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欧盟"学"美国搞对等关税反击,特朗普:让他们做

0
分享至

(原标题:欧盟"学"美国搞对等关税反击,特朗普:让他们做)

文 观察者网 杨蓉

欧盟据传下周将探讨实施“特朗普式”进口禁令,限制不符合欧盟农药使用标准的农产品流入,美国大豆或成为早期目标之一。据路透社和Mediaite网站16日报道,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回应说“不介意”,并称此举只会损害欧洲本身。

报道称,特朗普16日短暂到访佛罗里达州代托纳比奇,为当地举行的美国全国赛车联合会重大赛事“代托纳500”开幕后,回程时在机场被记者问及欧盟可能发布的食品进口禁令。“没关系,我不介意。”特朗普回答说,“让他们这么做吧……他们只会伤害到自己。”

特朗普强调,美国已经开始研究“对等关税”,“他们向我们收多少钱,我们就向他们收多少钱”。“没关系,这是公平的做法,甚至媒体都这么说……这对美国非常有利。”他补充道。

此外,一名白宫官员16日对相关报道回应说,特朗普正在争取实现公平和互惠的贸易,并将坚定维护美国农民的利益,“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全球范围内打开市场,推广高质量的美国产品”。

特朗普16日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国际机场接受采访

16日早些时候,英国《金融时报》引述三名知情官员说法称,针对一些与欧盟奉行不同标准的进口食品,欧盟委员会(欧委会)预计将在下周研究收紧进口限制。报道指出,这很可能包括大豆等美国作物,因为美国种植大豆等农作物时往往会用到百草枯等危害较大的农药,但后者在欧盟是被禁用的。

“我们从欧洲议会、成员国和我们的农民得到非常明确的信号:凡是在欧盟禁止的东西,就应该在欧盟受到禁止,即使是进口产品也不能例外。”欧盟卫生事务专员欧利韦尔·瓦尔海伊(Olivér Várhelyi)上月接受采访时说。

据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介绍,欧洲是美国大豆产业的重要市场。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4年,美国向欧盟出口了价值24.3亿美元的大豆,占据当年总出口量的十分之一。数据分析网站TrendEconomy的统计显示,2023年欧盟有44%的大豆进口自美国。

按照欧盟官员的说法,此举是为了保护成员国农民的利益和竞争力,并非“针对任何产品或国家”。不过,《金融时报》指出,这一举措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颇为类似,预计将加剧欧盟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

此前,特朗普10日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并声称将对芯片、汽车、药品等产品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13日,他又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特朗普主张,这是“为了公平”,因为美国面临着与其他国家“庞大且持续的商品贸易逆差”。

欧委会14日通过声明批评特朗普的所谓“对等关税”破坏了“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是“朝着错误方向迈出的一步”。声明表示:“欧盟将坚决并迅速反击任何对自由公平贸易的不合理限制,包括利用关税挑战合法和非歧视性政策的情况。”

欧盟据传下周将探讨实施“特朗普式”进口禁令,图为欧盟旗帜(资料图)

特朗普的备忘录并未说明“对等关税”征收时间,不过据特朗普的商务部长提名人卢特尼克13日说,最早征收时间可能在4月2日。欧委会表示,欧委会贸易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š Šefčovič)预计将于17日前往华盛顿与美国官员就新贸易政策举行会谈。

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也批评特朗普此举将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损害各方利益。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财政部官员加里·赫夫鲍尔(Gary Hufbauer)表示,如果实行“对等关税”,美国的平均关税可能会提高10到15个百分点,将拖累美国经济增长。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高级副会长戴维·弗伦奇(David French)13日发表声明说,“对等关税”将对零售业供应链造成“极大破坏”,会导致美国家庭承受更高商品价格,侵蚀家庭消费能力。弗伦奇指出,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每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降,表明消费者对贸易战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该指数2月降至67.8,为2024年7月以来最低。

延伸阅读

媒体:欧洲为预防“特朗普冲击”做1年多准备,结果3天就“破防”

