄最新制裁,引发俄国民众上街排长队兑换外币

美国财政部公布对俄最新制裁,引发俄国民众上街排长队兑换外币

今观天下
2024-06-14 08:52:32
中国锁定总决赛,塞尔维亚出局,八强已定六席,世联最新排名

中国锁定总决赛,塞尔维亚出局,八强已定六席,世联最新排名

撒丁岛体育
2024-06-14 22:40:48
再见曼城!头牌拒绝续约!独造41球,儿皇梦自愿降薪,瓜帅留不住

再见曼城!头牌拒绝续约!独造41球,儿皇梦自愿降薪,瓜帅留不住

阿泰希特
2024-06-14 11:04:35
稀土争夺战打响?澳大利亚驱逐中企,要求中企60天出售8000万股权

稀土争夺战打响?澳大利亚驱逐中企,要求中企60天出售8000万股权

历史有些冷
2024-06-14 17:30:02
一名美国签证官写给中国拒签者的信:我不会无故拒签一个人

一名美国签证官写给中国拒签者的信:我不会无故拒签一个人

小刀99
2024-06-13 20:24:25
东北部分城市“取款需派出所同意”!银行已回应:需要同意!

东北部分城市“取款需派出所同意”!银行已回应:需要同意!

鲸落女孩
2024-06-14 11:23:46
詹姆斯退役后,谁有资格做他的名人堂引荐人?满打满算只有5人

詹姆斯退役后,谁有资格做他的名人堂引荐人?满打满算只有5人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4-06-14 13:46:11
上海电影集团、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AIGC时代,只有入局才能破局

上海电影集团、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AIGC时代,只有入局才能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4 18:32:16
莱蒂齐亚王后:曾一袭红衣问鼎最美王后,失宠后瘦到脱相布满皱纹

莱蒂齐亚王后:曾一袭红衣问鼎最美王后,失宠后瘦到脱相布满皱纹

又是秋风
2024-06-14 10:31:32
张学友,确诊了!

张学友,确诊了!

医客
2024-06-14 12:07:59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山丘楼评
2024-06-07 11:45:11
真无语!中吉乌铁路刚宣布开建,韩国就宣布向中亚出口高速列车

真无语!中吉乌铁路刚宣布开建,韩国就宣布向中亚出口高速列车

金哥说新能源车
2024-06-14 20:09:03
看谁还敢动中国!解放军在南海上演震撼一幕,美西方根本拦不住

看谁还敢动中国!解放军在南海上演震撼一幕,美西方根本拦不住

星辰故事屋
2024-06-14 18:33:28
目标欧洲杯夺冠!65岁名帅发布4条禁令:凌晨0点30必须入睡

目标欧洲杯夺冠!65岁名帅发布4条禁令:凌晨0点30必须入睡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14 10:40:33
炸裂!那些震碎你三观的八卦!网友:真的是太劲爆了

炸裂!那些震碎你三观的八卦!网友:真的是太劲爆了

王二哥老搞笑
2024-05-30 12:26:57
人类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

人类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

读史
2024-06-14 07:00:30
2024-06-15 01:54:44
房地产经略
房地产经略
聊地产 知财富
31文章数 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头条要闻

媒体:欧盟对华抡贸易大棒后 中方"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头条要闻

媒体:欧盟对华抡贸易大棒后 中方"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艺术
手机
本地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红米K70 Ultra和一加Ace3 Pro:均再次被确认,谁会取得最终胜利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