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居民部门加速去杠杆,怎么办?

0
分享至

  今年以来,居民融资需求持续低迷,居民部门去杠杆特征尤为显著。1-5月居民新增贷款只有13318亿元,是近十年来新低,而存款大幅增加78561亿,创历史新高。作为应对,政策力度还需加强,特别是扭转收入预期、改善就业,提振居民消费如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和加强金融科技的作用等。

  疫情严重冲击就业和收入预期。4月疫情反弹和封城防疫的冲击集中显现,供需两端全面走弱,经济下行超出预期。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超过2020年同期,青年人和大城市失业问题尤为突出。尽管高频数据显示,5月经济已经出现回暖迹象,但较本轮疫情前仍有明显差距。就业市场恶化势必冲击居民收入预期,导致居民行为出现相应调整。

  居民部门去杠杆特征显著。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900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较4月明显改善。但在就业和收入预期降温背景下,实体融资需求持续低迷;特别是居民部门,今年以来去杠杆(贷款减少、存款增加)特征突出。

  1-5月,居民新增贷款13318亿元,是近十年来新低。其中,短期贷款仅为1927亿元,创2009年以来的新低,反映居民消费表现乏力;中长期贷款也只有11433亿元,是2016年以来新低,表明购房需求薄弱。

  1-5月,居民新增存款78561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前4个月定期及其他存款增加7296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较上年同期增加近2万亿元;活期存款减少1801亿元,反映居民信心不足,减少手中“活钱”而增加定期储蓄。

  政策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当前居民部门已经出现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苗头,而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显示,一旦居民开始趋势性缩减资产负债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将更加持久和剧烈。例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居民部门杠杆率由接近70%持续降至2015年的60%以下,期间日本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衰退。鉴于此,政策力度还需加强,特别是扭转收入预期、改善就业,提振居民消费如大规模发放消费券等。

  附:《疫情之下,中国如何扭转消费下滑?》(本文首发于FT中文网)

  文| 沈建光

  3月以来,新一轮新冠疫情爆发并迅速蔓延,对中国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物流快递等造成冲击,使以“三重压力”为特征的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其中,需求收缩、消费下滑首当其冲。4月13日国常会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商务部等多部门密集发文部署促消费。如何迅速扭转消费下滑态势,已成为中国政策层应对本轮经济下行的核心课题。

  但最新部署中仍少提及消费券政策。在笔者看来,国内外消费券的广泛实践已经表明,相关政策在扭转短期消费下滑方面效果十分显著,当前理应引起决策层足够重视。

  消费下滑:扭转颓势已刻不容缓

  疫情冲击之下居民消费下滑已成经济主要风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1-2月,但名义社零总额的增速跌幅最大,当月同比大幅降至-3.5%、创2020年5月以来新低。分品类看,除食品、饮料、药品外,多数品类同步下挫,金银珠宝、服装、家电、石油制品、化妆品、日用品、汽车零售增速较1-2月下滑均超10个百分点;此外,餐饮收入同比降至-16.4%,反映接触性聚集性消费面临巨大冲击。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新一轮疫情爆发以来,封城封路等措施迅速扩大,大规模阻断了交通运输和商品配送通道。另一方面则是就业压力加剧。疫情叠加行业整治之下中国结构性失业压力加剧,3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跳升至5.8%;其中16-24岁青年人口失业率达到16.0%、处于2018年以来同期新高,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0%、创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新高。

  消费下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拖累将进一步显现。值得注意的是,在社零增速下行的同时,一季度GDP当季增速(4.8%)反而较去年四季度(4%)有所回升,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仍然接近70%。这或许意味着消费下滑对于经济增长的拖累并未完全体现,二季度GDP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

  国内外政策实践:消费券始终是刺激消费核心选项

  上述情况下,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扭转市场预期,尽快发力提振消费已刻不容缓。笔者观察到,国内外不乏刺激消费政策的成功案例,其中多将消费券作为核心政策选项。

