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林佩瑶
11月20日,2025年枣庄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枣庄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党组书记冯卓邦就枣庄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相关开展情况展开介绍。
![]()
冯卓邦提到,枣庄市组建了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明确了委员会9个下设专项机制工作职责及各专项指挥部(专项小组)组成人员,制定了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其办公室工作细则,印发《枣庄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5类16项重点任务。根据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更新计划,完成风险普查数据17478条。依据普查数据,持续巩固“八个一”基层防汛治理模式,目前已建成防汛标准化村居90个。依据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积极指导滕州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响应机制工作的意见》,确定19类灾害预警种类和发布职能部门。
今年以来,枣庄印发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8期,发布风险预警提示40期。按照“市区协同、分级叫应”的原则,依托人工智能和5G技术研发上线临灾“叫应”平台,第一时间将防汛、森林防火、极端天气、安全生产等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到各级灾害应对责任人,今年以来累计“叫应”2.5万人次。森林火灾预警方面,完成45路森林防灭火视频和25路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建设;地震监测预警方面,实施陶庄台标准化改造、熊耳山GNSS观测室和孟庄预警站建设等工程,完善九星山台、鲁15井、阴平水化站、山亭官庄井等站点基础设施,新建3处前兆观测点。
同时,枣庄市为确保救灾科学有效应对,组织开展各类防范自然灾害演练157场次,参训5779人次。村(居)结合季节、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应急演练3100余次,参演人员9.6万人次,有效提升基层实战能力。组织开展紧急拉练,在汛期、森林防火期,组织开展基层救援力量紧急拉动演练,拉动消防、镇(街)和社会应急力量按时限抵达指定地点,现场实施实战演练,提升基层队伍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今年6月、7月份先后成功承办“畅通齐鲁2025”山东省应急通信综合保障演练、全省内河水上应急救援演练。同时,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目前枣庄市现有应急避难场所134处,总面积为727万平方米,已全部按照要求配备了应急生活保障设施、应急安全设施和通信设施,全面提升应急避难能力。
冯卓邦介绍,枣庄承接全省应急物资保障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创新“多元协同+全链闭环”模式,试点建成区级应急物资保障队伍1支、镇级队伍7支、村(社区)网格化小队221支,实现“区-镇-村”三级队伍全覆盖。承办了全国灾害信息员业务技能大赛,市级参赛队获全国市级团体赛三等奖,9人获全国个人赛一等奖。推进基层救援站(点)建设工作,年内建成镇街救援站65个、重点村(居)救援点100个。制定出台《枣庄市“镇自为战”“村自为战”应急工作机制指导意见》,明确镇(街)“镇自为战”行政村(居)“村自为战”工作任务各8项,提升基层应急响应能力。今年以来,新培育建成社会救援队伍3支179人,专业覆盖建筑物倒塌搜救、山地搜救、水上搜救、应急医疗救护等关键领域,有效拓宽了救援力量的覆盖范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