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0日讯 11月20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年枣庄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党组书记冯卓邦;枣庄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宋伯仲;枣庄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副主任张文海;枣庄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救灾和物资保障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孟晓花;枣庄市市中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波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韩波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全力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坚持“风险前置”,筑牢认知防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对区防指成员单位、镇街相关责任人、村(社区)灾害信息员开展培训,利用社区讲座、短视频、应急演练等,普及暴雨、地震等灾害的预警信号识别及自救互救技能,让“预警即行动”的意识深入人心,避免由于认知不足而错过避险时机。特别是在汛期前,重视隐患排查工作,对全区地质灾害点、重点村(社区)、易涝区域等关键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风险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从源头上降低灾害风险。同时,强化预警工作,加强与水务、城市管理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健全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灾害信息的快速传递和精准推送,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高效联动”,夯实行动能力。今年以来,为全区33个应急救援站(点)配备了铁锨和铁镐、雨衣雨靴、移动排水泵、救生衣、棉衣棉被等30余种抢险救灾应急物资,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全区11个镇街、168个村(社区)“镇自为战、村自为战”建设任务,加强对村级灾害信息员的培训,在第一时间传递灾情,能够有效组织群众开展初期处置,打通应急响应的“最后一公里”。按照职责分工,梳理明确应急、综合执法、水务、消防等部门职责边界,确保各部门在应急处置中协同作战、高效运转。
建强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整合消防救援、森林消防、矿山救护、危险化工、供水供电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应急协同作战体系,定期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救援复盘研讨会,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目前市中区已组建救援队伍37支、1052人。同时,完善由蓝天救援队、特战救援队和安彦应急救援发展中心等三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组成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参与的协调机制,加强对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指导,全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闪电新闻记者 李环宇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