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枚导弹打醒了俄罗斯!普京向北约打出明牌,每10天炸乌克兰一轮
近日,俄乌战争再度升级,两天内,双方互相发动的深度打击,比过去数月集中得更密集、强度更高。无论是在边境附近试图突破防空系统的乌克兰,还是在被袭后迅速做出大规模回击的俄罗斯,两军的行动都呈现出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战争已经从前线争夺,转向体系对体系、能源对能源、工业对工业的对抗。
在这个冬天真正降临之前,两国都在试图通过攻击关键基础设施,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寒季谋取战略上的主动权。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11月19日的通报,乌克兰在18日试图通过美制ATACMS战术弹道导弹,对俄罗斯沃罗涅日境内的民用设施实施远程打击。
![]()
俄方称,有四枚导弹越境飞来,在接近目标前被俄军的S-400与“铠甲”系统依次拦截,尽管残骸坠落在一处老年中心和孤儿院的屋顶,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对于乌克兰来说,这种跨境打击并非首次,但此次失败具有明显的示范意义,俄罗斯方面随后公布了一个罕见细节:俄军不仅拦截了导弹,还通过无人机与前线改装预警平台锁定了ATACMS的发射源,并在导弹落地后十几分钟内,对乌军使用的两套海马斯发射车展开打击。
俄军称,发射ATACMS的海马斯车组在哈尔科夫州楚格伊夫市以东约50公里的地区被发现,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M进行精确打击,击毁发射车并造成约10名乌军炮兵死亡。
这意味着,乌克兰试图通过“快进快出”方式实施火力突袭的策略,在俄军持续强化的侦察链路下开始变得不再安全,俄军显然已经构建了一个更紧凑的无人机、雷达与防空协同体系,使得乌军远程火力的可用窗口不断缩小。
对乌军而言,美制ATACMS是其跨境打击的核心工具,尤其可威胁俄后方机场、弹药库、油料储区等,然而,这次被全数拦截再次显示,在俄军防空密度提升之后,该武器的突破能力在逐步下降。
![]()
ATACMS事件之后,局势迅速升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9日清晨表示,从18日凌晨开始,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射了超过470架攻击型无人机以及48枚各型导弹。
乌方称,被袭区域涵盖哈尔科夫及周边能源设施以及基辅附近的关键电力调度中心,泽连斯基表示,这轮打击是今年夏末以来强度最高的一次。
俄罗斯方面则给出了不同的数据:19日的主要打击行动包括约62枚导弹,其中48枚由图-95MS战略轰炸机发射的Kh-101巡航导弹,另有10枚“口径”巡航导弹从黑海舰队护卫舰发射。
虽然双方对无人机数量的描述差距巨大,但可以确定的是,这轮打击是俄军近年来针对乌克兰全境范围最密集的一次之一,乌军多地传出的夜空火光、爆炸声以及长时间拉响的防空警报,都显示了此次攻势的规模。
可以看到,俄乌战争后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人机在战场规模和作用上的持续扩大,乌方描述的“全境被点燃”,虽然带有情绪化表达,但从多个地方政府的通报中可以清楚看到,沙赫德-136大量出现在乌克兰多个州。
![]()
乌军官员多次表示,孤立击落一个沙赫德不难,但难点在于同一夜可出现几十到上百架,而且往往与巡航导弹混合使用,想要防御的话防空单位必须分散到全国大部分区域,如此一来,关键城市就将面临持续的防空疲劳。
对乌克兰来说更要命的是,冬季的沙赫德攻势有更深层的战略目的——能源体系。
乌克兰在去年冬天已经经历过多次电力供应中断,而今年俄军显然在更系统地瞄准能源节点:调度中心、燃气压站、备用线路、部队补给所需的铁路与油库,甚至包括民生电厂和供暖装置。在能源战背景下,无人机成为一种相对成本收益比更高的选项。
![]()
如果这些目标被频繁击中,乌克兰将在供电、供暖、交通、军工能力等多个方面受到直接影响,一名匿名的前乌克兰能源部门官员在当天表示:“我们不担心一次打击,我们担心这种打击每天来一次、每次持续几个小时。”
![]()
俄军显然也意识到北约在武器、资金、天然气供应等方面对乌克兰的支持未见减弱,因此采取了一个更加直接的逻辑:既然无法阻止援助,就试图加速削弱乌克兰自身的基础设施,让战场压力转而影响其国内运作与民生支撑能力,而这个冬天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