为期三天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将于北京时间16日晚闭幕。但会议期间跨大西洋关系遭受的剧烈震荡却并未结束。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发言中对欧洲的痛批,令欧洲深感震惊。而特朗普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将欧洲排除在乌克兰和谈之外的言论,更加剧欧洲对自己被边缘化的担忧。

有评论指出,欧洲为预防“特朗普冲击”做了一年多的准备。但短短3天,“MAGA型飓风”就让欧洲“破防”了。

不确定性的新阶段

本届慕安会上,最戏剧化的一幕莫过于万斯对欧洲民主、移民等问题的抨击。

斥责欧洲“正逐渐背离最根本的价值观”;攻击德国移民政策;点名批评欧委会;甚至连“老朋友”英国都不放过……万斯的“言辞闪击战”令欧洲猝不及防。

舆论注意到,万斯对盟友发动“残酷的意识形态攻击”时,现场一片寂静,不少人被犀利言论“惊到”。场外则是很多欧洲国家的谴责声。

“扭曲民主形象!”——这是来自德国防长的批评。

“挑起美欧争端。”——这是欧盟“外长”卡拉斯的表态。

除了讲话引起争议,万斯一些做法也让东道主德国脸上挂不住。

万斯把德国总理朔尔茨晾在一边,却会见了极右翼德国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在距离德国大选仅剩一周之际,此举被批评人士称为“惊人的政治干预”。


当地时间2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

万斯上述举动释放什么信号?给欧洲投下怎样的“震撼弹”?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冯仲平认为,可从两个层面看。

第一,众所周知,美欧联盟是价值观联盟。但特朗普时代下的美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如今美国的“二把手”甚至用“价值观”“民主”来质疑和敲打欧洲。

这凸显出大西洋两岸的鸿沟加深,在更多问题上出现深层裂痕。欧洲各国政府已经无法掩盖这种分歧。

第二,虽然外界料到,特朗普上台会鼓舞欧洲民粹主义和极右力量,但没想到的是,万斯、马斯克等美国重量级人物会如此攻击欧洲主流政党。这势必对欧洲极右势力上升起到“强刺激”。

观察人士注意到,带有极右色彩的欧洲议会第三大党团“欧洲爱国者”日前在西班牙举行政党领导人峰会。未来,在极右力量受到美国鼓励后,欧洲政治版图将面临何种冲击有待观察。

总而言之,美欧在本届慕安会上围绕核心议题的分歧扩大。万斯的一系列言行表明,美欧关系正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阶段。

“慕安会效应”已显现

但眼下令欧洲感到最焦虑的,恐怕还不是万斯做的上述两件事。

新华社消息,美国政府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当地时间15日在慕安会上表示,乌克兰问题谈判参加方将不会包括欧洲国家。

早些时候,特朗普与俄总统普京通话,以及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乌克兰“入约”等问题上的“四不”表态,已经令欧盟产生“被美国抛弃”的担忧。而今,凯洛格的新言论似乎坐实了这种不安。

法国总统马克龙试图于当地时间17日召集欧洲紧急峰会,着重讨论欧洲被排除在乌克兰和平谈判之外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北约或某些欧洲部队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图为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

欧洲焦虑上升的同时,乌克兰心里也在犯难。

环球网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在慕安会上婉拒了美国代表团要求其签署的一份文件,文件将授权美国拥有乌克兰50%的矿产资源。这体现出美乌的立场差距。

冯仲平指出,法方准备紧急召集峰会,表明“慕安会效应”已显现。紧急峰会可能试图明确两个方向。

一是乌克兰危机的走向不能任由美国和俄罗斯说了算,欧洲不会甘心被边缘化,因为一旦如此,欧洲利益将受损。欧洲需要明确自身在结束俄乌冲突中的角色。

二是对于跨大西洋关系可能走向恶化,将采取何种应对。

一位欧洲外交官表示,美国一边“排斥欧洲”,一边致函询问欧洲国家愿提供哪些维和部队。“看来,欧洲将被要求监督一项它没有直接参与谈判的协议。”更严峻的挑战是,美国可能很快把乌克兰未来的长期安全问题一股脑儿扔给欧洲。

“更糟糕的噩梦”

有评论指出,一年多来,欧洲领导人一直在为特朗普的回归做准备。然而,过去三天的情况是一场超出预想的“更糟糕的噩梦”。

一段时间以来,从特朗普“盯上”格陵兰岛,到最近挥动“对等关税”大棒,特朗普对欧洲的羞辱不断。

从万斯在全球人工智能峰会上抨击欧盟监管过度,到赫格塞斯要求北约国家将国防开支增加到GDP的5%,“MAGA型”飓风席卷欧洲大陆。

如何评价跨大西洋关系的态势和走势?

