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已进入冬季森林防火关键期,黄陵县以科技为翼,搭建无人机智慧巡检、监测、处置全流程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联控联防格局,为辖区森林生态安全装上“智慧安全阀”。
![]()
黄帝陵景区无人机防灭火系统
11月20日,在黄帝陵景区的无人机作业站点,两台乳白色的无人机机场静静矗立在绿树掩映间。一侧的巡检机搭载着高精度多光云台相机,如同锐利的“鹰眼”,另一侧的灭火机吊舱内的灭火物资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响应指令。
![]()
防火队员现场演示无人机等设施设备
“我们这两台设备,一台是防火巡检的,一台是发现火源火情灭火的,防火巡检机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以黄帝陵为中心进行5公里的火源巡检,当巡到火以后,灭火飞机直接到达火源进行处置。”黄帝陵景区低空无人机防灭火系统项目负责人曹金龙介绍,这套无人机智慧平台系统将火情处置时间压缩至“分钟级”,大幅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
以科技赋能防控效能。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黄陵县除了部署无人机智慧平台,实现巡检、监测、处置全流程在线外,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联控联防格局,也是筑牢生态安全的又一重要保障。
![]()
黄陵县应急救援和森林防火队员日常训练
在黄陵县应急救援和森林防火队训练场,随着集合哨声响起,由62名专业救援人员组成的防火队快速集结,穿戴装备、清点物资、调试设备一气呵成——肩扛风力灭火机的队员半蹲校准,手持水枪的队员精准喷射模拟火点,动作娴熟默契。“技能和体能是两大核心。”一中队班长杨涛坦言,“日常训练涵盖水泵架设、风力灭火机操作、油锯使用等,三公里负重越野、单杠等体能训练则是队员的‘必修课’。”
据了解,截至目前黄陵县已组建2支国家级综合救援队伍,3支A级专业救援队伍和6个镇办、8个林场的14支半专业队伍,以及国有大型企业员工、村组群众组成的扑火队伍,总人数达到近千人,构建起“县有专业队、镇有半专业队、村(林场)有护林员”的三级防火队伍体系,全面提升基层火灾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
![]()
黄陵县生态环境优美 桥山古柏郁郁葱葱
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黄陵县委、县政府将森林防灭火工作列为重点安全任务,通过专题会议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形成“统一部署、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下一步要从宣传、排查、备战三方面发力。”黄陵县森林防火队副队长张剑介绍,“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不愿烧、不敢烧、不能烧’的社会氛围;要求各镇办开展‘清山、清林、清人’专项行动,12月底前完成全县禾杆清理深翻,消除火灾隐患;各扑火队伍要强化培训演练,备足物资,严阵以待。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预防预警体系,加强值班值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政治责任感,筑牢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灭火的‘铜墙铁壁’,守护好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地的生态底色。”
记者:王静雯 王伟
审核:吴静
责编:寇军龙
编辑:王文娟 梁爱玲
![]()
黄陵融媒体中心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