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跟几个朋友聊起房贷,都感觉心里堵得慌。房子是刚需,可房贷却能让普通人透不过气。
我朋友小李说:“你知道吗,我每个月房贷六千块,工资到账还好,可要算上生活开销、孩子教育、父母开销,真的很紧巴巴。”
我问:“那你觉得普通人每月房贷多少才不会被压垮?”
小李叹气:“说实话,也没个标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工资低的人,每月三千块都可能觉得压力山大。工资高的人,每月一万块可能还能扛得住。”
小王在旁边插话:“我身边一个同事,房贷八千,工资两万,生活还能应付,可工资不到一万的话,八千房贷就快压死了。”
我点头:“其实就是比例问题吧。房贷占工资的比例太高,普通人就扛不住。每个月工资大部分都去还房贷,剩下的钱连生活都不够了。”
小李苦笑:“我以前算过账,工资到账后,房贷占了将近一半,剩下的钱还要交水电、孩子教育、买菜、日常开销,有时候真的连缓冲空间都没有。”
小王补充:“有时候还得考虑突发状况。哪天生病或者家里开销突然增加,那月就完蛋了。”
我问:“那你们觉得房贷压力太大的人,有没有办法缓解?”
小李摇头:“办法不多。要么增加收入,要么降低开销,可普通人收入涨得慢,开销又降不下来。”
小王说:“有些人选择长贷,比如三十年房贷,月供压低一些,但利息总额增加。总之,每个月都要小心翼翼算钱。”
我又问:“那如果房贷超过工资的一半,会怎么样?”
小李苦笑:“基本就是生活被压得喘不过气。每天工资到账,第一件事就是算房贷,剩下的钱能维持生活就不错了。根本没余地,也没有安全感。”
小王点头:“没错,有些年轻人买房,工资才一万出头,房贷五六千,每个月都在紧巴巴度日。哪怕房价再低,贷款再便宜,也不敢轻易断供,生活压力太大。”
我沉默了一下,心里凉了。房子原本是安全感,可房贷却成了负担。普通人每个月能承担的房贷,其实跟工资水平、家庭开支紧密相关。
小李叹气:“我算过,如果房贷能控制在工资的三分之一以内,生活可能还能维持平稳。有时候工资到账七千,房贷两千多,剩下的钱还能过日子,心理压力也小一点。”
小王补充:“超过一半,就危险了。每个月都像走钢丝,稍微出一点意外,生活就乱套。”
我想了想:“那你们身边有人房贷占工资超过一半的吗?”
小李苦笑:“有啊,好多年轻人都是。工资不高,买了房,贷款压得太紧,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每天算账、控制开销、熬夜加班,才能维持正常生活。”
小王说:“这就是现实。房贷太高,普通人承受不住。房子从安全感变成负担,每个月都在算账、算生活开销、算风险。”
小李叹气:“所以说,普通人每月房贷多少才不会被压垮?我觉得最好不要超过工资的三分之一,否则生活压力大到随时可能崩溃。”
小王点头:“没错,超过三分之一,尤其是收入不稳定的人,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都会翻倍。”
我看着他们,心里有点凉。房子是家,是希望,可普通人的房贷承受能力很有限。超过承受能力,每个月都像在水里拼命划,随时可能被压垮。
现实就是这样。普通人每月房贷多少才不会被压垮?答案很简单:控制在工资可承受范围内,最好不要超过三分之一。超过这个比例,再拼命也难以喘气,每个月都是压力和焦虑的叠加。
生活无法停,账单无法少,可房贷太高,每一天都像背着重石走路。普通人的房贷,承受得起的,才算真正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