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感染26万,隐秘电话录音流出:果然,比疫情更可怕的事发生了

0
分享至

  上海疫情,依然是全国人民最关心的话题。

  前天,一段隐秘的电话语音流出,引起轰动。

  听完这段录音,才发现真相和我想的不一样……

  

  上海到底怎么了?

  截至4月14日,上海累计感染者已高达26万。

  每天确诊的数字不停增长……

  14日,3200例确诊,19872例无症状感染者;

  13日,2573例确诊,25146例无症状感染者;

  12日,1189例确诊,25141例无症状感染者;

  11日,994例确诊,22348例无症状感染者;

  10日,917例确诊,25173例无症状感染者;

  国家卫健委称,上海疫情处于快速上升期,预计未来几日仍将处于高位。

  正是春色最好的四月天,上海却被困于“寒冬”。

  疫情下的上海人,真的太难了。

  他们一人一管,一天一检,喉咙都捅出茧子来了。最难的还是物资,疫情交通管制,外面的菜都运不进去。

  视频中,一位社区书记和居家隔离想要外出复工的护士沟通。

  书记说着说着就哭了:

  我们现在很缺人手,但是我们不能放错人。

  你给我写一个保证书,你外出就是为了复工。

  护士听完也哽咽了,答应直接住医院。

  但书记立刻反驳,不可以!

  如果你住医院,家人怎么办?

  不外出根本买不到东西,你出去就往家里带东西。

  你附近邻居有需要的,你能帮也尽量帮一下。

  光是听到书记的话,小语已经哭成泪人。

  这次的变异病毒,打得上海措手不及。

  近日,一个大白的视频被刷上抖音:

  在某一个小区里,居民们看到了大白前来为他们送物资。

  但在停放电动车的时候,因为筐子里东西装的太重了,电动车瞬间倒了。大白想都没想,直接扑上去扶住,个人力量有限也跟着撞在了车上。

  那一下,看得人都痛。却依然不乏喷子:

  “都是有偿的,觉得辛苦可以不去啊。”

  “装什么装,就是为了赚钱,卖什么惨……”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过得容易......

  很多人会问,既然这么难?为什么不直接躺平算了?

  甚至他们直接提倡效仿国外。

  有人说:

  “外国疫情没有取得胜利,但是结束了,中国疫情非得要取得胜利,但结束不了。”

  也有人隔岸观火:

  “新冠对年轻人根本没影响。别拿个别死亡当作宣传。极少数人死亡那就是命。”

  还有人把新冠当作流感,嘲讽道:“防疫措施防晚了,75年前就应该开始防疫,毕竟流感一样的病毒每年换季都有。”

  说来说去无非两点:

  1,躺平后,人们才能过上正常生活。

  2,感染也没事,就是流感,小病。

  看到这,小语心头一凉。

  曾记得,有人曾问张文宏医生,接种了这么多疫苗,为什么还不能躺平?

  张文宏医生是这样说的:“准备都没做好,能躺平吗?”

  专家都说没做好准备,网友到底是哪来的底气?

  抗疫时间持续久了,容易进入疲态,这很正常,也能理解。但目前,病毒不断变异,人类对它的认知,还远远不够。

  在不做好准备的前提下躺平,将面临什么后果?一旦放开,将付出何等代价?“躺平”听着很美好,它营造出一种假象,新冠结束了,可以尽情狂欢,可真有那么美好吗?

  高喊躺平令人振奋,很多人却忽视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我们承受得起躺平的代价吗?

  放眼国外,很多国家已经躺平了。

  2021年9月10日,丹麦宣布不再把新冠归类为“危害社会的传染病”,并取消大量社会限制。这是准备和新冠“和谐共处”了。

  但新冠能同意吗?

