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余华:人生回报率最高的一件事,是培养自己的写作力

0
分享至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读了很多书,一转眼却忘得干干净净,根本不记得书中写了什么;

学了很多干货,但一到关键时刻就傻眼,完全不知道如何运用;

大道理张口就来,可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依然想不开也放不下。

这是因为,你所谓的读书、学习,不过是在接收别人咀嚼过的知识。

只有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输出独特的思考,你的表达能力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而锻炼思维力、提升表达力的最佳方式,就是写作。

李尚龙说:写作是这个时代普通人崛起的最低成本的方式,它不需要资源、人脉,只需要你的思考和坚持。

在《余华写作课》一书中,拥有四十年写作经验的余华也反复强调,写作改变了自己的生命。

他认为,写作是个人价值的放大器,能为每个人带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自由。

不管在任何时候,培养写作力,都是人生回报率最高的事情之一。

1

写作

赋予你掌控生活的权利

书中,余华提到了自己当牙医的经历。

1978年,他接连两次高考落榜,在父亲的安排下,成为家乡卫生所的牙医。

上班之前,他去卫生学校学习了一年,日复一日地背诵肌肉、神经、器官的位置。

好不容易熬到毕业,他正式上岗,每天的任务就是在一张张嘴巴里上麻醉,拔坏牙。

流水线般重复的流程,准时上下班的枯燥,令他感到无比苦闷。

他后来不止一次提到:别人的口腔,是世上最没风景的地方。

仿佛置身于牢笼之中的他,一次次想要逃离,却又发现自己无路可走。

直到读过川端康成的小说之后,他大受震撼,萌生了写作的愿望。

从那时起,他一下班便哪儿也不去,天天待在家里琢磨写小说。

写完之后,他又迫不及待地将作品寄出去,盼望接到过稿的消息。

在无数次被退稿后,他的一篇文章,终于被《北京文学》杂志征用。

有了作品,他从卫生所调到了县文化馆上班,人生道路也随之彻底转向。

他收获了时间自由,可以尽情读书写作,再也不必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同时,他也实现了经济自由,一有空便四处旅行、参加文学活动、跟其他作家交流讨论。

尝过写作的甜头后,他在采访中坦言:

即便晚生30年,我还是希望成为作家,因为我知道当作家的好处。

想起商业顾问刘润所说:“写作是影响力的发射器,写作能让你的影响力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快节奏的当下,哪怕已不是创作者的黄金时代,写作依然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

当你不会表达,不愿记录,你的知识、经验和洞察,就得不到有效传播。

纵使你有一身才华,也终究无处施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错过机遇,任由命运摆布。

而一段清晰的阐述,一篇优美的文章,就有可能为你带来一位优质的客户、一群同频的伙伴。

你会让更多人看到自己,从而打破职场和收入的天花板,牢牢掌控人生的选择权。



2

写作

成为你释放压力的渠道

余华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的童年充斥着孤独与压抑。

他的父母都是医生,一天到晚在医院里忙碌,几乎没有时间陪伴他。

病人多的时候,父母甚至会把年幼的他和哥哥锁在家里,一锁就是一整天。

每天放学以后,他常常一个人回家;受了别人欺负,他也只能无助地坐在地上哭泣。

除了与父母关系疏离,他还感受到了来自整个社会的压抑气氛。

当时正值特殊时期,但凡有人不小心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麻烦。

因此,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对彼此充满了猜忌与不信任。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余华,早早品尝到了委屈、寂寞和失望的滋味。

久而久之,它们像一颗颗小石子,累积成为压在他心头的一座山。

直到开始写作后,他那些挥之不去的压力,才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在细雨中呼喊》里,他化身不甘于孤独的孙光林,替曾经那个沉默的自己放声嘶吼了一次。

《许三观卖血记》里,他以平淡诙谐的口吻,诉说着沉重的苦难,与命运的无常和解。

《兄弟》里,他又借着一出出看似荒诞的闹剧,道尽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之下的无力感。

余华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在写下他人的疼痛之时,也写下了自己的疼痛。

那些来自成长中的压力,变迁中的迷茫,转化为了他文学道路上的宝藏。

而他书写的过程,也仿佛一场漫长的心理治疗,将他自己从负面情绪的泥沼中打捞了出来。

现实中的你我,何尝不是像余华一样?

