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这个长期跟美国关系不错的欧洲国家,最近选出一位总统,直接把美国贴上帝国主义的标签,这事儿闹得挺大。
过去几十年,美国在国际上主导了不少事儿,但现在从欧洲到亚太,好些伙伴开始嘀咕,甚至公开批评。
![]()
爱尔兰总统的直球批评戳中要害
凯瑟琳·康诺利于2025年10月25日当选爱尔兰第十任总统,得票率高达63%,这在爱尔兰总统选举史上算得上纪录。她是个左翼独立候选人,之前在议会干了几年议员,还当过副议长。竞选的时候,她没藏着掖着,直接说美国是帝国主义国家,是全球不稳定的一部分。
她觉得美国、英国和法国这些国家都卷入军工产业太深,到处引发冲突,导致爱尔兰人没法完全信任他们。她的这些表态不是空穴来风,早在大选前几个月,她在媒体采访中就点名批评美国的外交作风,尤其是在中东问题上。
具体到加沙冲突,她对美国的支持以色列立场特别不满意。2025年9月,她在接受采访时说,以色列的行为像恐怖国家,美国却在背后撑腰,这让她觉得美国的外交就是在推动全球流血事件。
她还提到哈马斯是巴勒斯坦社会的一部分,虽然她后来明确谴责了2023年10月7日的袭击,但她强调国际社会得尊重巴勒斯坦人自己决定领导人的权利。
爱尔兰民众选她上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这些观点接地气,年轻人特别买账。左翼政党像新芬党给了她大力支持,结果她就把执政党的候选人希瑟·汉弗莱斯甩得老远。
![]()
这事儿不光是爱尔兰内部的事儿,它放大了欧洲一些国家对美国的不满。爱尔兰总统的角色主要是仪式性的,但她的声音在国际上还是有分量。
她上台后,继续推动爱尔兰保持中立,不想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纠葛。2025年11月11日就职那天,她在讲话中重申要当和平的倡导者,这话听着简单,但针对性强。
她从1999年进地方议会开始,就一直关注社会公平和国际和平议题。她的当选,让人看到美国传统盟友里,开始有人公开站出来说不。
她的批评不是孤立的。早在2025年夏天,她在议会辩论中就把德国增加军费开支比作上世纪30年代的军备竞赛,还拐弯抹角地说这跟美国帝国主义有关系。她觉得俄罗斯的行动固然有问题,但不能忽略美国在背后的推动。
这样的观点在爱尔兰国内引发争议,有人觉得她太激进,但选票证明,大部分人支持她。她的上台,标志着爱尔兰外交可能更偏向独立,不再一味跟着美国走。这在欧洲国家中不算孤例,好些国家都在反思跟美国的联盟关系。
![]()
盟友圈里的不满声浪渐起
不止爱尔兰,美国的其他盟友在2025年也对美国的政策越来越有意见。特朗普上台后,他的美国优先方针让不少伙伴觉得不靠谱。
像在印太地区,日本、韩国和菲律宾这些国家,本来靠美国的安全保障,但特朗普要求他们多出国防钱,这让盟友们很不爽。2025年7月,智库报告就指出,这些国家虽然表面上配合,但私下里已经在找其他出路,担心美国随时撤军或加关税。
欧洲那边情况类似。北约盟友对特朗普的批评特别多,他老是说欧洲国家国防开支不够,威胁要减少美军驻扎。2025年11月,欧洲智库发文说,特朗普的政策让跨大西洋关系进入低信任期。
盟友们觉得美国不再是可靠的领导者,尤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的援助时有时无,让欧洲国家自己扛大头。德国和法国这些大国,开始加强自己的国防合作,不想太依赖美国。法国总统马克龙早在几年前就说北约脑死亡,现在2025年,这话听起来更像现实。
在中东,美国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也让盟友头疼。爱尔兰总统的批评就是一例,但其他欧洲国家也没闲着。2025年9月,前爱尔兰总统玛丽·罗宾逊公开说,对欧盟没暂停跟以色列的贸易协议感到羞愧。她觉得欧盟在加沙问题上太软弱,跟美国的步调太一致。
![]()
挪威和西班牙这些国家已经在2024年承认巴勒斯坦国,2025年继续推动联合国议题,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这反映出,美国在盟友中的影响力在下滑,好些国家觉得美国的政策太偏向以色列,导致中东冲突升级。
亚太盟友的反应更直接。澳大利亚在2025年加强跟中国的经贸联系,虽然还是AUKUS成员,但对美国的贸易战有怨言。韩国总统在2025年峰会中暗示,美国的保护主义让盟友经济受损。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本来指望美国,但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让它犹豫。2025年11月,美国智库报告说,盟友们在悄悄分散风险,发展多边关系,不想把鸡蛋全放美国篮子里。
这些不满不是空谈。2025年,全球经济低迷,美国加关税的政策让盟友出口受阻。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北美自贸区谈判中,就对美国的强硬态度表示抗议。
甚至以色列自己,在2025年也对美国的援助条件有意见,虽然表面上还是盟友。总体看,美国的外交在2025年面临盟友的集体质疑,从欧洲到亚太,都在调整策略。
![]()
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摇晃起来
二战后,美国建起一套以自己为主的国际体系,联合国、IMF、世界银行这些机构,都带着美国的印记。冷战赢了后,美国更是一枝独秀,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利益。
但2025年,这套体系开始从内部松动。盟友的批评就是信号,爱尔兰总统的话不过是把大家心里的不满说出来。美国在全球发动的战争和干预,让小国觉得被欺负。大国对小国的霸凌,在2025年变得更明显。
在中东,美国的石油利益和军售,让盟友觉得美国在制造不稳定。沙特和阿联酋这些国家,虽然是盟友,但2025年开始跟中国和俄罗斯走近,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欧洲国家在能源问题上,也批评美国液化天然气价格太高。德国在2025年增加对俄罗斯管道的讨论,虽然受阻,但显示出对美国能源主导的不满。全球贸易体系也出问题。特朗普的关税战,让欧盟和加拿大反击。
2025年,WTO会议中,盟友们联合批评美国的保护主义。英国脱欧后,本想靠美国,但2025年发现,美国的贸易政策自私。爱尔兰作为欧盟成员,对美国的科技公司征税有意见,凯瑟琳·康诺利上台后,可能推动更严的监管。
这些变化,让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动摇。智库报告说,2025年,美国的软实力在下降,盟友开始寻求多元伙伴。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力在扩大,好些发展中国家转向他们。巴西和南非在金砖会议中,就批评美国的霸权。
![]()
盟友对美国的批评,不光停在嘴上,爱尔兰总统的当选,会刺激美国国内的爱尔兰裔群体,他们在政商界有影响力。这可能让美国外交更孤立。
在欧洲,北约的凝聚力在弱化。2025年峰会,盟友们要求美国多承诺,而不是只索取。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虽然亲美,但也担心特朗普的反复。
亚太那边,美国的盟友在平衡。美国推动的QUAD机制,在2025年开会时,印度和日本强调经济合作,而不是军事对抗。澳大利亚在矿产贸易上,跟中国谈得热乎。这让美国的包围圈松散。
但2025年的趋势显示,变化已经在发生。爱尔兰总统只是开头,更多盟友会跟进。全球格局在移,谁能适应,谁就占上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