  海外方面,“食物券”计划在美国已成常规政策。早期消费券运用实例可追溯至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其首创的“食物券”计划始于1939年5月,该计划共实施4年,受益人累计达到2000万人次,覆盖了美国近一半的县(郡),总计耗资2.62亿美元,最高峰时该计划同时资助400万人。由于在帮助穷人、避免饥荒等方面曾取得良好效果,“食物券”计划在1961年5月重启,并于1964年由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提请国会通过了对“食物券”计划的永久性立法。延续至今,美国农业部已将“食物券”计划发展成一项常规的贫穷救济制度,即“营养补充援助计划(SNAP)”。

  疫后英国的“半价就餐优惠计划”效果也较好。疫情爆发后的2020年8月,英国财政部曾推出为期一个月的“半价就餐优惠计划”,也可看作是消费券的一种。该计划在8月份的每周一至周三为居民餐饮消费提供半价折扣补贴、上限为每人10英镑。从效果来看,该计划在实施期间带来了商业街和购物中心的客流激增,对当时受到疫情沉重打击的英国零售业带来了直接提振作用。

  国内方面,疫后实践已证明了中国消费券政策的有效性。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全国有上百个地(市、县)先后实施了超500轮消费券计划,其中多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短期局部效果;林毅夫、沈艳等对截至2020年4月18日之前实施消费券计划的36个城市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乘数效应(关联消费金额/消费券核销金额)多分布在3.5—17倍之间。2021年香港消费券计划在短期内也对本地消费带来明显提振,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开始分批次发放消费券以来,香港零售当月同比增速迅速扭转了此前的下行趋势。

  变相消费券:“汽车家电下乡”效果显著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中国推出的“家电、汽车下乡”政策,以财政资金作为支持,直接针对特定人群、特定商品进行补贴,实质上与发放消费券无异。

  政策的补贴力度空前。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实施“家电下乡”政策,截至2012年9月,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补贴资金765亿元,平均向每个农村家庭发放补贴近400元,实现销售额6597.6亿元;在“汽车下乡”政策实施的22个月(2009.3-2010.12)中,全国补贴下乡汽车、摩托车1791.47万辆,累计兑付资金265.67亿元。

  效果也十分显著。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大宗家电出口同比下降7%;而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带动家电行业销售产值从2009年6月开始由负转正,最终实现2009年全年增长3%;据统计,2009年全国“家电下乡”中标生产企业累计出货量近9000万台,全年销售额1500多亿元。截至2009年12月,商务部监测的千家重点零售企业家电销量同比增长18%,2009年全年汽车销量达到1364万辆,比2008年增长46%。

  政策有效撬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在家电、汽车下乡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农村消费增速自1987年以来首次快于城市,全年农村消费超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5.5%;而根据商务部数据,2011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占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0%;政策实施期间,平均每户农村家庭购置了1台以上家电下乡产品。

  政策建议:发行特别国债,全面发力消费券

  面对需求收缩、消费下滑的严峻形势,中国决策层已在加紧应对。4月13日国常会重点部署疫情纾困(物流供应链、稳价保供、消费服务业)、促进新型消费(智慧+)、扩大重点领域消费(服务消费、汽车家电大宗消费)、挖掘县乡消费潜力等方面,随后商务部新闻发布会、国办《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均围绕上述部署展开。但现有措施来看,仍鲜有提及消费券。

  国内外刺激消费政策的实践经验表明,当前形势下不宜再低估消费券的作用。在笔者看来,减税降费并非万能、尤其面临“幸存者偏差”,基建投资也面临项目效率下滑的困境。相较而言,消费券可更加直接快速地作用于需求侧,在经济下行期能够发挥更快更大作用,逆周期政策属性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由中央层面推动、全面发力消费券政策的必要性十分凸显,可考虑发行50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定向用于支持消费券政策实施。

  具体操作方面:一是可参照香港经验发放一定额度的全民消费券,带动全民消费热潮、扭转内需预期。二是注重定向投入,加大对困难人群、困难地区、农村县域消费者以及中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将餐饮旅游、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短板作为重点支持领域。三是强化数字科技赋能和企业补贴协同,支持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又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带动帮扶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线上线下融合、优化消费券政策设计,提升精准度和乘数效应。