态势方面,冯仲平认为,这可能是冷战以来美欧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如果说冷战时期是美欧关系的1.0版,冷战后是2.0版,那么特朗普第二任期或开启美欧关系的3.0时代,双方的矛盾会加剧,关系会疏远。

从表面上看,欧美在诸多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尤其是关税贸易方面欧洲对美国的幻想破灭;防务问题上经济不景气的欧洲很难“如美国之愿达标”;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不顾盟友利益的做法令欧洲发出“背后被踢一脚”的哀叹。

从深层上看,特朗普认为欧洲占了美国便宜,后者需要付出更多成本代价,为美国利益服务。特朗普政策转向的逻辑内核是对冷战后“民主推广”范式的彻底否定。

用海牙战略咨询公司CogitoPraxis创始人尼古拉斯·邓根的话说,特朗普的议程与欧洲安全无关,他不认为美国应为欧洲安全埋单。“这不是跨大西洋关系的新时代,而是全球大国关系取代‘自由国际主义’的新时代。”

美欧关系走势方面,冯仲平认为,这将比“特朗普1.0”时期出现更大裂痕。

从美国角度,特朗普绕开欧洲推动乌克兰问题谈判,可能牺牲欧洲利益,是其不能接受的。美国无视国际法和既有规则的做法,更使欧洲难以应付。

从欧洲角度,一方面,当前是它最需要团结的时候,无奈内部矛盾繁多,法德两大轴心更因内政问题导致其在欧盟的影响力削弱。

另一方面,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绝情寡义”让欧洲形成了加强战略自主、防务自主的集体意志,但眼下欧洲经济低迷,短期内难以解决防务自主问题。这将使欧洲在处理跨大西洋关系时陷入矛盾。

虽然各方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前景不乏悲观,但也有分析认为尚待进一步观察。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美国政治与政策高级讲师理查德·约翰逊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言论不一定板上钉钉。“其目标是重新平衡对欧关系,呼吁更多地让欧洲推动这一关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兼职教授安德鲁·温纳说,美国在集体防御方面希望盟友做得更多的做法,可追溯至里根时期,眼下只是面临一波更强的势头,因此不必对特朗普或万斯的言论感到过分震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红线已划!李嘉诚没辙了,贝莱德财团也没辙了

红线已划!李嘉诚没辙了,贝莱德财团也没辙了

互联鱼
2025-03-22 22:07:24
中美宇航员返航状态差距太大,中国宇航员身体大浮肿,美国却很好

中美宇航员返航状态差距太大,中国宇航员身体大浮肿,美国却很好

Thurman在昆明
2025-03-22 17:00:40
香港明星挤爆深圳山姆!穷鬼三件套凭啥让中产破防?

香港明星挤爆深圳山姆!穷鬼三件套凭啥让中产破防?

苗苗情感说
2025-03-22 13:00:04
网传判决书:2017年秦升指使孙世林在申花对权健比赛里踢假球

网传判决书:2017年秦升指使孙世林在申花对权健比赛里踢假球

懂球帝
2025-03-22 22:24:39
明朝史上好色太监陈德润,睡遍后宫所有佳丽,主意打到皇后身上

明朝史上好色太监陈德润,睡遍后宫所有佳丽,主意打到皇后身上

纪实文录
2025-03-21 14:59:39
抵达杭州后!伊万补招2国脚,3人退出大名单,蒋光太缺战澳大利亚

抵达杭州后!伊万补招2国脚,3人退出大名单,蒋光太缺战澳大利亚

球场没跑道
2025-03-22 15:29:10
大争议!许钟豪肘击张宁+挑衅 赛后遭山西球迷围堵大巴要求道歉

大争议!许钟豪肘击张宁+挑衅 赛后遭山西球迷围堵大巴要求道歉

醉卧浮生
2025-03-22 22:41:21
王石再预测中国未来房地产走向:若无意外,或大概率又是对的

王石再预测中国未来房地产走向:若无意外,或大概率又是对的

巢客HOME
2024-12-21 05:55:03
许家印,再爆惊天丑闻!

