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福建出土南宋古墓,墓中夫妻700年不腐,血管清晰,皮肤仍有弹性

0
分享至

南宋古墓夫妻

1986年,福建茶园山小学意外挖出南宋时期的古墓,墓中发现一对安然长眠的夫妻

让人意外的是,这对夫妻的遗骸在地下躺了700多年,但依然保存完好,皮肤湿润有弹性,连皮肤下的血管都依稀可见,仿佛只是刚刚入睡。

而在随后的发掘中,考古专家发现了大量价值连城的珍贵陪葬品,还找到了两幅写有诗句的帛幡就此揭开一段尘封700多年的壮烈凄美往事。

那么,这对夫妻的遗骸为何能保存如此完好?

在他们身上又隐藏着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超重的棺材

1986年7月初,福建福州市茶园山小学正在翻新施工,因为天气炎热又潮湿,工人们很快就汗流浃背,累得直不起腰来,精神头也弱了不少。

然而就在这时,驾驶挖掘机的工人突然精神一振,因为他感觉挖掘机的铲斗好像在土里挖到了什么,操作时传来了奇怪的感觉。工人不确定那是个什么东西,不敢继续用力挖。

其他工人注意到情况有变,纷纷靠过来,大家七手八脚把挖掘机下的泥土挖开,那红色的棺木映入眼帘,他们顿时在大夏天吓出一身冷汗。

工人们不敢耽搁,连忙将这个发现告诉了工地的管事,管事又上报了当地政府。

考古专家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到现场查看情况。当时挖掘机的铲斗已经挖开了棺材,考古专家们听说后紧赶慢赶,到了现场一看,果然棺椁上已经裂开了一道缝隙,从缝隙往里一看,竟然看到了棺液和古尸保存完好的额头

这让在场的考古专家全都大吃一惊。在中国,出土古尸保存最完好的地区是新疆,因为那里气候干燥,而且降雨很少。但是茶园山小学所在的福建福州,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这里全年气候温暖潮湿,细菌繁殖旺盛,古尸很难保存下来。

震惊之余,考古专家们也开始头疼应该怎么运走这口棺椁,毕竟现在天气炎热,棺椁也破了口子,棺材急需保护。他们在现场工人们的帮助下,准备用吊车将棺材吊出来运走。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当这辆4吨级别的吊车将棺椁吊起时,整个车身都发生了倾斜。

要知道,这口棺椁长不过2米,宽也只有半米左右,用的是木头又不是石头,也就是说重的不是棺材本身,而是里面装的东西。这不禁让考古专家们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开棺查看。

之后,现场更换了起重机,这才顺利吊起了棺椁,将其运往了已经准备好的实验室。一部分考古专家跟着棺椁一起走了,剩下的人则留在古墓现场,抓紧时间进行保护和发掘工作。

这处墓葬的规模不小,再结合挖出来的棺材是上好的楠木这一点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应该不低。为了进一步判断墓葬所处的年代,考古队员们首先关注的就是墓主人的墓志铭。

只是找来找去,他们始终没有看到有像墓志铭一样的东西。这有些不寻常,因为一般来说地位显赫的人家下葬时,不可能没有墓志铭。

不过考古队员们也有不小的收获。他们在墓中陆陆续续发掘出了不少的陪葬品,其中光是丝织品就足足有400多件,此外还有漆器金银器等陪葬品,每一件都非常珍贵,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墓葬现场的考古人员收获颇丰,而另一边护送棺材去往实验室的考古专家们也没闲着,心情跌宕起伏,为自己的发现震撼不已。

死因离奇的男墓主人

在实验室中,考古专家们将棺椁开启后,发现里面果然灌满了棺液。

专家们不得不先将棺液一点点排出后再继续进行检查。在棺液下,他们看到了一具被层层衣物包裹,保存非常完好的男性遗体,不光是皮肤依然有弹性,就连隐藏在下面的血管都清晰可见

看到这具男性遗骸后,所有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高大”。经过测量,男性遗骸年龄大概在40岁,身高达到了1米8,在营养条件很好的现在,这个身高不算什么,但是在过去,能长到这么高也不容易。

在检查中,考古专家们发现,在男性遗骸的臀部两侧粘着一些白色的物质,将身上的衣服都黏在一起了,而且出现这些物质的地方腐烂程度比其他地方都要高。

考古专家们判断,这些白色的物质就是人身体内的脂肪,从身体中流出后,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尸蜡”。从这一点来判断,专家们认为这具遗体在下葬3到6月的时间里曾进行过一定程度的腐烂,只不过后来腐烂停止了。

