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欧盟"学"美国搞对等关税反击,特朗普:让他们做

0
分享至

(原标题:欧盟"学"美国搞对等关税反击,特朗普:让他们做)

文 观察者网 杨蓉

欧盟据传下周将探讨实施“特朗普式”进口禁令,限制不符合欧盟农药使用标准的农产品流入,美国大豆或成为早期目标之一。据路透社和Mediaite网站16日报道,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回应说“不介意”,并称此举只会损害欧洲本身。

报道称,特朗普16日短暂到访佛罗里达州代托纳比奇,为当地举行的美国全国赛车联合会重大赛事“代托纳500”开幕后,回程时在机场被记者问及欧盟可能发布的食品进口禁令。“没关系,我不介意。”特朗普回答说,“让他们这么做吧……他们只会伤害到自己。”

特朗普强调,美国已经开始研究“对等关税”,“他们向我们收多少钱,我们就向他们收多少钱”。“没关系,这是公平的做法,甚至媒体都这么说……这对美国非常有利。”他补充道。

此外,一名白宫官员16日对相关报道回应说,特朗普正在争取实现公平和互惠的贸易,并将坚定维护美国农民的利益,“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全球范围内打开市场,推广高质量的美国产品”。

特朗普16日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国际机场接受采访

16日早些时候,英国《金融时报》引述三名知情官员说法称,针对一些与欧盟奉行不同标准的进口食品,欧盟委员会(欧委会)预计将在下周研究收紧进口限制。报道指出,这很可能包括大豆等美国作物,因为美国种植大豆等农作物时往往会用到百草枯等危害较大的农药,但后者在欧盟是被禁用的。

“我们从欧洲议会、成员国和我们的农民得到非常明确的信号:凡是在欧盟禁止的东西,就应该在欧盟受到禁止,即使是进口产品也不能例外。”欧盟卫生事务专员欧利韦尔·瓦尔海伊(Olivér Várhelyi)上月接受采访时说。

据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介绍,欧洲是美国大豆产业的重要市场。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4年,美国向欧盟出口了价值24.3亿美元的大豆,占据当年总出口量的十分之一。数据分析网站TrendEconomy的统计显示,2023年欧盟有44%的大豆进口自美国。

按照欧盟官员的说法,此举是为了保护成员国农民的利益和竞争力,并非“针对任何产品或国家”。不过,《金融时报》指出,这一举措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颇为类似,预计将加剧欧盟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

此前,特朗普10日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并声称将对芯片、汽车、药品等产品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13日,他又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特朗普主张,这是“为了公平”,因为美国面临着与其他国家“庞大且持续的商品贸易逆差”。

欧委会14日通过声明批评特朗普的所谓“对等关税”破坏了“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是“朝着错误方向迈出的一步”。声明表示:“欧盟将坚决并迅速反击任何对自由公平贸易的不合理限制,包括利用关税挑战合法和非歧视性政策的情况。”

欧盟据传下周将探讨实施“特朗普式”进口禁令,图为欧盟旗帜(资料图)

特朗普的备忘录并未说明“对等关税”征收时间,不过据特朗普的商务部长提名人卢特尼克13日说,最早征收时间可能在4月2日。欧委会表示,欧委会贸易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š Šefčovič)预计将于17日前往华盛顿与美国官员就新贸易政策举行会谈。

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也批评特朗普此举将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损害各方利益。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财政部官员加里·赫夫鲍尔(Gary Hufbauer)表示,如果实行“对等关税”,美国的平均关税可能会提高10到15个百分点,将拖累美国经济增长。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高级副会长戴维·弗伦奇(David French)13日发表声明说,“对等关税”将对零售业供应链造成“极大破坏”,会导致美国家庭承受更高商品价格,侵蚀家庭消费能力。弗伦奇指出,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每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降,表明消费者对贸易战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该指数2月降至67.8,为2024年7月以来最低。

延伸阅读

媒体:欧洲为预防“特朗普冲击”做1年多准备,结果3天就“破防”