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承受着社交的迷茫,背负着原生家庭的伤痛……处处不顺心,事事不如意。

堵在你我心头的压力,无处不在又无处安放,最终化作了失眠的夜晚、紧绷的神经和莫名的烦躁。

而写作,恰恰是一种成本最低、却见效最快的自我疗愈方式。

村上春树说:“写作就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过程。你写下的文字,最终会拯救你自己。”

写作也许无法让压力消失,却能教会你如何与压力共存,并将其转化为支撑自己的能量。

当你学会了用文字安放情绪,你就为自己找到了一座随时随地避难的港湾。

你会卸下压在心头的负担,一身轻松地迎来崭新的人生。



3

写作
带给你对抗苦难的勇气

网上总有人这样调侃余华的作品:“把悲伤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

但实际上,余华不是没有经历过苦难,而是早已依靠写作走出了阴霾。

小时候,他随父母在医院对面居住,每天一出门就能看到太平间。

无数个夜晚里,太平间里传来的痛哭声,总会把他从睡梦中惊醒。

那种声音渗入骨髓,带来了他对死亡最原始、最冰冷的恐惧,也成为他久久挥之不去的梦魇。

然而,过早见识生死的恐惧,不过是余华漫长人生中所经受的苦难的开端。

刚开始写作时,他拒绝一切娱乐,埋头苦练文笔。

可他换来的,只有一封封由邮递员“啪嗒”一声,从院墙外扔进来的退稿信。

好不容易成为作家后,他不断突破自我,尝试不同类型的写作。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得不到主流奖项认可,还引来不少负面评论。

而在一个又一个艰难时刻,支撑余华坚持下来的,是写作这件事本身的乐趣。

每一次动笔,都是他对恐惧、焦虑、烦恼的主动进攻。

他不知疲倦地书写着生死的无常,叙述着命运的跌宕,在直面所有伤痛后变得愈发强大。

最终,他还写出了充满勇气与力量的小说《活着》。

这部小说成为一代经典,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

而他自己也走出了过往挫折的桎梏,活成了外人眼中真正通透、从容的模样。

听过这么一句话:真正的苦难无法被战胜,只能被度过。

名作家也好,普通人也罢,终归都逃不过苦难的穷追猛打。

生存压力,经济危机,意外事故,疾病痛苦……像一根根缠绕的绳索,把你我紧紧束缚。

而写下一段话、记录一个故事,就像进入了一场美好的梦境,将我们与残酷的现实分隔开来。

哪怕穷困潦倒,挫折重重,身后无人支撑,写作也总能在至暗时刻给你指明方向,为你淬炼勇气。

你会在书写中,修炼更通透的智慧,打开更高级的格局,不知不觉地提升人生的维度。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早已突破苦难的重围,迎来了命运的拐点。



4

过好人生下半场
从培养写作力开始

余华多次在采访中强调:真正的自由不是放纵,而是拥有选择的权力。

而他认为,写作正是带来自由的重要途径之一。

写作可以推动你的成长,丰满你的灵魂,强大你的内心,甚至为你吸引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即便无法靠写作谋生,我们也能通过思考和输出,全方位地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余华写作课》中,余华还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简单可行的写作方法。

我从中挑选了几条,分享给大家:

1. 耐住性子,坐下来写。

常常有学生或年轻人请教余华: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作家?

他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写。

余华刚开始写小说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连标点符号都搞不清楚。

但他没有犹豫,而是立即找来一本文学杂志,开始模仿着里面的格式写作。

就这样,他写出了第一个一万字,第二个一万字……

如此坚持了几年,他终于顺利发表作品,成为作家。

一个人的能力,永远不是等来的,而是一点一点磨砺出来的。

写作更是如此。

一旦你决心要动笔,就得耐住性子坐冷板凳,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哪怕一天只写500字,只要日复一日地坚持,你自会在行动中获得扎实的提升。

2. 大量阅读,激发思考。

余华正式踏上写作道路之后,很快就遇到了障碍。

他发现,自己笔下的人物对话生硬,情节也略显空洞。

可此时,他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一边大量阅读,一边学习思考。

读得多了,他逐渐从其他作家笔下,领悟到了处理对话、过渡情节的技巧。

最终,他顺利熬过瓶颈,写出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

我们普通人刚开始写作时,也难免会遇到坎,踩到坑,怎么努力也写不出满意的文字。

然而,当你读过的书越多,积累的知识越多,就会自然而然地激发自己的思考。

你会明白什么是清晰的逻辑,什么是精准的语句,从而表达得更加流畅自如。

3. 观察生活,提升深度。

埃及作家阿拉·阿斯瓦尼也是一名牙医,却没有在成名后放弃工作。

因为他觉得,继续做牙医有助于自己观察生活,随时了解社会的新动向。

正所谓,生活即文章。

真正直击人心的表达,背后都离不开真情实感的支撑。

正如余华所说:想象应该有着现实的依据,否则就只是臆造和谎言。

学会怀着好奇与热情,观察周遭的人和事,记录真实的苦与乐。

只有洞明世事,人情达练,你写下的每一句话,才能掷地有声。



4. 描绘动作,共情共鸣。

你有没有发现,情绪越是浓烈,语言就越显得苍白无力?

