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田径赛场迎来最受关注的比赛——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众所周知,本届全运会是“苏神”苏炳添的谢幕之战。因为身体的原因,36岁的苏炳添放弃了单项赛事,专心准备男子4×100米接力。 结果,在今晚的这场焦点大战中,苏炳添领衔的广东队以38秒71的成绩获得第4名,未能登上领奖台,湖北队、江西队和江苏队分列前三名。但“苏神”的谢幕并不一定要用奖牌来收官,他更希望能和自己热爱的田径场和观众来一次完整的告别。
![]()
▲苏炳添职业生涯谢幕 图据IC photo
“跑不动”的苏炳添
仍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一个月之前的10月17日,广东田径队举行了一场内部测试赛,这是36岁的苏炳添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个人100米比赛。最终他只跑出10秒38的成绩,在6名选手中排在第5位。
赛后,苏炳添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不亮眼的成绩结束了我的最后一场100米比赛,还记得18年前,在这里也曾参加过一场测试赛,Anyway(无论如何)站好最后一班。”
苏炳添的“最后一班”,就是本届全运会的男子4×100米接力。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跑出惊人的9秒83,成为“亚洲之光”。同年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他又在男子百米大战中跑出9秒95,打破谢震业保持的10秒04的全运会纪录,首次夺得全运会男子百米冠军。
巴黎奥运会上,苏炳添因病缺席,当时所有人都知道,距离“苏神”真正告别已经不远了。在2025年4月的肇庆全国田径大奖赛男子百米预赛中,苏炳添的成绩仅为10秒49,随后他退出了半决赛。“苏神”当时坦言自己尽力了,“但真的跑不动了!”尽管如此,苏炳添还是想要在家乡举办的全运会上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他坦承,为了在家门口参加全运会,才坚持到现在的。
决赛后苏炳添说:
坚持到最后,就是想来说再见
在今天上午的预赛中,苏炳添没有亮相。广东队小将陈嘉浩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透露,赛前自己临时接到通知,顶替肌肉不适的苏炳添跑第一棒。但田径接力赛的预赛和决赛允许更换人员,所以苏炳添能在决赛完成自己的谢幕之战。在预赛中,由陈嘉浩、刘洪熙、丘智贤、严海滨组成的广东队吓了所有人一跳,他们在第二组中只排名第三位。全运会田径男子4×100米预赛分为三个小组,每组前两名直接晋级决赛,其他队伍中成绩最好的两支也可以晋级八强。所以在第二组完赛后,广东队处于“待定”的状态,必须要等待第三组的比赛结束。
好在命运没有和苏炳添开玩笑,最终广东队还是搭上了前往决赛的“班车”。虽然仅列第二组第三位,但在预赛总成绩中,广东队还是排在第六位,成为除各组前两名之外成绩最好的两支队伍之一,有惊无险地进入到今晚的决赛中。
今晚,这场大战如约而至。据全运会田径项目官方提供的今天下午和晚场的销售和上座数据数据:
可售:45801座。 11月20日下午已售门票(张):45801,完成100% 11月20日下午入场验票(位):43924人,占95.9%
而邻近广东奥体中心的黄村地铁站也迎来了田径项目开赛以来最大的人流量,广东人民显然都不愿错过见证“苏神”最后一战的机会。在决赛还有一个小时打响时,穿着黑衣的苏炳添来到场边热身。当他的身影出现在现场大屏上时,广东奥体中心瞬间沸腾。这一刻,“城市代言人”这个词语被具象化。而在决赛正式开始前,苏炳添更是引发了现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与欢呼。
![]()
▲苏炳添在全运会田径男子4×100米决赛上,作为广东队第一棒奋力起跑 图据IC photo
和今天“送别”苏炳添的氛围相比,比赛结果并不重要。苏炳添作为广东队第一棒奋力起跑,但最终和队友仅列第4位,未能登上领奖台。但赛后,带领湖北队夺得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的本届全运会男子百米冠军李泽洋就表示,能陪着“苏神”完成最后一舞是自己的荣幸,“在赛前我还和‘苏神’一起合影了!”李泽洋在赛后也是兴奋地表示。
而苏炳添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自己很开心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场比赛,“2021年是我的巅峰,但2022年因为一些问题开始影响到我的身体机能,所以我能坚持到今天已经非常非常难!”苏炳添说,自己坚持的动力就是能到这个赛场来和大家说一声“再见”,“我已经不再青春了,所以希望能把跑道留给我们的青少年,希望他们也能借鉴我们的经验,因为我们也是从10秒2几、10秒3几这个阶段跑过来的。年轻人应该比我们更加优秀,他们的可塑性更强。也希望年轻运动员能有梦想。因为我之前从未想过自己能跑到9秒83。所以希望未来能看到中国的年轻运动员站在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赛场!”
谢幕后的“苏神”
将彻底转型为体育教育工作者
结束了自己的谢幕之战后,苏炳添将何去何从?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苏炳添早就和“体育教育工作者”划上等号。在2018年,苏炳添就被正式聘任为暨大体育学院副教授,随后受聘为教授,所以当时外界就送他外号“苏教授”。在暨南大学上任后,苏炳添训练和教学两手抓,在继续征战田径场的同时,他还不忘学术研究。2019年苏炳添就在《体育科学》2019年第2期发表了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作为第一作者自我揭秘,透露了自己如何成为“亚洲飞人”的秘笈。
2021年12月27日,“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揭牌,该中心由暨大与广东省体育局、中国田径协会三方共建,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多学科交叉的运动训练与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用科研赋能短跑。而在今年4月25日,苏炳添被暨南大学正式任命为体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体育部主任。
![]()
▲苏炳添在“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的启动仪式上介绍训练基地建设进展 图据视觉中国
今年10月28日,“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启用。在启用仪式上苏炳添表示,未来中心将进一步以科技为核心,打造中国速度体系。一是加强青少年选材与速度人才梯队建设;二是加强专项训练与体能优化研究;三是建设一个开放共享的智能训练平台。他希望,能把个人的奋斗延续为团队的探索,把“跑得更快”转化为“让更多人跑得更快”。当时苏炳添还表示:“自己将从田径运动员的角色转变为体育教育者,未来要给青少年田径项目做好推广,给年轻运动员们创造更好的训练环境与条件、为国家建设更好的梯队。也希望能让更多不同的行业关注体育领域。有了各个行业的携手支持,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红星新闻记者 姜山
编辑 欧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