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回应:“立即整改”

0
分享至

▲记者采访时看到,山海关古城西安家胡同一户居民家中炉灶被封堵。图据央广网

◀部分古城居民反映,2019年当地政府为推进清洁取暖集中免费配发的电暖器散热效果不佳。
  图据央广网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清洁取暖被指“一刀切”,禁止烧柴取暖、封堵炉灶,导致一些群众挨冻,引发舆论关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回应称,认领全部问题,立即整改,决定对古城住户实行登记购买电水暖炕免费政策的同时,改进电费补贴方式,并谋划在古城内逐步推行空气能热泵。

群众反映:
“晚上睡觉经常被冻醒”

  近日有媒体报道,多位居住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古城内的群众反映,当地在推进清洁取暖过程中,忽视取暖效果,甚至采取禁止烧柴、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导致一些困难群众挨冷受冻。
  山海关古城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老城区,至今未通天然气和暖气。古城内约4300户房产中,冬季居住的约1700户,其中集中供暖户265户,且存在老人多、平房多、生活困难家庭多的“三多”现象。
  为推进清洁取暖,2019年,古城片区全面禁煤。今年冬季,当地又禁止烧柴取暖,一些群众家中的炉灶被封堵。
  12月17日,是山海关区古城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记者来到家住当地西五条胡同的牛大爷(化名)的家里。今年71岁的牛大爷说,“早上起床室内温度只有4℃或5℃,暖气片开着,温度也上不来,烧柴火不行,就挺着呗,没辙!”
  在牛大爷家,当地政府免费发放的电暖器被挂在墙上。牛大爷说,电暖器不光费电,散热效果也不好,即使打开,屋里的温度还是上不去。各级领导也到他家来过几次,除了巡查禁止烧煤烧柴之外,主要是动员他家把炉炕改为电水暖炕。
  “解决老百姓取暖问题,光安那个起不到作用。电水炕也能用,光是炕热乎了,屋里不行啊。不瞒你说,晚上我站在房间里头,都哆嗦。”牛大爷说。
  牛大爷的儿子说,他晚上睡觉经常被冻醒。牛大爷告诉记者,清洁取暖改造是好事,大家都支持,但不能“一刀切”,禁止烧煤可以,但不能连柴火也不能烧。最让他担心的是,过几天温度再低一些,水管冻了怎么做饭?
  虽然当地政府免费配发电暖气取暖,但受访者表示,电暖气不光费电,取暖效果也不好,即使打开,屋里的温度还是上不去。一些住户的室内温度仅在10℃左右,不少住户室温未达10℃,居民在家需要穿着厚厚的棉衣或钻在被窝里。

当地回应:
认领全部问题,立即整改

  对于部分群众质疑,当地如何回应?禁柴封灶,环保管控加码的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据介绍,去年以来,山海关区政府免费为古城居民发放安装聚能电暖器8308套(每户安装2-3套),安装电水暖炕199个,安装空气源热泵55台、电锅炉50台。今年又分两批次投资1200多万元实施电力增容和线路改造工程。另外,对更换门窗或增加外墙保温的居民,每项给予补贴500元至1000元。
  此前当地已制定政策,对古城内用清洁方式取暖的居民给予电费补贴,月电费小于等于800元的,补贴60%(按每月电费扣除基本生活用电30元的60%),月电费大于800元的,每户每月补贴462元。
  但在实际操作中,因电费统计、核算有一定周期,电费补贴实行事后打卡发放,加之部分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始终对放开用电取暖心存顾虑。
  山海关区区长刘尤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地已立即启动整改。他说:“我们全部认领新闻报道中反映的相关问题,立即进行整改。我们认为党委政府出台的一些决策,可能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有一些工作没有完全按照制定政策时的本意落实下去,给一些古城的老百姓造成‘一刀切’的现象。下一步,我们将改进工作措施,完善我们的政策。”

如何整改?
区里决定改进电费补贴方式

  刘尤优说,为鼓励群众用电取暖,区里已经决定,改进电费补贴方式。“从以前的后期补贴发放,到后期补贴和预缴一部分费用同时进行。怕群众不肯用电受冻,所以鼓励用电,把这个钱存在他的用电账户上,而不是存在他的银行卡上。”他说。
  另外,山海关区已做出决定,对古城住户实行登记购买电水暖炕免费政策,安装户补贴约1500元。
  针对古城群众盼望实行集中供暖的想法,刘尤优表示,经过多次专业技术论证,在古城内全部实行集中供暖和接通天然气,不太现实。他说:“集中供热方式在古城内实在没有办法推行。一是大家的房屋比较陈旧;二是比较拥挤,地下管网错综复杂,铺设热力管网实在无法实现。”
  刘尤优介绍,在现有条件下,为长远解决古城群众冬季取暖难题,区政府正在谋划在古城内逐步推行空气能热泵,确保古城群众温暖过冬。
  22日上午,记者在古城随机走访入户时了解到,11月的电费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一户古城居民告诉记者:“收到了钱,报了115.8元。”另一户居民说,上个月他家电费用了不到400元,领到了210元的电费补贴。据统计,11月份,整个古城1700户群众共领到电费补贴21.5万元,平均一户补贴150元。

