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传媒(本网综合)
五一长假,重点项目建设忙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这个“五一”小长假,全国旅游市场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在甘孜州,38家符合疫情防控条件的A级景区开门迎客,全省游人纷至沓来,沉寂多日的雅康高速公路再次“忙碌”起来。
车来车往的康定收费站,刚好位于跑马山脚下,不少游人经过这里时,都被旁边高高的墩柱和机械的轰鸣所吸引。康定,并不是“川藏天路”的终点,在以情歌闻名于世的“跑马山”下,真正意义上的高原高速正在一寸一寸“生长”。
在旅游业“全面升温”的同时,甘孜州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也按下了“快进键”。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接棒”雅康高速公路的“康定绕城高速公路”——雅叶高速康定过境段建设项目。
该项目 起于康定 城东升航(连接雅康高速), 止于 榆 林新城(阿尔卑斯小区附近,连接 康新高速二期及G318公路); 路线里程总长17.898 Km,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度25.5m; 全线设置3座主线桥梁, 2座隧道 (跑马山1号隧道8780m、跑马山2号隧道6667m)以及2处互通、1处服务区、1处停车区,服务区、停车区均与互通合设; 项目采用“EPC模式”,按全部控制出入、全立交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五一”期间,在这条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跑马山一号隧道内,150多名工人正不分昼夜24小时轮班作业,全力向前掘进。
5月3日下午2点,在该隧道左线“尽头”,LED灯将黢黑的“山洞”照得透亮,一架四层施工台车上,17名工人手持风钻同时掘进。在频率极快的震动声中,岩层有规律的破碎。
大山深处,昔日茶马古道正以裂变之姿成为川藏坦途,令人感受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伟力。
“隧道 以蛇型蜿蜒穿过跑马山,其中左线全长8865米,右线全长8780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隧道 最大埋深达1200米,进出口高差达到220米左右,是世界进出口高差最大的高海拔隧道。”雅叶高速康定过境段项目部副经理魏洪斌告诉记者,项目施工的重难点集中体现在跑马山一号隧道,该段有较多三级围岩,已出现岩爆和涌水等情况,“我们正全力攻坚这条隧道,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跑马山1号隧道效果图
隧道深处,湖北工人已上岗
发电机马力十足、三臂凿岩台车快速作业、装载车穿梭其间、开挖台车“挑灯夜战”.....为加速推进工程建设,啃下“硬骨头”,连日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面。
在这众多建设者中,精神最为饱满的,是4月8日才上岗的郑立涛。
“ 在家歇了两个多月,有活干我这心里踏实多了!”郑立涛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万河镇人,湖北省道路解封后,他和5名同乡立即申请返回去年工作的地方——雅叶高速康定过境段建设现场。
该项目部工程科工作人员严磊说,湖北籍的劳务人员是最晚一批返岗的工人,“他们回到工地后,入住隔离区宿舍,进行14天隔离观察,在做完两次核酸检测,向相关部门报备申请后,就能上岗了。”
作为一名有18年从业经验的老钻工,郑立涛工作效率特别高,体力上也丝毫不输工地上的小伙子们,“各级领导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工资比原来高了,还给我们专门准备了防疫物资,因此我们可得卖力干活儿!”
“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了极大努力,我们非常欢迎湖北籍工人参与四川省重点项目建设。”魏洪斌说,这批工人上岗时间不长,体力充沛,堪称建设现场的”生力军“。
同时,他表示虽然项目已经全面复工,但疫情防控工作却丝毫没有放松,“目前我们对工人实施全封闭管理,每天进行两次体温检测,食品和生活物资都是统一采购,外来人员未经允许是不得进入的。”
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防控工作不放松。“两手抓”的策略既让工人们能安心上班,也增强了凝聚力,提升了“战斗力”。
情歌故里,川藏天路在”生长“
上下齐心攻坚克难,团结一致争分夺秒。在项目各处建设现场,共有500多名工人正在一线奋战, 抢回受疫情影响落下的工期, “回填”失去的进度。
据该工程项目部工程科相关负责人胡文韬介绍,目前工程整体进展顺利 ,隧道工程方面,跑马山一号隧道左线已完成比例24.67%;跑马山一号隧道右线已完成比例26.62%;跑马山二号隧道进口右线完成比例9.16%。桥梁工程方面康定互通、主线桩基完成比例83.33%;墩柱完成比例42.85%。
“今年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总体完成产值6亿元,实现康定互通连接桥全面完工,跑马山1号隧道完成单洞掘进6公里,跑马山大桥完成钢箱梁建设的30%,跑马山2号隧道完成单洞掘进1.8公里。”魏 洪斌 说,能够带领一众建设者参与这样的“超级工程”非常荣幸,“我们加大了人力设备投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目前平均每天能掘进33米, 今年剩下的时间将集中力量完成任务。”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期待2022年,康定过境段全程通车的那一刻。”
“我知道我们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天路,希望能一直跟着施工队,把高速修到西藏去!”话别记者,郑立涛抬起风钻,走向隧道深处。
白天,他们与烈日高温对抗,在施工现场来回穿梭,为高速建设挥洒汗水;夜晚,他们枕着寒风与冷雨,承受着对家人思念的煎熬。在万千游人出行的小长假,筑路者们正是这样坚守在高原,诠释劳动的意义,用奉献标注时间的刻度,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他们所付诸的千百个日夜,终将化一条云端天路,承载起藏区群众的希望。
审核:黄良富 本期责编:肖宵 编辑:余秋琳
点亮“在看”,为建设者加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