许家印,再爆惊天丑闻!

地产八卦
2025-03-20 22:17:52
李嘉诚甩卖港口后,港星肥妈率先发声表态,霍启刚一句话道破关键

李嘉诚甩卖港口后,港星肥妈率先发声表态,霍启刚一句话道破关键

鋭娱之乐
2025-03-20 14:20:30
马斯克:资助特斯拉袭击行动的人是最坏的坏人 特朗普称破坏特斯拉可能获刑20年

马斯克:资助特斯拉袭击行动的人是最坏的坏人 特朗普称破坏特斯拉可能获刑20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22 18:37:37
田静撤销社媒主页毕业院校!此前曾被质疑教育背景

田静撤销社媒主页毕业院校!此前曾被质疑教育背景

鲁中晨报
2025-03-22 10:28:17
山东气温或破30℃后将迎断崖式降温 26日夜间强冷空气“打断”升温

山东气温或破30℃后将迎断崖式降温 26日夜间强冷空气“打断”升温

齐鲁壹点
2025-03-22 21:23:10
向第47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致敬?特朗普宣布为美军第六代战机命名F-47,相关图片曝光

向第47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致敬?特朗普宣布为美军第六代战机命名F-47,相关图片曝光

环球网资讯
2025-03-22 08:03:21
汪小菲直播晒儿女,小玥儿穿新裙子气质大变,张兰或去台北陪孩子

汪小菲直播晒儿女,小玥儿穿新裙子气质大变,张兰或去台北陪孩子

史行途
2025-03-22 12:03:31
北京专机顺利返回,大局基本已定,港媒趁热打铁,李嘉诚变相发声

北京专机顺利返回,大局基本已定,港媒趁热打铁,李嘉诚变相发声

小彭聊社会
2025-03-23 00:16:19
离了!刘诗诗吴奇隆分割财产?双方完成股权转让,孩子出生后无互动

离了!刘诗诗吴奇隆分割财产?双方完成股权转让,孩子出生后无互动

扒星人
2025-02-20 14:26:47
S妈开怼汪小菲,没想到实锤了小S说谎,张兰赢麻了

S妈开怼汪小菲,没想到实锤了小S说谎,张兰赢麻了

阿矗论古今
2025-03-22 09:47:36
广东一镇党委原书记被查!他曾表示要当好“领头雁”,念好“紧箍咒”

广东一镇党委原书记被查!他曾表示要当好“领头雁”,念好“紧箍咒”

潇湘晨报
2025-03-22 10:42:16
张钰臻的死!她母亲脱不了干系,全网找爸爸,知情者透露家庭情况

张钰臻的死!她母亲脱不了干系,全网找爸爸,知情者透露家庭情况

明月聊史
2025-03-22 19:34:15
2025-03-23 07:23:00

头条要闻

女生直播间打赏200万把母亲气进医院 退款遭平台拒绝

头条要闻

女生直播间打赏200万把母亲气进医院 退款遭平台拒绝

体育要闻

生涯突破!皮亚斯特里夺F1中国站杆位

娱乐要闻

大S遗愿曝光!汪小菲曾打电话咆哮S妈

财经要闻

财报里的电商三巨头:AI豪赌

科技要闻

蔚来一年巨亏224亿!李斌解释了一个半小时

汽车要闻

艾瑞泽8 PRO 10.39万起 动力拉满豪华平权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手机
旅游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最低1.58万/平!广州首批配售型保障房价格公布!

亲子要闻

超级治愈的可爱宝宝,笑起来的样子让人十分的温暖,“真的会忍不住揉她脸蛋的”

手机要闻

苹果折叠屏iPhone铰链或引入“液态金属”材料,有望明年底亮相

旅游要闻

速戳!深圳站进站指南,让出行更高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