综合新华社、央广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出门不想被叫“大妈”,夏天一定要这样穿,不花哨也不老土

出门不想被叫“大妈”,夏天一定要这样穿,不花哨也不老土

静儿时尚达人
2024-06-14 08:14:05
确定了!夏洛特公主无法参加阅兵仪式,所有复出的传闻都是烟雾弹

确定了!夏洛特公主无法参加阅兵仪式,所有复出的传闻都是烟雾弹

王姐懒人家常菜
2024-06-15 00:08:50
央视曝光:有人用AI写造谣文案,最高一天生成7000篇,每天流量变现超1万元,南昌警方:行拘!

央视曝光:有人用AI写造谣文案,最高一天生成7000篇,每天流量变现超1万元,南昌警方:行拘!

东方网
2024-06-14 12:38:07
著名隆重且盛大的金砖国家运动会开始了,不过我有三个疑问?

著名隆重且盛大的金砖国家运动会开始了,不过我有三个疑问?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6-14 09:19:00
从歼15坠机,看飞控设计南北之争

从歼15坠机,看飞控设计南北之争

文雅笔墨
2024-06-14 12:40:07
7种素菜是“嘌呤大户”,比肉类、海鲜还要高,再喜欢也要少吃

7种素菜是“嘌呤大户”,比肉类、海鲜还要高,再喜欢也要少吃

DrX说
2024-06-12 13:42:57
六公主发视频自证有官方拍摄标志,这回她和粉丝该怎么洗?

六公主发视频自证有官方拍摄标志,这回她和粉丝该怎么洗?

贪食记
2024-06-15 09:18:58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令人作呕的一幕出现了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令人作呕的一幕出现了

琪琪故事记
2024-06-14 09:42:01
都是好人霍勒迪收脚保护欧文 欧文21年也曾收脚保护过霍勒迪

都是好人霍勒迪收脚保护欧文 欧文21年也曾收脚保护过霍勒迪

直播吧
2024-06-14 15:50:29
2年顶薪!34岁CBA老将续约,辅佐三任教练,王哲林称他为大哥

2年顶薪!34岁CBA老将续约,辅佐三任教练,王哲林称他为大哥

体坛大事记
2024-06-15 05:35:02
奚梦瑶素颜来给何超欣过生日,赌王四太抱长孙,何超欣坐滑梯玩球

奚梦瑶素颜来给何超欣过生日,赌王四太抱长孙,何超欣坐滑梯玩球

综艺拼盘汇
2024-06-15 02:25:28
中超巨大争议!海港13分钟2次获益,津门虎点球被吹,主裁遭炮轰

中超巨大争议!海港13分钟2次获益,津门虎点球被吹,主裁遭炮轰

奥拜尔
2024-06-14 20:29:38
中央气象台6月15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6月15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财联社
2024-06-15 06:08:08
张成泽被清洗的真相:婚外情,给最高80后戴绿帽,9名情妇殉葬

张成泽被清洗的真相:婚外情,给最高80后戴绿帽,9名情妇殉葬

飞云如水
2024-04-18 14:00:23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吃鱼思故渊
2024-05-16 21:48:21
中俄在安理会再次为朝鲜提供政治支持

中俄在安理会再次为朝鲜提供政治支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4-06-14 15:04:05
四川执法人员查网约车拦住乘客不让离开,官方回应:语言冲突

四川执法人员查网约车拦住乘客不让离开,官方回应:语言冲突

小舞的爱好
2024-06-14 21:08:34
俄方向中国提了一个请求,中国没吭声,美国专家:中国定力太强

俄方向中国提了一个请求,中国没吭声,美国专家:中国定力太强

李大娱乐糊涂
2024-06-14 10:56:09
原来还有妈妈会嫉妒女儿?网友分享一个比一个炸裂,我大开眼界了

原来还有妈妈会嫉妒女儿?网友分享一个比一个炸裂,我大开眼界了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10 12:30:50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星辰故事屋
2024-06-05 12:16:48
2024-06-15 10:50:44
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
中国第一张都市报
26461文章数 249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官员:华盛顿希望看到G7在对抗中国时达到空前团结

头条要闻

美官员:华盛顿希望看到G7在对抗中国时达到空前团结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科技要闻

TikTok开始找退路了?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家居
房产
公开课

手机要闻

集邦咨询Q1报告出炉,苹果跌幅最大,OPPO紧随其后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