为期三天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将于北京时间16日晚闭幕。但会议期间跨大西洋关系遭受的剧烈震荡却并未结束。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发言中对欧洲的痛批,令欧洲深感震惊。而特朗普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将欧洲排除在乌克兰和谈之外的言论,更加剧欧洲对自己被边缘化的担忧。

有评论指出,欧洲为预防“特朗普冲击”做了一年多的准备。但短短3天,“MAGA型飓风”就让欧洲“破防”了。

不确定性的新阶段

本届慕安会上,最戏剧化的一幕莫过于万斯对欧洲民主、移民等问题的抨击。

斥责欧洲“正逐渐背离最根本的价值观”;攻击德国移民政策;点名批评欧委会;甚至连“老朋友”英国都不放过……万斯的“言辞闪击战”令欧洲猝不及防。

舆论注意到,万斯对盟友发动“残酷的意识形态攻击”时,现场一片寂静,不少人被犀利言论“惊到”。场外则是很多欧洲国家的谴责声。

“扭曲民主形象!”——这是来自德国防长的批评。

“挑起美欧争端。”——这是欧盟“外长”卡拉斯的表态。

除了讲话引起争议,万斯一些做法也让东道主德国脸上挂不住。

万斯把德国总理朔尔茨晾在一边,却会见了极右翼德国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在距离德国大选仅剩一周之际,此举被批评人士称为“惊人的政治干预”。


当地时间2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

万斯上述举动释放什么信号?给欧洲投下怎样的“震撼弹”?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冯仲平认为,可从两个层面看。

第一,众所周知,美欧联盟是价值观联盟。但特朗普时代下的美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如今美国的“二把手”甚至用“价值观”“民主”来质疑和敲打欧洲。

这凸显出大西洋两岸的鸿沟加深,在更多问题上出现深层裂痕。欧洲各国政府已经无法掩盖这种分歧。

第二,虽然外界料到,特朗普上台会鼓舞欧洲民粹主义和极右力量,但没想到的是,万斯、马斯克等美国重量级人物会如此攻击欧洲主流政党。这势必对欧洲极右势力上升起到“强刺激”。

观察人士注意到,带有极右色彩的欧洲议会第三大党团“欧洲爱国者”日前在西班牙举行政党领导人峰会。未来,在极右力量受到美国鼓励后,欧洲政治版图将面临何种冲击有待观察。

总而言之,美欧在本届慕安会上围绕核心议题的分歧扩大。万斯的一系列言行表明,美欧关系正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阶段。

“慕安会效应”已显现

但眼下令欧洲感到最焦虑的,恐怕还不是万斯做的上述两件事。

新华社消息,美国政府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当地时间15日在慕安会上表示,乌克兰问题谈判参加方将不会包括欧洲国家。

早些时候,特朗普与俄总统普京通话,以及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乌克兰“入约”等问题上的“四不”表态,已经令欧盟产生“被美国抛弃”的担忧。而今,凯洛格的新言论似乎坐实了这种不安。

法国总统马克龙试图于当地时间17日召集欧洲紧急峰会,着重讨论欧洲被排除在乌克兰和平谈判之外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北约或某些欧洲部队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图为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

欧洲焦虑上升的同时,乌克兰心里也在犯难。

环球网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在慕安会上婉拒了美国代表团要求其签署的一份文件,文件将授权美国拥有乌克兰50%的矿产资源。这体现出美乌的立场差距。

冯仲平指出,法方准备紧急召集峰会,表明“慕安会效应”已显现。紧急峰会可能试图明确两个方向。

一是乌克兰危机的走向不能任由美国和俄罗斯说了算,欧洲不会甘心被边缘化,因为一旦如此,欧洲利益将受损。欧洲需要明确自身在结束俄乌冲突中的角色。

二是对于跨大西洋关系可能走向恶化,将采取何种应对。

一位欧洲外交官表示,美国一边“排斥欧洲”,一边致函询问欧洲国家愿提供哪些维和部队。“看来,欧洲将被要求监督一项它没有直接参与谈判的协议。”更严峻的挑战是,美国可能很快把乌克兰未来的长期安全问题一股脑儿扔给欧洲。