  从数据上看,显然是丹麦一厢情愿。

  丹麦累计确诊超294万。

  要知道,截至2021年3月,丹麦人口数量才583.7万。

  后来,奥密克戎来势汹汹,丹麦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接近5万。

  看看瑞典。

  2022年2月3日,瑞典宣布,把新冠降级为普通传染病。此后,瑞典的街上、酒吧,人满为患,而且没人戴口罩,似乎梦回2019年。

  但瑞典累计确诊破249万,是不争的事实。

  看看韩国。

  2021年11月,它开始实施“与病毒共存”计划。可没过多久,又宣布全面转换防疫体系。

  结果无非证实了,躺平容易,收拾烂摊子难。

  这不,3月17日,韩国又破了纪录——日增新冠确诊病例超60万例,新增死亡429例。

  一步错,步步错,不是开玩笑。

  当下,奥密克戎十分猖狂,我们有必要好好认识一下它。

  先来看看它的的特点。

  2021年11月28日,世卫组织表示:“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相关的全球总体风险被评估为‘非常高’。”

  无论是传染性、传播速度还是隐匿性,都像开了二倍速。

  更糟糕的是,它变化多端。从奥密克戎毒株BA.1到BA.2,再到新毒株XE、XF、XD。

  那么,问题来了。

  它不断演变,毒性会越来越轻吗?

  不一定。

  决定毒株变异因素的是传染性。毒性只是其变异过程的一个副产物。谁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比奥密克戎更强的毒株。

  再来看看病死率。

  比如英国。

  据数据显示,相同人数下,德尔塔流行时,死亡16人;奥密克戎流行时,死亡22人。

  比如一直走“共存”路线的美国。

  2020年,新冠爆发,月均死亡3万多人;

  2021年,德尔塔肆虐,月均死亡4万多人;

  2022年第一季度,奥密克戎流行,月均死亡5万多人。

  再比如中国香港。

  今年年初至4月7日,因新冠死亡病例逾8000例。而前几年的冬季流感季,因流感死亡病例累计350多例。

  4月12日,世卫组织再次强调:“奥密克戎导致大量住院和死亡病例。”

  各个数据都在反复提醒我们:奥密克戎绝不是“大号流感”!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坚持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抗疫精神,坚持动态清零,不能躺平!

  如果现在躺平,一线医护和基层工作人员所做的所有努力,全都白废了!

  当我们在抱怨的时候,有人在拼命保护我们。

  为了加快检测速度,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的医生们,用单手拧标本瓶盖。手指皮被硬生生地磨掉,血肉模糊。

  一支核酸小队,最起码要采样数以千计,采到800多人的时候,手都在发抖。给了给老人做核酸,爬8、9楼都是常态。

  凶猛的病毒面前,冲在前面永远都是我们“大白”。

  疫情的封控,物资变得很紧缺,一位志愿者们分享运物资的日常。

  凌晨他们还在咬着牙拉运成吨重的物资,言语中,藏不住的疲惫。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让我们破防了:“看着小区亮着的灯了吗?他们可能都在看着我们呢。”

  前不久,上海小区一位老人不听劝要下楼溜达。

  民警一时激动起来,对着他大喊:“你理解理解我吧,我现在有家都不能回。”

  这位陈警官,已经一个月没回过家了,足足瘦了十几斤。只能睡在办公室里,椅子拼起来的床,他一米八的个子,脚都没办法伸直。

  疫情下普通人很难,默默守护我们基层工作人员更难。

  另一名民警十几天不能回家,每次都只能在窗外看看女儿,女儿趴在窗户上撕心裂肺哭喊着“爸爸”。

  “爸爸也想抱你啊,可还有很多人需要爸爸守护。”

  舍小家,顾大义,谢谢你们。

  昨天,小语听了一个来自上海的求救电话语音:

  为什么会这样……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后来,所幸求助的老人,已经被成功转运走。

  相信听过这个语音的人都知道,善良的人在问为什么,在说对不起……在叹息。

  我也听哭了,特别是老爷爷最后那句“谢谢”,上海人太体面太懂事了,心疼。

  上海很难是真的,一线很辛苦是真的,没必要一再攻击谩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添乱……

  请大家不要相互为难!

  上海到底怎么了?

  就像网友所回答的那样:

  上海只是生病了。

  在这些社区的志愿者、可爱的大白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小语相信乌云散开便是晴天!

责任编辑:史建磊_NBJ1133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都是花言巧语,别再“尬吹”毛东东了

都是花言巧语,别再“尬吹”毛东东了

一枚小吏
2024-06-13 09:44:46
金砖国家运动会静悄悄,普京气得歪了嘴

金砖国家运动会静悄悄,普京气得歪了嘴

诉人世间
2024-06-13 09:35:12
中朝两国领导人今年是否计划安排会晤 外交部回应

中朝两国领导人今年是否计划安排会晤 外交部回应

财联社
2024-06-13 15:41:07
瓦屋山女游客被落石砸中身亡!知情人曝其身份,父亲还不知晓噩耗

瓦屋山女游客被落石砸中身亡!知情人曝其身份,父亲还不知晓噩耗

六毛朵朵
2024-06-13 13:27:49
缺席最后4分钟!美媒:若东契奇没被罚掉 独行侠这场能赢吗?

