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对该公告的发布事宜完全不知情。”
11月19日,华夏幸福现任董事王葳在罕见公开声明,控诉公司预重整公告完全绕过董事会。
这份罕见的登报声明,让本已复杂的华夏幸福债务重组案再添戏剧性。
三天前,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廊坊中院已受理债权人龙成建设对公司提出的重整及预重整申请。
而引爆这场千亿重整的,居然是一笔仅417.16万元的工程款。
预重整迷雾:谁在操控这家千亿房企的命运?
华夏幸福曾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企业,中国房地产行业十强选手,被称为“环京地主”。
起点是一笔417.16万元的工程款,其债权人龙成建设多次催告无果后,向廊坊中院申请对华夏幸福进行重整及预重整。
11月16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廊坊中院已受理这一申请,还在公告中强调“对预重整无异议”。
![]()
但诡异的是,截至三季度末,这家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仍有24.24亿元,这么大一家企业,为何连400多万元的工程款都还不上?
对此,公司的解释是“预售监管资金不能动用”,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的。因为,监管账户资金在满足特定条件后完全可以用于支付工程款。
随后华夏幸福董事王葳的突然发声,更为这件事,投下了一颗炸弹。
11月19日深夜,王葳发布声明指出,公司发布预重整公告完全绕过了她,未在公告发布前通过任何形式告知,也未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总结起来,417.16万元就要预重整一家千亿房企,股东表示自己毫不知情。
更恐怖的是,债权人还对公告流程合规性提出疑问。
廊坊中院的公告显示,10月29日华夏幸福就被申请预重整,按照信披管理办法,公司收到相关通知书后应当2日内发布公告,为何不上报董事会,反而直接发公告?
这里面的疑问越来越多,究竟谁在操盘华夏幸福的预重整?
目前廊坊中院已指定“华夏幸福司法重整清算组”担任公司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但对于该清算组的构成,法院未详细披露,真相扑朔迷离。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公告发布前,华夏幸福股价已经出现显著异动。
11月13日、14日公告前的两个交易日,华夏幸福股价提前收获“两连板”涨停。
![]()
另据大众证券报报道,11月13-14日,多家知名游资营业部大举买入,其中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营业部单日买入约3500万元,国新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营业部连续两日精准买入1987.59万元。
这种“未卜先知”的交易行为,或许已不是普通的市场波动。
四年化债迷局:为何雪球越滚越大?
华夏幸福的债务危机始于2021年初,当时房企暴雷,首次公开承认债务违约。
随后,河北省、廊坊市政府成立专班指导化债,公司也制定了《债务重组计划》,意图通过“卖、带、展、兑、抵、接”等六种方式清偿2192亿元金融债务。
比如把一些资产卖掉换钱还债;带着一些条件去处理债务;延长还债的时间等等。
到2025年10月31日,华夏幸福按照《债务重组计划》,通过和债权人签协议等方式,已经处理好了大概1926.69亿元的金融债务。
而且因为处理债务,还减免了202.03亿元的债务利息和罚息。
这样算下来,它处理的债务占原本要处理的2192亿元债务的比例接近88%,看起来化债成绩好像挺不错的。
但实际经数据营显示,华夏幸福不仅没翻身,债务问题越陷越深。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华夏幸福实现营业收入38.82亿元,同比下降72.09%;归母净利润亏损98.29亿元,亏损规模是上年同期22.41亿元的4倍还多。
![]()
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7.38亿元,公司净资产已为负值。到三季度末,公司总共有的资产价值2745.18亿元,但是欠的债有2647.3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6.44%。
这或许意味着,过去的债务重组只是在玩数字游戏,完全没有触及经营实质的改善。
而且,截止2025年10月31日,华夏幸福还是有245.69亿元的债务没办法按时还。
总之,这四年来,华夏幸福累计亏损超600亿元,公司净资产从2021年的63亿元变成了-47.38亿元,不仅没有实现当初承诺的“2-3年内把资产负债率降到70%以下”,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债务泥潭。
同时,四年间,华夏幸福的货币资金也从144亿暴跌到30亿,降幅近80%,而原承诺2023年年底应向债权人兑付约30%的现金,至目前实际清偿不到5%。
这消失的百亿资金究竟流向了何处?
是填补了经营亏损的黑洞,还是用于了其他不为人知的用途?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答案。
重整前夜:谁是最终受益人?
以上操作看似“弯弯绕绕”,但是背后已有指向。
时间回到今年6月,华夏幸福做了一件让一些债权人不满意的事。
它把自己下属的两家公司(廊坊泰信、廊坊安尚)100%的股权,以2元的价格卖给了廊坊市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然后,用这个交易来抵消自己对廊坊银行的225.75亿元债务。
该方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这些资产是华夏幸福仅剩的优质资产,却被“白菜价”转让。
同时廊坊银行原是普通债权人,此举后从结果来看变成了“优先债权人”,其他机构4年才拿5%现金,它却优先获资产处置权。
所以,这看起来对其他债权人并不公平,有“掏空企业优质资产定向清偿”的嫌疑。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5月末的股东大会上,虽然该方案以55.3%的同意票获得通过,但高达44.6%的反对票比例清晰表明了争议的存在。
而且,在此之前股东大会突然新增多名股东大笔买入股票,被疑“操纵投票”。
回看董事王葳不仅对预重整程序提出异议,早在10月末发布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中,她就对两项议案提出了反对意见。
中小债权人的态度,也成为预重整成败的关键。
一般来说,预重整方案将在约3个月后推出,届时,方案需获得总债券额2/3以上的赞成票方可通过。
大量小债权人能否接受打折清偿可能是决定预重整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对中小债权人而言,或许并不反对华夏幸福重整,而是需要公开透明,流程合规,且给予同债同权的平等机会。
小结
华夏幸福的案例不禁让人想起其创始人王文学四年前的那句感叹:“今天我干到这,愿赌服输。”
但当程序的公正让位于效率的追求,当透明的原则被打破,当同等的债权被区别对待,“愿赌服输”的市场精神也随之瓦解。
地方营商环境的信用基础,正是建立在透明、公开、公正、公道的基石之上。基石一旦被践踏,重建之路将漫长而艰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