“更糟糕的噩梦”

有评论指出,一年多来,欧洲领导人一直在为特朗普的回归做准备。然而,过去三天的情况是一场超出预想的“更糟糕的噩梦”。

一段时间以来,从特朗普“盯上”格陵兰岛,到最近挥动“对等关税”大棒,特朗普对欧洲的羞辱不断。

从万斯在全球人工智能峰会上抨击欧盟监管过度,到赫格塞斯要求北约国家将国防开支增加到GDP的5%,“MAGA型”飓风席卷欧洲大陆。

如何评价跨大西洋关系的态势和走势?

态势方面,冯仲平认为,这可能是冷战以来美欧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如果说冷战时期是美欧关系的1.0版,冷战后是2.0版,那么特朗普第二任期或开启美欧关系的3.0时代,双方的矛盾会加剧,关系会疏远。

从表面上看,欧美在诸多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尤其是关税贸易方面欧洲对美国的幻想破灭;防务问题上经济不景气的欧洲很难“如美国之愿达标”;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不顾盟友利益的做法令欧洲发出“背后被踢一脚”的哀叹。

从深层上看,特朗普认为欧洲占了美国便宜,后者需要付出更多成本代价,为美国利益服务。特朗普政策转向的逻辑内核是对冷战后“民主推广”范式的彻底否定。

用海牙战略咨询公司CogitoPraxis创始人尼古拉斯·邓根的话说,特朗普的议程与欧洲安全无关,他不认为美国应为欧洲安全埋单。“这不是跨大西洋关系的新时代,而是全球大国关系取代‘自由国际主义’的新时代。”

美欧关系走势方面,冯仲平认为,这将比“特朗普1.0”时期出现更大裂痕。

从美国角度,特朗普绕开欧洲推动乌克兰问题谈判,可能牺牲欧洲利益,是其不能接受的。美国无视国际法和既有规则的做法,更使欧洲难以应付。

从欧洲角度,一方面,当前是它最需要团结的时候,无奈内部矛盾繁多,法德两大轴心更因内政问题导致其在欧盟的影响力削弱。

另一方面,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绝情寡义”让欧洲形成了加强战略自主、防务自主的集体意志,但眼下欧洲经济低迷,短期内难以解决防务自主问题。这将使欧洲在处理跨大西洋关系时陷入矛盾。

虽然各方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前景不乏悲观,但也有分析认为尚待进一步观察。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美国政治与政策高级讲师理查德·约翰逊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言论不一定板上钉钉。“其目标是重新平衡对欧关系,呼吁更多地让欧洲推动这一关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兼职教授安德鲁·温纳说,美国在集体防御方面希望盟友做得更多的做法,可追溯至里根时期,眼下只是面临一波更强的势头,因此不必对特朗普或万斯的言论感到过分震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设保护区,黄岩岛就爆发冲突,大批军机拦截,董军接到美方电话

刚设保护区,黄岩岛就爆发冲突,大批军机拦截,董军接到美方电话

清欢百味
2025-09-12 12:37:04
4位市委副书记上任,他曾在福建挂职

4位市委副书记上任,他曾在福建挂职

鲁中晨报
2025-09-13 19:38:04
52岁当爹的在自家6个车位停满闺女的玩具车,物业人员将其全部砸坏

52岁当爹的在自家6个车位停满闺女的玩具车,物业人员将其全部砸坏

朝暮书屋
2025-09-01 18:46:22
一夜之间,德国多座城市悄悄删了和中国兄弟城市的合作协议!

一夜之间,德国多座城市悄悄删了和中国兄弟城市的合作协议!