  附:《经参时评|供需齐发力持续提振消费》(《经济参考报》3月17日刊发)

  文| 沈建光 朱太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近年来,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60%左右的高位,持续提振消费已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的重中之重。当前亟须从供需两端综合发力,推动消费持续恢复。

  受益于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的统筹兼顾,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12.6%。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升到6.7%,但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和青年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削弱了消费的收入基础,且储蓄存款比例提升表明居民消费的意愿不强。为更好地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亟须从供需两端综合发力,通过发放消费券、顺势发展新型消费匹配企业减税降费、留抵税额退还等措施,尽早解决消费走弱的苗头性问题,推动消费供需实现更高水平的“双向循环”。

  供给端,要加大企业税费减免和留抵退税力度,夯实消费的收入基础。上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一方面,要加大企业减税降费力度。尽管PPI已经见顶回落,并带动“PPI-CPI”剪刀差收窄,但俄乌冲突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带来极大扰动,外需的不确定性加大,中下游企业生产经营依然面临较大挑战。对此,需要实施更大规模、更大力度、组合式的减税降费政策,如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等,并加强减税降费与货币、信贷、产业、就业等政策的协同,形成企业纾困合力,夯实消费的就业和收入基础。

  另一方面,要落实好留抵退税等直接纾困措施。减税降费政策效果高度依赖市场主体盈利状况,具有顺周期属性。近来部分中小微企业持续面临较大的经营困境,盈利状况不佳,制约了减税降费作用发挥。同时,2021年我国财政支出整体较为克制,收大于支,财政存款处于超5万亿元高位,加上特定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近年结存利润,给今年稳增长预留了较大空间。为此,可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下,进一步加大直达机制的资金规模,落实好1.5万亿元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直接的财政补助和税收退还等措施,改善企业现金流,帮助中小微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需求端,可推出消费券并积极发展新型消费,提升居民消费意愿。疫情发生后,消费券成为多地推动消费恢复的重要抓手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先后有上百个地市县实施了超过500轮地方消费券计划,效果明显,但规模尚小。鉴于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在全国层面统筹加大力度,推动发放消费券正当其时。

  此外,还可以积极发展新型消费。顺应消费数智化、绿色化、定制化发展趋势,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线下消费场景数字化改造有效结合,创新推出多元化、智能化、数字化消费服务模式和产品。

  开白转载、采访合作请联系微信(ID:yxj6159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与俄和谈!乌克兰外长说:普里戈任谈判了,然后他就不复存在了

不与俄和谈!乌克兰外长说:普里戈任谈判了,然后他就不复存在了

天天钓鱼静哥渔具鱼饵呀
2024-05-22 11:51:50
统一台湾后,我国还必须收复这5大领土!分别是哪5大领土呢?

统一台湾后,我国还必须收复这5大领土!分别是哪5大领土呢?

科技讲者66
2024-04-29 21:14:00
中国GDP跌至美国59%,美元升值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三个

中国GDP跌至美国59%,美元升值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三个

高天SEKH
2024-05-11 22:05:56
看谁敢动台湾一下!王毅发出统一最强音,赖清德只剩一条路

看谁敢动台湾一下!王毅发出统一最强音,赖清德只剩一条路

星辰故事屋
2024-05-25 19:19:12
美国正在等待有个人站出来,然后振臂一呼!

美国正在等待有个人站出来,然后振臂一呼!

谈芯说科技
2024-05-24 04:10:05
巨亏2.7亿!拿捏中产的高端电动车落下神坛?网友怒骂:智商税

巨亏2.7亿!拿捏中产的高端电动车落下神坛?网友怒骂:智商税

简读视觉
2024-04-24 13:19:40
《庆余年2》“言冰云”演员塌房,恋情曝光当众摸胸,评论区沦陷

《庆余年2》“言冰云”演员塌房,恋情曝光当众摸胸,评论区沦陷

萌神木木
2024-05-24 14:05:29
中国比亚迪进军德国市场,遭民众疯狂抢购!德国车企这下都慌了?

