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天府新区锦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南湖节点)项目
正式开工!
这片承载了无数市民记忆的湖泊
即将开启“焕新之旅”
![]()
贾樊 摄(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据悉,本次开工的项目位于华阳街道锦江社区,东侧、北侧临锦江,南侧临江安河,治理面积约18.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湖底防渗漏工程、水生态系统构建、智慧水务等工程。
理念锚方向
三大目标绘蓝图
作为镌刻着一代人的温暖日常与社区变迁印记的“重要坐标”,南湖的生态保护始终备受关注,而这次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全力推动这方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湖泊重焕生机。
“我们以‘系统、低碳、长效、低维护’为核心理念,锚定三大目标精准发力,为南湖片区居民打造水清气爽的水生态景观,力争带动区域商业文旅配套升级,全面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成都天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
南湖公园。贾樊 摄(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目标首先体现在节水增效,守好“水资源”,通过科学工程设计优化补水机制,对引退水设备进行改造,同时对湖底进行防渗处置,降低湖区日补水量,同步提升湖区自我循环能力,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另一方面,提质达标,护好“水质量”,同样是重中之重。项目聚焦溶解氧、CODMn、COD、氨氮、总磷等核心指标,致力于推动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Ⅲ~Ⅳ类标准,有效解决蓝绿藻爆发、水体异味问题,让湖水能见度不低于1.5米。
而生态重构,育好“水生态”,也是贯穿项目的目标之一,在治理过程中,项目将努力构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的完整湖泊生态链,实现沉水植物覆盖度不低于85%,让湖区成为动植物共生的“生态乐园”。
工程筑根基
四大举措强屏障
![]()
南湖公园成为鸟类栖息的乐园。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将治理目标落到实处,项目还精心规划四大核心工程,为南湖生态筑牢“防护网”——
保水工程“堵漏洞”:升级改造引退水设备,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排查并修复基底渗漏点,从源头减少水量流失,彻底解决“补水快、失水也快”的难题。
控污工程“断源头”:开展湖区底质淤泥优化改良,重塑湖区地形提升水体流动性,同步改造约2000米滨水缓冲带,种植香蒲、黄菖蒲、水生美人蕉、德国鸢尾等乡土植物,让岸边植被成为“天然滤水器”,阻断污染入湖路径。
生态工程“添活力”:分区域栽植约18万平方米苦草、睡莲等原生水生植物;投放青虾、鳜鱼、黄颡鱼等水生动物,搭配浮游动物与功能微生物,既调控藻类生长,又构建稳定食物链。
智慧工程“强监管”:新增专业水质监测设备,为引水泵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精准调控”,用科技为南湖生态长效管理保驾护航。
![]()
设备参考图。图据 成都天投
匠心守品质
多维管理保实效
为精准定位症结所在,专项工作组开展10余次系统性现场查勘与研究,通过专业设备检测水质参数、溯源污染源头,详细排查关键设施的运行状况,最终确定了“保水+控污+水生态系统构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与此同时,为确保工程质量“零瑕疵”,严格落实“样板段先行”制度,优先打造生态修复样板段,经水质检测、生态效果评估、确认工艺质量达标后,再启动大面积施工,以“小样板”保障“大品质”。
![]()
南湖公园。达霄羽 摄
下一步
天府新区将持续
以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生态系统建设
守护新区绿水青山
![]()
记者:潘安琪
编辑:张胤、刘江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