缺席最后4分钟!美媒:若东契奇没被罚掉 独行侠这场能赢吗?

直播吧
2024-06-13 11:13:21
科学家终于公布酸奶和大病的关系,你知道吗?

科学家终于公布酸奶和大病的关系,你知道吗?

霹雳炮
2024-06-12 23:41:08
犯满离场!东契奇吐槽:在总决赛吹了我6次犯规 有这样的吗?

犯满离场!东契奇吐槽:在总决赛吹了我6次犯规 有这样的吗?

直播吧
2024-06-13 11:34:18
总冠军后卫,塔图姆: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让我们得到霍乐迪的

总冠军后卫,塔图姆: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让我们得到霍乐迪的

懂球帝
2024-06-13 13:53:34
一场比赛中间要注射4-5次胰岛素!兹维列夫有多不易?

一场比赛中间要注射4-5次胰岛素!兹维列夫有多不易?

网球之家
2024-06-13 13:08:20
国足大洗牌!7人锁定主力,5人基本无缘18强赛,3大老将永久被弃

国足大洗牌!7人锁定主力,5人基本无缘18强赛,3大老将永久被弃

侃球熊弟
2024-06-13 10:46:58
王思聪认账了!现身日本买童装过父亲节,黄一鸣有王健林撑腰硬气

王思聪认账了!现身日本买童装过父亲节,黄一鸣有王健林撑腰硬气

紫雨说娱乐
2024-06-12 19:10:25
荷兰0-3惨败,中国女排进军奥运会!蔡斌坐收渔利,朱婷兑现承诺

荷兰0-3惨败,中国女排进军奥运会!蔡斌坐收渔利,朱婷兑现承诺

嘴炮体坛
2024-06-13 13:06:45
瓦屋山被砸身亡游客:女大学生,长得漂亮身材好,父亲有心脏病

瓦屋山被砸身亡游客:女大学生,长得漂亮身材好,父亲有心脏病

林大师热点
2024-06-13 10:59:30
日本参与对华制裁,G7要将华踢出SWIFT,中方抛美债建新结算体系

日本参与对华制裁,G7要将华踢出SWIFT,中方抛美债建新结算体系

影孖看世界
2024-06-13 00:27:24
心疼!山区的孩子把AI当做“爱”,2024高考作文跑题的方式太苦涩

心疼!山区的孩子把AI当做“爱”,2024高考作文跑题的方式太苦涩

妍妍教育日记
2024-06-12 13:59:16
当村委会成为“遗产管理人”

当村委会成为“遗产管理人”

剥洋葱people
2024-06-13 14:23:15
马斯克与多名女下属发生性关系?还要给他生娃?这在美国真不算啥

马斯克与多名女下属发生性关系?还要给他生娃?这在美国真不算啥

不掉线电波
2024-06-13 10:19:02
约基奇突然决定加盟!NBA,真怕了!这可是今夏第一重大对决……

约基奇突然决定加盟!NBA,真怕了!这可是今夏第一重大对决……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13 15:09:41
本周重大事件:河北张家口房价低至858元/平,茅台价格跌到黄牛暂停收购

本周重大事件:河北张家口房价低至858元/平,茅台价格跌到黄牛暂停收购

一周财经观察
2024-06-12 21:10:04
她为什么要剃毛?一位回族女性的心声

她为什么要剃毛?一位回族女性的心声

牛锅巴小钒
2024-06-13 13:26:51
2024-06-13 17:16:49
壹拾柒
壹拾柒
有趣,有料,有爱
485文章数 158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男子借123万后去世村委会成"遗产管理人" 党支书犯难

头条要闻

男子借123万后去世村委会成"遗产管理人" 党支书犯难

体育要闻

杰里·韦斯特:为什么他是LOGO?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徽商银行的影子 借基金向地方城投放贷?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将于今日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房产
艺术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小孩哥翻车,爸妈情绪很稳定,看来是习惯了

家居要闻

大城小室 质朴自然的心灵居所

房产要闻

再度告急!海口连续仨月住宅入市不足千套!竟有楼盘卖爆!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军事要闻

美军演习将罕见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