中国比亚迪进军德国市场,遭民众疯狂抢购!德国车企这下都慌了?

看看娱乐与体育
2024-05-23 18:41:46
一大怪象:解放战争打赢后,没人敢索要清朝欠的25亿两白银旧账!

一大怪象:解放战争打赢后,没人敢索要清朝欠的25亿两白银旧账!

南书房
2024-05-23 15:10:03
2024年,面向中产的新一轮收割已在路上

2024年,面向中产的新一轮收割已在路上

重远投资观
2024-05-24 17:57:06
2024年,我听过最酸的话: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

2024年,我听过最酸的话: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

户外小阿隋
2024-05-25 18:04:57
杨丞琳秒删动态!换外网继续晒照无视转发,网友怒斥:演都不演了

杨丞琳秒删动态!换外网继续晒照无视转发,网友怒斥:演都不演了

八卦爱侃娱
2024-05-24 10:21:05
西方再次误判,中国第4艘航母和076,又一次超出了外界预料

西方再次误判,中国第4艘航母和076,又一次超出了外界预料

一度历史观
2024-05-24 10:40:57
大陆刚包围台海,不到24小时,30多国跳出来为台当局站台!

大陆刚包围台海,不到24小时,30多国跳出来为台当局站台!

三分亮剑
2024-05-25 09:19:35
人民日报:专家集体辟谣,大家别再相信了!

人民日报:专家集体辟谣,大家别再相信了!

华人星光
2024-05-19 10:47:29
歌手亚当买票回国!来一趟中国豪赚1400万,出场费太贵根本请不起

歌手亚当买票回国!来一趟中国豪赚1400万,出场费太贵根本请不起

青云宗柳如烟
2024-05-25 11:12:19
胡老师4元抄底中公教育,没想到最后跌到两块多腰斩了

胡老师4元抄底中公教育,没想到最后跌到两块多腰斩了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4-05-26 08:15:05
今晚开播!央视力推,全员演技派,谍战剧又要出爆款了,值得一追

今晚开播!央视力推,全员演技派,谍战剧又要出爆款了,值得一追

兔子说科普
2024-05-26 02:30:37
央美女生毕设被吐槽是“废纸壳”,作者道歉了,艺术不应自我感动

央美女生毕设被吐槽是“废纸壳”,作者道歉了,艺术不应自我感动

飞鱼的说说
2024-05-25 10:19:36
《狐妖小红娘》:37岁杨幂吃红薯,戳穿了多少“戏混子”的体面

《狐妖小红娘》:37岁杨幂吃红薯,戳穿了多少“戏混子”的体面

糊咖娱乐
2024-05-24 18:04:59
2024-05-27 03:04:49
沈建光博士宏观研究
沈建光博士宏观研究
以便捷方式和大家交流
491文章数 34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李嘉诚,为何频频“打折卖楼”?

头条要闻

李强赴韩先后会见尹锡悦、岸田文雄 释放多个重要信号

头条要闻

李强赴韩先后会见尹锡悦、岸田文雄 释放多个重要信号

体育要闻

中超第14轮观众人数:工体43113人,凤凰山40036人

娱乐要闻

霍启仁求婚成功,郭晶晶要有妯娌了

科技要闻

刘强东:只要拼搏公司永远不会辞退你

汽车要闻

底盘升级/首搭DM5.0混动技术 比亚迪秦L到店

态度原创

房产
旅游
艺术
本地
亲子

房产要闻

超高性价比!仁恒长天云汀价格曝光!近500套房源一次砸出!

旅游要闻

外国游客对小笼包好奇,看了20分钟后问道…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2024沈阳皇姑第二届半程马拉松

亲子要闻

萌娃自己拍视频跳舞的一幕,沉浸在音乐中跟着节奏嗨起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