甘甘来了
2025-09-11 11:27:24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我们还会有一大批中产将要倒下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我们还会有一大批中产将要倒下

流苏晚晴
2025-09-13 19:16:59
全网厌恶的“海底捞讨蛋糕”事件:病态家长,能带出多没教养的娃

全网厌恶的“海底捞讨蛋糕”事件:病态家长,能带出多没教养的娃

嫹笔牂牂
2025-09-13 07:40:32
罗永浩赢定了?850万粉丝网红探店西贝:贵、用料理包、早晚完蛋

罗永浩赢定了?850万粉丝网红探店西贝:贵、用料理包、早晚完蛋

小嵩
2025-09-12 16:07:33
海底捞撒尿事件迎来大结局!被判赔偿220万,父母哭诉没那么多钱

海底捞撒尿事件迎来大结局!被判赔偿220万,父母哭诉没那么多钱

小彭聊社会
2025-09-14 01:43:33
无解的阳谋!菲律宾傻眼,美国做梦也不敢想,黄岩岛中国会这样干

无解的阳谋!菲律宾傻眼,美国做梦也不敢想,黄岩岛中国会这样干

通文知史
2025-09-13 08:05:17
24岁嫁给刘翔的葛天,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了,如今12年后过得咋样

24岁嫁给刘翔的葛天,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了,如今12年后过得咋样

陈意小可爱
2025-09-12 08:13:56
王皓该脸红!执教世界第一又出局,陈幸同现场换球衣打脸国乒男队

王皓该脸红!执教世界第一又出局,陈幸同现场换球衣打脸国乒男队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09-13 17:49:09
震惊!大学新生拒绝入学潮来了……

震惊!大学新生拒绝入学潮来了……

Dr小鱼
2025-09-12 15:32:51
微信打电话和直接打电话有什么直接区别?网友分享观点很独到啊

微信打电话和直接打电话有什么直接区别?网友分享观点很独到啊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1 00:10:11
大量日系“电视棒”流入闲鱼,跟打火机一样小,预装安卓系统

大量日系“电视棒”流入闲鱼,跟打火机一样小,预装安卓系统

科技拌饭
2025-09-08 19:21:46
菩萨告诫:蛇不轻易进屋,进屋总会发生这三件大事,定要留意!

菩萨告诫:蛇不轻易进屋,进屋总会发生这三件大事,定要留意!

萧竹轻语
2025-09-09 19:56:48
请注意:新一轮也应是最大关税潮或来临,特朗普关税战要收网?

请注意:新一轮也应是最大关税潮或来临,特朗普关税战要收网?

邵旭峰域
2025-09-13 11:16:13
时隔19年,“出走王族”哈里王子回家见了父亲查尔斯三世,并为此“清空了全天的日程安排”,父子“一起喝了茶”

时隔19年,“出走王族”哈里王子回家见了父亲查尔斯三世,并为此“清空了全天的日程安排”,父子“一起喝了茶”

极目新闻
2025-09-12 09:07:44
西贝硬刚罗永浩,卫健委出手了!

西贝硬刚罗永浩,卫健委出手了!

梳子姐
2025-09-13 19:16:39
传甲骨文中国区裁员:补偿N+6!

传甲骨文中国区裁员:补偿N+6!

芯智讯
2025-09-13 16:20:21
“老罗,我们家没有预制菜”,宁波老字号餐饮店用大屏“喊话”罗永浩,品牌方:只是想宣传自家菜

“老罗,我们家没有预制菜”,宁波老字号餐饮店用大屏“喊话”罗永浩,品牌方:只是想宣传自家菜

极目新闻
2025-09-13 23:16:39
2025-09-14 09:55:00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很不耐烦 发了"一封致北约和世界的信"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很不耐烦 发了"一封致北约和世界的信"

体育要闻

27年的等待结束?挪威最快下个月进世界杯

娱乐要闻

杨幂回复祝福区别对待祝绪丹引热议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数码
旅游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我家的皮夹克没有漏风

教育要闻

爸妈不教儿子,指望女友来“改造”?

数码要闻

至像Z35国产芯系列新品打印机发布:中国芯领航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军事要闻

多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支持"两国方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