这不仅是普通人在表达中经常遇到的困惑,也是叙述史上最大的难题。

可随着多年钻研,余华领悟到:

无论多么华丽的辞藻,都不如具体的一副表情、一个动作、一种状态有说服力。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你我永远无法准确无误地,向彼此传达自己的心意。

但看似含蓄的动作、细节,却蕴藏着巨大的张力,能跨越文化、语言和认知的障碍。

学会用具象化的场景,代替抽象的心理描写,你的表达会更容易打动人心,获得共鸣。

余华在采访中说过一句令人深刻的话:写作可以使我的人生变得完整起来。

如果你只会囤积别人的观点,那你么不管费多少力气,都不过是在原地踏步。

只有拿起笔,写下来,展现自己思考的过程,你才能让更多人相信你的能力,看到你的价值。

从今往后,多读《余华写作课》来整理思维,多用写作传达内心,让每一次表达,都成为撬动机遇的杠杆。

当你持续不断地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便会在治愈自己的同时,吸引到源源不断的好运。

点个赞吧,试着亲自创造人生的叙事,你的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广东全运篮球夺4冠:王浩然34+7率U22男篮登顶 男女篮+U18也夺冠

广东全运篮球夺4冠:王浩然34+7率U22男篮登顶 男女篮+U18也夺冠

醉卧浮生
2025-11-20 22:24:11
河南一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后面跟7台奥迪,一下车都懵了,带了一窝

河南一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后面跟7台奥迪,一下车都懵了,带了一窝

潇湘晨报
2025-11-20 16:21:23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大国纪录
2025-11-17 09:17:59
夫妻性生活:别再傻傻用力了!让妻子上瘾的三个技巧,男人必看!

夫妻性生活:别再傻傻用力了!让妻子上瘾的三个技巧,男人必看!

精彩分享快乐
2025-11-20 00:05:03
四位前首相齐批!高市早苗成日本政坛“炸雷” | 新京报专栏

四位前首相齐批!高市早苗成日本政坛“炸雷” |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
2025-11-19 18:03:06
轰炸乌克兰500多次的俄罗斯功勋飞行员丧生,机毁人亡!

轰炸乌克兰500多次的俄罗斯功勋飞行员丧生,机毁人亡!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20 16:56:44
前切尔西球星勒伯夫女儿分享比基尼,丈夫:看了照片我死了

前切尔西球星勒伯夫女儿分享比基尼,丈夫:看了照片我死了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0-13 11:32:53
网红橙子姐姐被抓!涉嫌和男友跨境拐卖人口,细节早就可见端倪!

网红橙子姐姐被抓!涉嫌和男友跨境拐卖人口,细节早就可见端倪!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9 16:47:07
这次又被火箭打爆了!骑士还打算让替补锋线留在轮换阵容中吗?

这次又被火箭打爆了!骑士还打算让替补锋线留在轮换阵容中吗?

稻谷与小麦
2025-11-21 00:28:50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20 16:53:17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多位日本艺人公开表态,林志玲老公却沉默了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多位日本艺人公开表态,林志玲老公却沉默了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19 14:47:01
奥地利总统:阿瑙说晋级世界杯这天该是个节?夺冠了可以谈谈

奥地利总统:阿瑙说晋级世界杯这天该是个节?夺冠了可以谈谈

懂球帝
2025-11-20 06:07:04
美方报道的中国大使馆被炸事件,中国军事顾问团遭重创,秘而不宣

美方报道的中国大使馆被炸事件,中国军事顾问团遭重创,秘而不宣

干史人
2025-10-22 20:10:03
15岁打职业,18岁拿MVP,闪耀欧洲的天才,却在NBA沦为边缘人!

15岁打职业,18岁拿MVP,闪耀欧洲的天才,却在NBA沦为边缘人!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11-19 09:24:37
蒋介石曾说: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

蒋介石曾说: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

混沌录
2025-10-26 16:11:11
人类“最惨”的一年是哪一年?公元536年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人类“最惨”的一年是哪一年?公元536年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辉辉历史记
2025-11-05 08:51:15
朱婷接受采访竟被骂,完整内容曝光,事关回归国家队

朱婷接受采访竟被骂,完整内容曝光,事关回归国家队

跑者排球视角
2025-11-19 23:40:41
真香!4号秀成新秀王,场均18+6+3+三分40%,黄蜂啊,终于天亮了

真香!4号秀成新秀王,场均18+6+3+三分40%,黄蜂啊,终于天亮了

球童无忌
2025-11-20 21:12:06
2025-11-21 04:48:49
洞见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4514文章数 851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惊!评委曝光参赛照片致命错误,快来看看!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房产
旅游
公开课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旅游要闻

刷屏!三湾层林尽染醉游人,工业地逆袭成大运河生态新标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