在进一步进行检查时,专家们又想到了尸蜡将衣服和古尸黏在一起这一处细节。

在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身患疾病,慢慢走向死亡的时候,身体中的脂肪会随之慢慢被消耗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见到的重症病人去世前都骨瘦如柴的原因。

这位40岁左右的墓主人身上没有任何外伤,皮下脂肪又非常丰富,显然身上并无疾病,不是病死的。

而当专家们使用X射线对遗骸进行检测时,意外地在他的下腹发现了大量闪闪发亮的东西,又长又短,长的大概1厘米,短的只有米粒那么大。

经过鉴定,这些发亮的东西原来是水银,是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液态金属,曾有学者认为古代人“吞金自杀”时,可能除了黄金,也会吞服这样的水银。专家们开始怀疑这位男性墓主人的死因就是吞服了水银。

只是吞服水银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但是男性遗骸神情安详,似乎没有遭受太痛苦的折磨。于是又有专家开始怀疑,这些水银并非墓主人的死因,而是用来给他的遗体进行防腐的。

而在明代,很多驻守边关的将士们千里迢迢远离家乡,在战死沙场后战友们会用水银为他们的遗骸进行防腐处理,然后再送回他的故乡。

再考虑到男性遗骸异常高大的身躯,很像是习武之人,考古专家们认为水银用来防腐的这种情况可能性很大。

就在实验室的专家们不断进行推测时,考古现场又传来了让人意外的消息:古墓中又发现了一口棺材。

壮烈凄美的往事

新发现的这口棺材相对较小,在运到实验室中开启后,专家们发现里面也全是棺液,遗骸保存非常完好,不过遗骸身上的衣物和挽好的发髻显示,这是一名女性。

而且她的年纪在35岁上下,身高要矮上很多,连1米5都不到,比较符合古代南方女性的特点。

一男一女安葬在一起,考古专家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是合葬在一起的夫妻。

不过女墓主人体内并未发现水银,但两人的防腐程度是一致的,因而可以推断防腐的主要原因应该来自棺液。

经过化验,棺液中含有重金属水银汞,而且量很大,几乎浸没了遗体平躺时的三分之一高度,光是男墓主人棺椁中的水银重量就达到了1768千克。很显然,当时的人们是有计划且有步骤进行防腐处理的。

此外,专家们继续研究男墓主人的X光片时发现,他的腰部骨骼断裂,脊椎骨是粉碎性骨折,这对人类来说可是致命伤,男墓主人因此迅速死亡,身体机能随之停止。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身体中的皮下脂肪才没有被大量消耗,反而在死后从体内流出形成了尸蜡。

让考古专家们同样感到好奇的,是女性墓主人的死因。

她的遗骸上穿着的衣服晕染着血迹一样的污渍,考古专家第一反应她是受伤而死的,但是考虑到她与丈夫身份地位比较高,家族的人不可能不为她更换衣服就安葬她,因此怀疑血迹一样的污渍是她死后才出现的。

随后,在考古人员尝试着对她的衣物进行清洗时,那团污渍慢慢被水冲开,显然这些污渍并非血液。专家们怀疑这可能是从她腹中流出的体液,毕竟她身上的皮肤完好,也没什么外部重创留下的伤口。

此外,专家们也没有发现女墓主人身上有中毒的迹象,并不能直接判断死因,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女墓主人是在男墓主人死后不久去世的。

在墓葬考古现场,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几幅有文字记载的帛幡,其中有两幅字迹比较清晰,其中一幅写着“军民揾泪持杯送,无福登消好帅君”这样的字句,直接揭示了男墓主人军中将领的身份。

而另一幅则写得惆怅又缠绵,带着浓浓的爱意与思念,显然是以女墓主人的视角来写的,全文是:“夔(kuí)门日日望君来,鄂渚人怀去后思。争似早登黄阁去,普天霖雨总无思。”

“夔门”指的就是瞿塘关,距离福建福州大概1200公里,这大概就是男墓主人当年率军驻守的地方。在南宋时期,蒙古曾大规模进犯南宋,一度打到了长江入三峡口,也就是瞿塘关一带。

男墓主人可能就是参加了这场战争,在战场上亲自上阵杀敌,结果一个不慎,遭到重创,不幸死亡。他死后,下属们为了能将他送回家人身边,便为他灌注了水银防腐。

这一路在当年可能足足走了两个多月。

但他去世的消息应该更快返回了家乡,一直在思念等待丈夫的妻子无法接受这个打击,在深深的悲痛之下一蹶不振,没等他的遗体回到身边便追随丈夫而去了。

他们的家人因此将他们合葬在了一起,长长久久不再分离。

至此,这处夫妻合葬墓的秘密基本上揭开了,但是仍让人感到好奇的是,考古专家始终没有发现夫妻二人的墓志铭,也至今不知他们二人究竟是何人,最后知道的只有这个发生在700多年前的壮烈又凄美的爱情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浮事记
2024-06-03 11:48:21
最新!新加坡门将桑尼:有人篡改我的椰浆饭二维码,呼吁停止网络转账

