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十五运会进行了田径项目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由苏炳添、刘洪熙、施君豪、陈冠锋组成的广东队以38秒71,最终名列第四,遗憾未能站上领奖台。
![]()
苏炳添职业生涯最后一跑。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摄
![]()
苏炳添赛后挂靴。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摄
这是苏炳添职业生涯中最后一场比赛。
伴随着广东奥体中心数万人的欢呼声,苏炳添在场边一边走着,一边向观众席挥手、鼓掌。他走得那般缓慢,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这也许是他在赛道上速度最慢的时候,仿佛想把今夜的每一幅画面都深深刻进脑海,就像四年前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那一夜。毕竟那一夜不但属于苏炳添,也属于每个中国体育迷都会珍藏的回忆。而作为曾多次采访过“苏神”的南都记者,此时想起的却是那个曾经在逆境中全力奔跑的苏炳添。
2013年8月,莫斯科的夜晚已经有了深秋的凉意,在卢日尼基体育场举行的2013年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的经历对于当时的苏炳添来说,恐怕更为那个夜晚增添了几分寒气——那一晚他在半决赛中因为抢跑被判罚取消参赛资格。同一片场地上,另一位中国选手张培萌跑出了10秒整的好成绩,不仅打破了全国纪录,成为中国田径史上首位晋级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的男选手,还追平了在1998年由日本选手伊东浩司跑出的黄种人最快纪录。
赛后的混采区,张培萌自然是所有中国媒体乃至亚洲媒体都竞相采访的对象。在熙攘热闹的人群背后,苏炳添与他的教练袁国强匆匆穿过,南都记者和几位广东同行连忙跟上前去打招呼,想要问点什么,却还是化作了几句安慰的话语。袁师傅朝大家点了点头,苏炳添则安静地跟在他身旁,眼睛里看不到光芒。
![]()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复赛,苏炳添与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同组较量。IC图片
那是“苏神”的第一次世锦赛之旅。如今回头看,你可以说彼时才24岁的他未来仍有机会,但在百米这个赛道,属于中国选手的大赛机会真的少之又少,没有人敢断言苏炳添下一次世锦赛还能站上半决赛舞台,更没有人想到过他最终能成为震惊全世界的那个中国飞人。
毕竟田径项目相较于其他项目,显得格外枯燥和残酷。南都记者曾多次在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观看过广东田径队的训练。日晒风吹,运动员们一遍又一遍机械化地重复动作,只为能跑得快上那么0.01秒,或者跳得多出那么0.5厘米。劳其筋骨只是一方面,当苦练多时难以企及的成绩,被年轻的后来者轻松逾越,又或是明明曾经达到过的高度,灵光一现后却再难实现,苦其心志所带来的折磨恐怕更考验人。
去年巴黎奥运会前,南都记者再次专访苏炳添,他回忆起那十年的煎熬起伏,直言自己当时退役报告都打好了,“真的很认真地想过退役算了,想了又想,鬼使神差才没退成。”说这话时苏炳添是笑着的,他和我们肯定都在庆幸那时他没退役,才有了后来的在东京奥运会那场半决赛中的9秒83。
![]()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后庆祝。新华社发
竞技体育的魅力不止于成功瞬间,那些全力奔跑的人,或许没站上最高领奖台、没破纪录,但他们对抗伤病、战胜自我怀疑、忍受训练枯燥,这份坚持早已超越成绩。
今天我们致敬苏炳添,也是致敬每一位全力奔跑过的人——在书桌前为梦想伏案的我们,在工作中直面挑战的我们,在生活里咬牙坚持的我们……每一次不放弃的 “奔跑”,都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南都N视频记者汪雅云述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