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军]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会议专场,我们今天会议可谓是全明星阵容,我来自于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非常容幸担任此次主持人。首先介绍来到我们会场讨论的几位嘉宾。 [11:07:13]
[刘胜军] 第一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也是中国银行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博士,他翻译的《美国货币史》在国内的影响非常大;第二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潘英丽教授,潘教授在过去很多年,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个话题做了很多研究,不久前还刚刚出版一套丛书,对这个话题潘教授有很多见解;第三位嘉宾是胡祖六博士,胡博士是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哈佛大学博士,曾经担任高盛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主席,胡博士2008年参与陆家嘴论坛也参与了资本项目开放这个话题的讨论; 第四位嘉宾是被称为首富园丁的蔡洪平先生,他帮助中国民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资本融资超过2000亿,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现在在德意志银行亚洲区担任投资银行部主席;最后一位嘉宾是我在中欧的同事黄明教授,黄教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值得一提的是黄教授拥有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两个学校的博士学位,应该说在华人学者中非常不容易,黄教授在金融衍生产品领域也是首屈一指的专家。 [11:10:08]
[刘胜军] 在正式讨论前,我首先介绍一下我们今天专题的议题。资本项目开放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也存在很多争。大家之所以关心,我觉得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很多专家都提出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前提条件。第二个原因是资本项目开放其实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比如说如果资本项目开放了,那么你在上海买不起房子就可以到西班牙去买,到其他国家去买,到其他国家去投资,这本身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问题,也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11:11:35]
[刘胜军] 但是这个话题也存在很大争议,应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条件已经很成熟了,外汇储备多,金融机构很稳健,所以说应该开放。另外一种观点是中国金融机构承受风险能力不够,我们过快实现资本项目帐户可能会带来很大风险。实践中我们的进展比较慢,大家关注比较多的一个是天津推出的港股直通车,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中央一直比较谨慎。从周小川行长的演讲中可以看到,对这个方向都是坚定不移,但是在推出的速度和节奏、是否具备条件等一系列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就这样一个话题,我们首先有请五位嘉宾发表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一些论据和理由,每个人发言的时间不要太长,五分钟左右。首先有请巴曙松博士。[11:13:32]
[巴曙松] 谢谢主持人,刚刚主持人无意中透露了一个信息,胡教授第一届参与论坛时也讨论过这个题目,我想这个题目不会成为陆家嘴论坛的长期讨论题目。刚才主持人从正反两面谈了这个问题,确实是争议分歧很大,但是我个人补充一点看法,从中国发展的当前特定阶段来看,最近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们靠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国际收支的平衡模式在出现转变,逐步进入个人投资阶段,更多需要一个可兑换国际化的货币机构,这些大家都研究得非常充分了。我只是想补充一点直观的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来看,基本上每一次贸易向下、资本向下的开放,类似风险控制能力不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等这种担心,这些都存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充斥在媒体上讨论的都是“狼来了”,“要破产”“失业问题”,包括金融业类似这样讨论,事实证明,对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将来说,你给他一个应对的能力和空间后,他的市场反应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强。我早上正好碰到香港政府的一个负责人,我相信他愿意人民币可兑换、资本项目开放尽可能慢一点,因为这样就使得香港离岸市场发展更快,从1千亿,3千亿,现在4千亿,明年到2万亿,有足够的时间发展离岸市场,让他避免还在发展起步阶段受到上海市场开放带来的冲击,我就谈这点,谢谢。 [1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