最新!新加坡门将桑尼:有人篡改我的椰浆饭二维码,呼吁停止网络转账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14 07:48:51
F-16登场,留给侵略者耀武扬威的时间不多喽

F-16登场,留给侵略者耀武扬威的时间不多喽

临墨有余
2024-06-13 09:06:39
彻底闹掰了?美芯片三巨头集体宣布,人民日报:抛弃幻想!

彻底闹掰了?美芯片三巨头集体宣布,人民日报:抛弃幻想!

疯狂小菠萝
2024-06-14 17:17:58
为何许多产品上标注,不建议使用“南孚电池”?原因出人意料

为何许多产品上标注,不建议使用“南孚电池”?原因出人意料

人情皆文史
2024-06-14 05:10:04
6月12日,港媒曝劲爆大瓜!

6月12日,港媒曝劲爆大瓜!

元气少女侃娱乐
2024-06-12 16:23:35
德转宣!国足左后卫首位新归化到位,已获得代表中国队出战资格

德转宣!国足左后卫首位新归化到位,已获得代表中国队出战资格

罗掌柜体育
2024-06-14 12:10:45
姜萍数学老师一夜成名,多所大学发出邀约疯抢,师生相互成就

姜萍数学老师一夜成名,多所大学发出邀约疯抢,师生相互成就

素素娱乐
2024-06-14 14:08:41
山西太原地铁2号线延长运营时间

山西太原地铁2号线延长运营时间

央广网
2024-06-15 00:10:03
重庆黑老大杨天庆因超车惹祸上身,车内老者一句话,黑帮覆灭

重庆黑老大杨天庆因超车惹祸上身,车内老者一句话,黑帮覆灭

安妮Emotiong
2024-06-12 19:16:04
含钾是香蕉的12倍! 建议中老年要常吃:1补钾2养肝3护心4强免疫

含钾是香蕉的12倍! 建议中老年要常吃:1补钾2养肝3护心4强免疫

斯佳丽的小厨房
2024-06-14 07:15:06
王祖蓝香港街头开五菱晴空!网友:有钱还那么低调,开几万块的车

王祖蓝香港街头开五菱晴空!网友:有钱还那么低调,开几万块的车

元气少女侃娱乐
2024-06-14 11:36:10
中超巨大争议!海港13分钟2次获益,津门虎点球被吹,主裁遭炮轰

中超巨大争议!海港13分钟2次获益,津门虎点球被吹,主裁遭炮轰

奥拜尔
2024-06-14 20:29:38
一单亲妈妈穿“露奶装”送娃上学,男家长:光着整个脊背成何体统

一单亲妈妈穿“露奶装”送娃上学,男家长:光着整个脊背成何体统

知秋侃史
2024-06-12 04:14:35
马斯克:一面是天才一面是疯子,从小混乱的家庭关系让他无法正常

马斯克:一面是天才一面是疯子,从小混乱的家庭关系让他无法正常

照见古今
2024-01-06 18:43:16
泽连斯基回应:中国和平方案的“意图”

泽连斯基回应:中国和平方案的“意图”

仰望沧海
2024-06-14 12:55:43
三艘055大驱正面对抗罗斯福号,局势发生转折,动用主炮发射实弹

三艘055大驱正面对抗罗斯福号,局势发生转折,动用主炮发射实弹

影孖看世界
2024-06-14 23:11:11
马斯克说到做到:4000亿工资到手后,将特斯拉迁走

马斯克说到做到:4000亿工资到手后,将特斯拉迁走

互联网.乱侃秀
2024-06-14 10:28:34
哈马斯发言人:没有人知道在扣的120多名以色列人质还有多少活着

哈马斯发言人:没有人知道在扣的120多名以色列人质还有多少活着

红星新闻
2024-06-14 12:59:13
笑麻了!女子网购裤子裆部现“镂空”设计,商家回应:新潮流!

笑麻了!女子网购裤子裆部现“镂空”设计,商家回应:新潮流!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6-14 19:35:03
2024-06-15 01:58:44
北巷宫坊
北巷宫坊
莫问生前身后事, 心中自有鸿鹄志
452文章数 147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欧盟对华抡贸易大棒后 中方"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头条要闻

媒体:欧盟对华抡贸易大棒后 中方"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健康
房产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军事要闻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