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发言人盛来运称,在调研中感觉到,现在不同的企业冰火两重天的处境。这可能也是一方面说明当前的形势确实是错综复杂,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这种结构调 整期,大家都在经历着结构转型期间的阵痛。但是我想说,我们理性地看待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它所处的阶段,那么我们对中国经济后期的走势还是有理由相信,中 国的明天比今天更美好。我之所以对中国经济的后期走势还是有比较有乐观的预期,主要是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记者:
刚才盛司长提到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事实上在前几个季度已经出现了这个苗头,很多人都担心中国经济的后期走势,请问发言人您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如何前行?中国7.5%的GDP增速目标能否实现?谢谢。
盛来运:
谢谢你的提问。我也注意到了媒体最近一段时间对中国经济走势的一些讨论。在调研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现在不同的企业冰火两重天的处境。我想说,这可能也是一方面说明当前的形势确实是错综复杂,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这种结构调整期,大家都在经历着结构转型期间的阵痛。但是我想说,我们理性地看待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它所处的阶段,那么我们对中国经济后期的走势还是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比今天更美好。我之所以对中国经济的后期走势还是有比较有乐观的预期,主要是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进入结构转型期以后,尽管潜在生产率有所下降,尽管资源、环境、市场的约束有一些增强,但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之中。去年城镇化率是52.6%,但其中包括1.7亿左右在城里打工六个月以上的农民工。城镇化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提升角度来讲,都还有较大的空间。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和新兴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会释放出极大的投资和消费的潜力。
二是中国地域广阔,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按照目前的国家统计局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话,中部地区目前比东部地区至少要落后五年,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至少要落后十年。再过五年和十年,大家设想一下,中部地区如果达到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话,那么我们还需要多少投资,需要释放出多大的消费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