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开始搞养老保险改革,简单说就是和企业的养老制度并轨了。而2015-2017年退休的这批人,刚好卡在改革前后,被称为“政事中人”——改革前没按新规则缴费,改革后又马上退休,养老金没达到预期,多半是这三个实际问题导致的。
![]()
第一,过渡期的差额只发了一小部分。国家特意设了10年过渡期,怕改革后待遇下降,定了“保低限高”的规矩:如果按新办法算的养老金比老办法多,多出来的部分不会一次性发。2015年退休发10%、2016年发20%、2017年发30%,相当于多出来的钱只拿到零头。比如同级别同事,就差3个月退休,2014年退能领10600元,2015年退的待遇直接少了一截。
第二,新养老金的“组成部分没凑齐”。新办法的养老金分四部分,但这批人按新规则实际缴费才1-3年,个人账户里的钱少得可怜,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就几十块;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各地算法不一样,有些省份按很低的比例算,没补上改革前没缴费的年限缺口。另外,当时职业年金刚起步,大家交的时间短,账户里没多少积累,也没法帮着提高待遇。
第三,正式核算慢,补发钱拖得久。改革刚开始,很多细则没完善,这批退休的人一开始领的都是“临时养老金”,比最终核算的正式待遇低20%-30%。不少2015年退休的人,等到2019年甚至更晚才拿到补发的差额,这几年里不仅亏了物价上涨的影响,要是把这笔钱存起来理财,也少了不少收益。
不过大家也别太着急,2024年10年过渡期已经结束了,之前没发足的差额正在各地陆续补齐,现在养老金都是按新办法全额计发了。其实这批“中人”的待遇“吃亏”,只是制度改革过渡时的阶段性情况,国家一直有政策保障,不会让大家的待遇大幅下降,后续也会跟着全国养老金上调一起涨。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政策信息整理,仅为科普解读,不构成任何养老待遇核算、补发的官方指导。各地养老金计发细则、补发时间及标准存在差异,具体情况请以当地人社部门、退休单位的官方通知和核算结果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